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买车观念早已发生改变,消费者认为大众可以做好的,自主品牌可以做得更好

【本文来自《德国在中国市场低价倾销电动车,中国应对欧洲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以往中国消费者购买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进口车,要比在海外市场付出更高的价格。30年前,桑塔纳在中国的售价高达20多万,而在德国只需几万就能买到。直到几年前,一些热门品牌汽车还需要加价才能买到。例如,丰田埃尔法在日本售价仅24万-45万,在中国市场却能卖到百万元;保时捷、路虎等品牌的车型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相同的车型在国内的售价是国外的数倍。对此,中国消费者也不乏“吐槽”。 

如今,风水轮流转,曾经高高在上的外国车企面对中国车企的激烈竞争,不得不采用“反向定价”策略,是什么原因让众多外国车企采用“反向定价”的销售策略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无论是产品力还是性价比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对国外品牌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国外品牌想要在中国取得销量,那就只能和自主品牌开启价格战。这种“反向定价”最终结果就是让中国消费者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配置更高的产品。

但大众的“反向定价”战略中国消费者并不买账。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德国、欧洲网友,认为大众拿当地的消费者当傻子。尤其“微妙”的是,有人觉得大众是“榨取”德国消费者的钱来补贴和讨好中国消费者。对于德国消费者的吐槽,国内网友却是纷纷补刀:“这个价格国内消费者还未必买账,你说气人不。”。还有更激进的网友直接留言:“大众电动车就是个杂牌。”

其实从配置上看,ID.3已经改掉了大众以往“吝啬”的毛病,例如主动安全配置、全速自适应巡航都全系标配,并且在价格上也愿意放下身段。

无奈的是,国人的买车观念早已发生改变,消费者认为大众可以做好的,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更智能的科技配置、更先进可靠的三电技术。

讽刺的是,比亚迪海豚于上个月在英国市场发布,起售价为25490英镑(约合人民币23.4万元),作为对比,海豚的国内售价为11.68-13.68万元。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