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教师要家长不是“批改作业”而是“检查作业”,两字之差含义立刻就变了

【本文来自《现状是少数垃圾教师的行为被网络放大,绝大多数优秀、责任感强的教师得不到尊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太液秋风
  • 情怀不能当饭吃,制度约束更重要,现在的逆淘汰我看就是制度出了问题,比如教师职务晋升,四唯也好,五唯也罢,就是不考核教师教学特别是管学生,所以才有“认认真真培养自己,稀里马虎培养学生”以及小学教师让家长批改作业的怪现象。

考核制度这个还需要改进,但确实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够改得好的,还需要多年的实践去调整。但就目前而言,当前的制度是适用的体制内那一套,公平性相对高一点,暂时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没有更好的选择)。

至于家长改作业这一点,我之所以想单拎出来讲,是因为我发现社会上很大的杂音带偏了这一举措的本质。老师让家长改作业主要发生在小学一至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数学习习惯还未养成,而要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习习惯和自制力,家庭作业是其中一个方法。但如果你是教师,你就会发现,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交上来的作业普遍都是鬼画桃符或者敷衍了事,急着去玩嘛!爱玩、好动是孩子的本性,此时就需要家校合力了,而不是只依靠学校。我当年的老师也会交代家长要监督,我妈就是隔一会看我一眼,等写完了还要检查一下,这也就养成了我不敢敷衍的习惯。

其实就我自己所了解的发现,现在很多教师要家长改作业的出发点也是如此,而且绝大多数原话都不是“批改作业”而是“检查作业”,两字之差含义立刻就变了。网上反对的声音多为“工作忙得要死,回来还要改作业”“要我改作业还要你老师干嘛、要学校干嘛”。但我在现实中见过很多家长也是认可的,因为老师基本都是要求“检查作业”而非“批改作业”,在他们看来,自己孩子的学习自己都不上心,难道全抛给学校和老师?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工作再忙,看看孩子有没有用心做作业的时间还是有的,除非是特别没责任感的家长,永远只会甩锅。

因此我结合之前的评论得出的结论是:极端的言论更容易被网络放大,消极的言论更容易引起共鸣,这是互联网双刃剑的又一体现。然后消极的情绪又极易感染他人,在全社会引起舆论风暴。人是很容易从众的,有些话喊得多了、想得多了,也就真的认为事实如此、真理如此了。到最后,害的还是自己家孩子(那些天才和天生自制力强的孩子家长就不要来显眼了,知道您孩子牛逼,将来的国之栋梁,更好好好培养,千万别“伤仲永”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