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国外后,在日常消费中最不习惯的大概是两件事:一是小费,二是交税
#美国小费文化正在失控# 中国人到国外后,在日常消费中,最不习惯的大概是两件事:一是小费,二是交税。
在国内,所有的商品或服务,都是税后价。商家说多少,便是多少。如果你觉得合适,便消费。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离开。
但是,在美国这些国家,商家跟你说的价格,只是一个原始价格。在你付费结账时,还需要额外再交税费,并且在某些带有人工服务的场所,需要交小费。
这个税费和小费,往往还不低。
税费有时有13%,即标价为100元的东西,加上税费就变成了113元。而小费则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下有底线,上不封顶。个人的体验是,15%是最少的,有时要给到20%。像这个话题词下面的视频中所说,有的需要给到25%。
而且,小费一般是在加完税费的基础上,再进行计算。
以前边这个举例,不是在100元基础上再加15%-25%的小费,而是在113元基础上加那么多小费。如果你不给小费,会被人家追着要,或者追着骂。就好比你欠了对方钱却又没还一样,会遭遇各种鄙夷、愤怒、翻白眼。
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种成本转移,即店家把原本应该付给服务员的人工成本,转嫁到了客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