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加拿大全面交恶

最近印度和加拿大交恶这场大戏,影响越来越大,先来说说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次印加交恶,是围绕着加拿大锡克教领袖尼贾尔爆发的。

今年45岁的尼贾尔1997年从印度移民到加拿大,后来成为加拿大锡克教领袖。

2018年,印度反恐执法机构报告称,尼贾尔密谋在印度发动恐怖袭击,指控其为采购武器弹药筹措资金、培训锡克教青年开展恐怖活动。

2020年7月尼贾尔被印度列为恐怖分子。

2023年6月18日,尼贾尔在加拿大西部城市萨里遭到枪击,当场身亡。

虽然加拿大锁定了3名嫌疑人,但直到目前,还没有嫌疑人被逮捕。

这本来都已经是3个月前的事情了。

然而,9月9日举行的G20峰会上,特鲁多当着莫迪的面,表达了对尼贾尔之死的担忧,要求印度政府与加拿大合作,查清此事的真相。

那莫迪肯定就不高兴了。

莫迪直接就“加拿大极端分子从事反印活动”向特鲁多表示强烈关切。

彭博社等外媒,是直接报道称,特鲁多遭到莫迪的“训斥”与“批评”。

特鲁多和莫迪在G20峰会不欢而散,这事情并没有结束。

9月18日,特鲁多在国会发表讲话,称加拿大安全机构一直在紧密追查有关印度政府特工与加拿大公民尼贾尔被杀之间的潜在联系。

同一天,加拿大外交部长宣布驱逐一名印度外交官,加拿大声称这名官员是印度海外情报机构驻加拿大的主管,涉嫌参与暗杀尼贾尔。

于是,加拿大和印度的关系就开始全面交恶。

印度外交部19日发表声明,否认与尼贾尔遇刺事件有关,并称加拿大政客公开对一些“威胁印度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表示同情,这令人“非常担忧”。

同一天,印度也驱逐一名加方外交官,限其5日内离境。

9月21日,印度将暂停对加拿大公民提供签证服务,并称暂停原因为“操作原因”。

而加拿大决定“暂时调整”在印外交人员数量。

印度和加拿大这你来我往的升级外交战,吸引了全世界不少目光。

这次事情,我也不去说谁对谁错,毕竟在国际博弈上,立场往往更重要。我们作为第三方,我是建议就是以吃瓜看戏的态度,不用去站队。我是巴不得印度和加拿大交恶能继续升级,因为这样对我们比较有利。

其实,印度和加拿大交恶这件事情,并非偶然,背后还是有一些根源性问题。

印度宗教很多,其中印度教人数最多,占比约80%。

其次是伊斯兰教,占比约12%。

另外,锡克教在印度人口占比约1.7%。

锡克教虽然占比不大,但锡克教以武力充沛而著称。

1799年至1849年间,旁遮普地区曾经建立过锡克帝国。

锡克教一直在谋求独立,这自然被印度视为分离主义。

上世纪80年代,锡克教分离主义走向极端主义、暴力化。

印度和锡克教分离运动也爆发很多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于是,包括尼贾尔在内的很多锡克教徒就移民海外,而加拿大是这些锡克教徒的首选之地。

结果这么多年过去,现在加拿大的锡克教徒人数占加拿大总人口的2.1%,是该国第四大宗教群体。

而印度的锡克教徒人数占比才1.7%,这个占比还没有加拿大多。

锡克教徒在加拿大内阁的数量,甚至也比印度内阁还要多。

所以,锡克教徒已经是加拿大很重要的票仓,对加拿大政坛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旁遮普语一度成为加拿大国会的第三大语言。

这是加拿大不能对尼贾尔被刺杀的事情无视的主要原因。

而且尼贾尔是今年第3个被刺杀的锡克教分离主义分子。

所以,印加关系的骤然紧张,其实也并不奇怪。

500

特鲁多说,外国政府与“在加拿大领土谋杀加拿大公民”存在任何关联都是对加拿大主权的侵犯。

这其实就是暗指印度在加拿大领土搞这种刺杀。

那印度自然就指责加拿大在纵容这些试图分离印度的恐怖分子。

所以,双方就闹得不可开交。

这次事情,还有一个很大看点,就是美国要怎么办?

今年6月,莫迪才刚访美,美国以超高规格来盛大接待莫迪。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如此拉拢莫迪,就是为了能联合印度来对付我们。

但印度一直有自己的小算盘,并没有像日韩等国那样无脑跟风美国,虽然印度对我们也不太友好,但至少还没有对美国言听计从,这方面印度确实还算是有独立外交。

这也使得美国要不断下血本去拉拢印度。

结果加拿大这样一搞,让美国就有点尴尬,美国要是明确支持加拿大,那跟印度联合的事情,肯定就泡汤了,但如果美国支持印度,那就寒了加拿大这个传统盟友的心。

这次事情还爆出一个大料,加拿大方面为了证明自己是有证据,还让加拿大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加拿大当局在长达数月的调查中,通过其收集的人力情报和通信监听情报,发现印度外交官涉及加拿大锡克教领袖尼贾尔遭枪杀事件。”

500

该报道还说,这些监听情报内容涉及印度官员的通信活动,包括印度驻加拿大外交官,而且并非完全由加拿大本国收集,有些是由“五眼联盟”中一个未透露姓名的加拿大盟国提供的。

那这事情就很有意思了。

五眼联盟里,谁有能力给加拿大提供这个监听情报?

虽然该报道是说未透露姓名的加拿大盟国,但我觉得这就差把美国写在脸上。

这世界也就美国这个监听大户,有能力去搞这样对其他国家外交官的监听。

美国一边说要拉拢印度,搞所谓印太战略。

一边又这样悄悄的监听印度外交官,还把监听情报透露给加拿大,导致这次印度和加拿大交恶。

那你说,这让印度要怎么想?这美国的印太战略还搞不搞了?

美国对全世界搞监听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这样公开说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堂堂印度还要不要面子了?

有人说这是美国敲打印度,那这话就有点太不了解印度,印度是最好面子的国家,这样跟全世界公开美国在监听印度外交官,哪有这样敲打的。

从印度的反应看,显然也没有所谓敲打的效果,印度直接是被踩了尾巴的激烈反应。

要是美国这样去敲打印度,那美国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估计,这并不是拜登团队的“整体意志”,更可能只是美国情报部门的“独走”行为。

毕竟拜登现在对自己团队的掌控力是极弱,这使得拜登政府是山头林立,是一个九头蛇状态,情报部门会独走也不奇怪,他们才不会管这种事情会不会破坏美国的印太战略。

所以,我们通过这件事情,也能看出美国当前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内部派系林立,各方都在独走,不但是两党极端撕裂,并且拜登政府本身就是有严重的精分现象。

美国现在就是这么的精分,完全不可理喻。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