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侯友宜访美成功,还是蓝营两岸路线更加绿化?

9月22日凌晨,国民党2024参选人侯友宜结束8天访美行程返台,大批支持者以及蓝营民代前来接机,侯友宜强调美方对此行相当重视,也加深了台湾跟美国之间友谊的拥护。

岛内蓝媒认为,近距离观察侯友宜在美国一言一行,他一扫在台湾严肃、拘谨的刻板印象,在美国所展现的自信令美台人士为之惊艳。目前侯友宜在民调仍居第二,此次完美进击美国,将是大选逆转胜的决定性关键之一。

数月之前,针对赖清德批评岛内出现的“疑美论”,这家媒体还曾以“为了生存,狐狸生性多疑,机警聪敏”形容台湾处境,称台湾不只要怀疑美国,也要怀疑大陆,希望以此破解自绿营的攻击。现在蓝营舆论又纷纷指望美国行提升侯友宜民调,大谈侯友宜在美如何惊艳,岂不自相矛盾。

更有意思的是,还有蓝营小编列出侯友宜此行胜过赖清德的几点,其中侯友宜拜会华盛顿AIT总部、被纽约市长亚当斯“接见”都成了亮点。

不过,赖清德身为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过境时不能走入华府,侯友宜是新北市长没有相关限制,二者情况不同无法类比。如果这算亮点,郭台铭几年前还曾以商人身份造访白宫,恐怕也不能认为他比蓝绿候选人更有政治影响力。而纽约市长并未接见侯友宜,把故意设计的巧遇说成“接见”,也足见部分舆论的刻意带风向。

500

侯友宜这次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说并与智库学者座谈,美学者葛来仪会后受访时称赞侯友宜准备充足,双方一来一往对谈,侯也都直球对决回答清楚,让他们充分理解侯对台湾及美台关系的愿景。

事实上,这是场闭门演说,如何“直球对决”外界不得而知。但侯友宜所提到的设“全民防卫动员委员会”由行政部门副手主导;3D战略,吓阻(Deterrence)、对话(Dialogue)、降低风险(De-escalation)等等,全都符合美国对台湾的期待,在在向美国证明他防卫台湾的决心,甚至比起民进党进一步加码。

侯友宜这次在美媒投书称,支持合乎岛内宪制性规定的“九二共识”,但作为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当年两会谈判并未涉及“一个中国”的涵义,“九二共识”的位阶当然不仅仅在岛内宪制性规定之下。侯友宜之所以刻意强调合乎“宪法”,是他不敢挑战民进党将“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连接对大陆进行的抹黑,认为对“九二共识”在两岸已经有了其他版本的诠释,才要极力澄清自身主张,这反而是顺应了绿营的逻辑。

基于这种认识,9月16日,当接受彭博采访被问及对“九二共识”的看法时,侯友宜回答是,他有责任保护2300万人民的生命安全,确保这片土地能永续繁荣,和在台湾时一样,没有直球对决,只有回避躲闪。

即便从一些蓝营人士提出的“等距交往”观察,侯友宜在亲美立场上表达的,无论是防卫动员还是对美军购,显然是可执行的目标。但对于改善两岸关系,反“独”却似乎只停留在政治人物的口号与岛内宪制性规定的文字中,对于如何遏制“台独”,到底是修改“台独课纲”还是取缔分裂组织,是没有可执行的方法的。这更加证明 “亲美和陆”根本是臆想,在实践中不仅做不到等距,这种将台湾利益与中国利益切割的第三方视角,本身也是分离意识的表现之一。

当侯友宜试图把民进党钉在“法理台独”的审判台,却无视后者早已改行 “渐进式台独”, 当侯友宜反对“台独”,又窄化“台独”定义,还称台湾前途由2300万人决定,变相认可“台湾前途决议文”中主张,这些矛盾的说法,也为今后的两岸关系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500

从侯友宜访美蓝营舆论的反映看,台湾没有“疑美论”,只有蓝绿在“倚美拒统”前提下的互别苗头,这场比赛亲美的文宣战,是从岛内打到了海外再出口转内销流回台湾,也从中看到蓝营两岸路线进一步的绿化。

在此分享另一个有趣的观察,评价侯友宜访美之行,有位蓝营媒体人前几天说,此行超乎预期。而更早之前,拿到华为Mate 60 Pro手机的他兴奋表示要当传家宝。试问,华为究竟是被谁一路打压?侯友宜3D主张难道是为了共圆中国梦?这些人身上所反映的,正如部分蓝营舆论不满赖清德飙骂“疑美论”,又指望美国人能拉抬侯友宜选情一样的矛盾。当他们被岛内的舆论批“亲中”时,当然没有理由因为一部手机让他们“含冤莫白”,真心要为他们努力“澄清”,就像他们生怕那抹蓝色被“台独”抹红一样,何必去遮蔽他们真正的两岸底色,替他们美化?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