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只能没升学竞争才有效,怎么办?
教育减负只能没升学竞争才有效,怎么办?
【提要:&推迟竞争,可以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达标就近升学,不能、不得择校。&均衡教育资源,同时使优秀师资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全域共享。&后代培养不是百米“短跑”,而是长程“马拉松”。在后代培养的“马拉松”上,也应该科学借鉴马拉松赛跑的经验:“不争在起步点上,前段跑不全力加速、留后劲、渐进加速,在后段、终点前再发力”。】
1
见有报告称,教育减负政策只有在没有升学竞争的情况下才能生效(原文见文后链接)。不由想到:
教育减负只能没升学竞争才能有效,怎么办?
2
可以说,升学竞争使减负难于实现目标,这是“自然”的。不过,从发展的需要看,不能没有升学,也不能没有升学竞争。
这“教育减负”与“升学竞争”,不是互相矛盾、抵触的?这怎么办?
“必然”可以是对“自然”的认识和改进。
推迟竞争,可以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而过早的为升学而“竞争”,会导致不断的提前“竞争时段”。会从幼儿园开始、从“早教”开始……会导致过早的“争先恐后”,层层加码,使孩子们过早的压力山大,不利后生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3
推迟竞争,具体的做法可以有:
——对小学、初中学生教学,设置适当、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严控“超纲教学”,达标即可按地域就近升入上一级学校,不能、不得择校;
——平衡(摊平)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资源。不分、不评定各校有重点、高低之差,实施师资平衡、待遇平衡;——同时对教学优秀的教师,全区域评定、奖励,并以现代多媒体手段大力推广其教学方法、课件、课堂教学……使优秀师资的教育资源至少全区域师生均可共享。
总之,可以采取相关措施,争取做到:全域各校教学质量近同,使得择校基本没有必要。
——继续落实校内和校外培训“双减”。校内严格落实“减”,并争取全时程到位。例如,为方便和减轻家长下班接孩子的负担,推迟下午放学后离校时间,组织有利全面发展的适当文、体活动……
虽然,这可能“牺牲”了个别“重点学校”,但从整体看、未来看,是值得的。
其实,这样也有利于优生优育,减少父母生育培养孩子的负担。长期稳定制度化落实此项,也将有利于提高生育率。
4
这还是因为,后代培养不是百米“短跑”,而是长程“马拉松”。
在“马拉松”赛跑中,人们可以看到:“起跑时并不严控起步点,前段跑不全力加速、渐进加速、留后劲,在后段、终点前再发力”。
其实,在后代培养的“马拉松”上,也应该科学的借鉴马拉松赛跑的经验:“不争在起步点上,前段跑不全力加速、留后劲、渐进加速,在后段、终点前再发力”。
这样,也符合人类身体、智力发展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应会保证教育的整体质量不差、乃至有增。在学校教育的后段、“终点”,人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健康成长的、有耐力、有长程前进水平的选手。
陶文庆(文磬)
备案个人主页中文域名:
http://www.陶文庆.cn
个人主页_风闻
https://user.guancha.cn/user/personal-homepage?uid=80966
个人知乎主页
https://www.zhihu.com/people/twq5105
===
相关资料:
有报告称,教育减负政策只有在没有升学竞争的情况下才能生效,如何理解?_风闻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08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