华为向左,苹果向右
8月29日,这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天,却是华为命运齿轮再次转动的日子。
没有发布会,更没有官方预热,华为Mate 60 Pro突然上架。
这波“未发先售”瞬间让华为关注度拉满,全国各地门店挤满了前来体验购机的人。
在深圳万象天地的华为旗舰店,即便是红色暴雨也阻挡不了热情的用户,蜿蜒漫长的队伍,一直延伸到门外的倾盆大雨中。
热度的背后,是华为Mate60系列这一次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从0到1的飞跃,被全网戏称“争气机”。
在刚刚结束的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尽管余承东嘴上没说,Mate 60系列也没有露脸,但弹幕上已经飘满了同一个四字词语。
没错,那个「遥遥领先」的华为终于回来了!
轻舟已过万重山
华为这次的新品,究竟有多火?
目前,先锋计划已经开启一个月,但在线上的华为商城,Mate 60 和 Mate X5 系列仍需准点抢购,线下门店提货周期更是超过90天。
一机难求的背后,不是因为饥饿营销,而是需求远超华为预期。
有博主透露,上市开卖短短一周,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激活量已超60万台。
元创数智在线公开消息称,华为以17%的销量市占率夺得W36(9.4-9.10)周期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二名的好成绩,并预计在下一个周期(W37)夺下冠军。
新品卖到断货后,华为也火速加单,把油门踩到底,按照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的说法,目前正在加班加点紧急生产。
有供应链消息称,华为上调了今年的出货量计划,从原本的2000万台调整至4000万台。
知名分析师郭明錤也预估,在Mate 60系列带动下,2024年华为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6000万部,为全球手机品牌中增长最快的品牌。
线上商城“秒售罄”,线下门店“排长队”,各路大咖第一时间拆解分析,发布会上遥遥领先此起彼伏……已经很久没有一台新机发布,能掀起如此之大的波澜。
但对于华为来说,这场绝地反击胜利的意义,并非简单的销量能体现的。
苹果的梦醒时分
曾经的华为有多强?这组数据可以回顾一下:
2019年,华为以17.6%的市场份额超过苹果,成为全球第二,距离三星也只有一步之遥。
2020年Q2,华为手机全球市场份额19.6%,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市场份额达到44.3%,再次刷新新纪录。
在国内市场,华为也曾超越苹果,登上中国高端智能手机份额第一的宝座。
毫无疑问,这么多年来,国内能和苹果掰手腕的手机品牌,有且只有华为。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遭受极限打压。
在华为离开的三年时间里,手机行业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冲击高端,虽然大家口号喊得响亮,但始终没有一个国产品牌,能填补华为留下的空白。
最终结果就是,苹果大口吞下华为空出的份额,销量和股价屡创新高。
前几年,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华为跌倒,苹果吃饱。”
事实也的确如此,失去华为竞争后,苹果独孤求败。2023年第二季度,苹果赚走了全球智能手机85%营业利润,创下最高季度纪录。
也就是说,苹果只要简单换下颜色,赚到口袋的钱,比其他品牌卷来卷去,忙活整整一个季度,加起来还要多。
然而,随着华为强势回归,苹果能否继续躺着赚钱,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华为复苏对苹果的影响,目前主要体现在国内市场。
在Mate 60系列发布后,相信大家身边有不少iPhone用户,转投到华为的怀抱。
微博上有一项“Mate 60和iPhone 15选哪个?”的投票。
结果,在这个8.5万人参与的投票中,共有72%的人选择华为Mate 60,以压倒性的优势遥遥领先。
不仅是消费者,资本市场也为苹果的前景感到担忧。
过去一个月时间里,苹果股价累计下跌超7%,市值跌破2.8万亿美元。
近期,华尔街也出现了“做空苹果”的声音,对冲基金SatoriFund创始人丹·尼尔斯,在社交媒体称要做空苹果公司。
知名投行摩根大通近日也发布报告表示:iPhone15并没有实质性的升级,不会吸引大量用户更新换代。
为此,摩根大通将苹果目标股价从235美元调低至230美元。
华为向左,苹果向右
当华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时,苹果命运的齿轮似乎已经开始“生锈”。
iPhone 15系列的发布会,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最催眠的一次,全场将近一半时间在讨论环保,剩下的部分也和网上爆料完全一致。
显然,更换C口、钛合金边框以及加入潜望长焦,称不上让用户眼前一亮的创新。
这也导致发布会结束后声量惨淡,反而 #华为发布会# 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甚至有网友调侃:“还以为被制裁三年的是苹果。”
事实上,躺平已久的苹果,技术竞争力不复当年。
搭载A17芯片的iPhone 15 Pro系列,性能称得上地表最强,但在信号、续航、充电等方面的体验已被安卓阵营超越。
再加上刀法精湛,“比金子还贵”的内存,导致大批老用户脱粉。
与躺平的苹果不同,创新是刻在华为骨子里的DNA。
早在2009年,华为就推出了第一款手机处理器芯片——K3V1。尽管远远落后于主流水准,遭到不少网友吐槽,但这代表着中国冲击技术高地的第一步,可谓意义非凡。
更重要的是,这也成了华为后来破釜沉舟的底气。
即便外部环境恶化的时候,华为也没有放慢创新步伐。
当你翻开财报就会惊讶地发现,在至暗时刻的这几年里,华为的研发投入反而一路上涨。
从2020年到2022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418.93亿元,1426.66亿元,1615亿元,对应的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5.92%,22.4%,25.1%。
截至2022年末,华为历年累计研发投入总额已经超过9773亿元,全年申请专利数量超过7600件,连续6年称霸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榜,研发强度无人出其右。
体现在产品上,华为Mate 60系列昆仑玻璃、天通卫星通话、方舟引擎、玄武架构、盘古大模型、全焦段超清XMAGE影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引领行业的创新技术。
IDC最新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11.5亿部,同比下降4.7%,创下十年来新低,用户换机周期也不断延长。
显然,智能手机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产品创新力不足,用户没有换机冲动。
华为的强势归来,给了市场、消费者太多惊喜。
Mate 60系列多项创新科技,是用户拿上手就能感知到的,就像如同一剂肾上腺素,激活了沉寂已久的手机市场,掀起旗舰手机换机大潮。
一个能够预测的趋势是,旗舰手机市场将会重新洗牌,华为回到原本的位置,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
“就让光芒折射泪湿的瞳孔,映出心中最想拥有的彩虹”
“带我奔向那片有你的天空,因为你是我的梦”
三年前,Mate 40发布会,余承东站在台上,坦言华为正处于艰难时刻,黑暗盖过光芒,一曲《Dream it Possible》尽显悲壮之意。
三年后,华为秋季全场景发布会,不见Mate 60身影,但台下的遥遥领先此起彼伏。
当发布会序幕《我的梦》(Dream it Possible中文版)再度奏响时,呈现的却是无惧艰难、冲破黑暗、浴火重生的新气象。
如果你留意歌词,就会发现这首诞生于2015年的华为Mate 8主题曲,竟和华为后来的命运如此贴合。
当然,就像歌词里那样,黑暗只是暂时的,谁也挡不住太阳的耀眼光芒。
现阶段,轻舟已过万重山,华为已经交出了一份最完美的答卷,而这份答卷也受到了市场、消费者的良好评价。
显而易见的是,在经历黑暗之后,华为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
华为的回归,让沉寂已久的手机市场重新焕发活力。
或许,真正的好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