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和乌克兰因为“我真有一头牛”的故事闹掰了

乌克兰和波兰两国的外交关系近期在迅速滑坡,目前已经发展到波兰方面宣布停止援助乌克兰武器装备了。

自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波兰就是成了援助乌克兰的主要国家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坚定的盟友。2022年5月波兰总统杜达前往乌克兰访问,他与泽连斯基在最高拉达亲切拥抱,就差当场宣称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情到深处,泽连斯基甚至当场宣布,给予在乌波兰公民特殊地位,两国人民亲如一家。

然而一年多过去了,实际的利益分歧却让波乌关系陷入低谷。当地时间9月20日,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宣布,波兰将暂停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他解释,原因是波兰正在用更现代化的武器武装波兰军队。

这个理由给的就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首先你用更好的装备武装自家军队,也不影响你把苏联遗产拉出来拾道拾道,翻新一下送给隔壁。而且波兰之前从韩国采购了一批装备,包括K-2坦克、K-9自行火炮等等,用这些同步置换老苏联遗产是行得通的,并不会因为把老装备援乌就耽误自己的更新换代。当然客观上讲,波兰用了许多自己的武器装备援助乌克兰,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战备或扩军造成压力。但这叫装备不够用,而莫拉维茨基说的“我在更新换代”在逻辑上看就有点解释力不足了。

因此,诸如美联社、《卫报》、路透社等西方媒体,对于此事的解读是由于粮食利益的冲突,乌波两家谈崩了。而对于波兰会暂停军援多长时间,这几家媒体的说法也有点不一样,《卫报》说的就是no longer,再也不(援助),而有些媒体则使用的是暂停。

实际上,欧盟内部的部分东欧国家与乌克兰在粮食贸易问题上的矛盾,现在已经白热化了。首先,欧盟整体上是支持保护乌克兰粮食出口的,西欧发达经济体较东欧国家来说,体量更大、农业技术也更为发达,并不担心会因进口乌克兰粮食而受到威胁。东欧国家不一样,其经济规模体量较小,虽说农业生产占GDP比例不高,但也正因如此农民的利益更容易受到进口粮食的影响。

从政治上讲,东欧国家的执政党在意识形态上更为右翼民粹,而农民也是其票仓基本盘,政治家不可能忽视农民利益。不过对于西欧国家来说,保护乌克兰农业出口,是符合政治正确,因此东西欧国家会在欧盟对乌粮食政策上出现分歧。

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 罗马尼亚,这四个与乌克兰有陆上边境的国家,以及保加利亚这个与乌克兰通过港口海运进行贸易的国家,对于进口乌克兰粮食一事相当不满,并在今年5月于欧盟提出了进口禁令。但是,9月22日禁令就到期了,而欧盟委员会也决定将解除这一禁令,这引起了多个东欧国家的不满。

波兰、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表示将延长禁令,即便这意味着违反欧盟法律。而乌克兰方面的回应是,就三国的禁令向世贸组织申诉。

泽连斯基对这件事也是相当的不满,他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表示,粮食利益带来的政治矛盾只会帮助莫斯科,部分欧盟国家“假装声援乌克兰,安抚俄罗斯”。

其实说到底,乌克兰和东欧国家粮食贸易矛盾的总爆发,与最近战场上的战况有很大关系。今年,俄军利用各类远程打击武器,对敖德萨港口发动了一系列打击。在黑海粮食协议结束后,俄军对乌克兰多个海港、内河港口的装卸设施、粮食储存设施,发动了针对性的袭击,这导致乌克兰的黑海港口很难再用于运粮。

乌克兰方面的策略则是使用内河河运,通过多瑙河将粮食出口至欧洲,但这么做一是运力有限,二是俄军也在对内河港口设施进行打击。乌克兰也在试图通过罗马尼亚的港口,转运粮食,但直到9月19日,也只有一艘运粮船抵达罗马尼亚。通过船舶数据追踪网站marine traffic提供的动态图我们也能看到,对比俄罗斯繁忙的新罗西斯克港,乌克兰这边的敖德萨港,基本是门可罗雀。

500

海运不好使,意味着大量且越来越多的乌克兰粮食只能通过陆路出口,但问题在于陆路成本数倍于海运。出于利益考量,那么必然有大量的粮食,会通过不那么合法的渠道,流入(滞留在)距离最近的东欧国家的市场,从而冲击当地农民的利益。这最终引爆了多个东欧欧盟成员国与乌克兰的矛盾。

所以呢,不要看所谓民主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好像表现得团结一致,实际上如果真的出现了重大利益损失,变成了“我真有一头牛”的问题,那么前一秒情同手足,后一秒拒之门外,这些国家翻脸可比翻书还快。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