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就说,水为财,这不是迷信,是中国深层智慧

【本文来自《人类全部的历史,95%以上,与地理环境有关,也就是地理决定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Dawson1228
  • 我们也不去天然就是吃苦耐劳,是季风气候和维度导致我们这力精耕细作明年就能丰收,好逸恶劳明年就没得吃。既不是南美那样防火开荒就行,也不是希腊阿拉伯世界种地实在不划算只能出去掠夺。

    不过,古埃及和我们还有些相似。都是农耕民族都在古文明就形成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神权和君权高度统一。后面衰落可能真是尼罗河的改道打击太大了。

中国古代的水,背后是一大堆国家的制度建设,科学技术建设,组织力量建设,以及官民合作,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大,而且非常深远,一直影响到现在,因为,我们还是在这块土地上,对水的管理和开发,还在继续。

中国历史界,有几个研究中国水的历史啊,没人吧,因为研究这个,不是热门啊,研究古代战争热门,研究古代改革热门,研究边缘民族热门,研究古代宫斗热门,这些跟今天有毛关系

研究水的历史,跟今天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但没人研究,觉得只是工程技术问题,在历史方面没啥可研究的,不热门

其实,把中国水的历史研究好了,水的技术才能更好,好水会一直造福后代。像中国因为河流多,枯水河床多

,所以,现在全国有60万座桥梁,在全国交通网络上被使用,是美国的3倍多。而且三大阶梯的西部,桥梁建设最为困难,因为河流是在山谷中,需要建造很多跨越大山谷的超级大桥,难度极高。

桥和水,是一体的,水刺激的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建桥技术是领先世界超越千年的,比水利晚一些。唐朝长安,外围被泾水渭水等八条河流包围,建了很多大桥,结果还不够用,就创新出一座人类历史上的大浮桥。清明上河图的重点部分,就是那座大拱桥,下面是贸易船穿梭,上面是行人如织,两岸是商铺云集,水带动的是经济繁荣

所以,中国古人就说,水为财,这不是迷信,是中国深层智慧。对不懂水的国家,水还是国家麻烦呢,比如欧洲多瑙河流域,是沿岸各国共同管理水务,上下游国家都把心思用在了怎么让自己得利,怎么让对方多花钱多出力上,水成了国家间政治斗争的麻烦事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