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取消四六级学位证挂钩,大家对此怎么看?

网传今日@西安交通大学 教务处发布通知:经学校2023年第五次本科生院院务会研究决定,我校不再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校内英语水平考试和校外其他各类英语考试是否参加及其考试成绩作为本科生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500

评论区有网友称赞这一举措,并称希望其他大学跟进。但也有网友对此表示不认可,认为“可以不挂钩但不要唱衰英语,这年头不懂英语在科技界就是文盲”。

500

大家对此怎么看?

热门评论 28

  • 在国家管理层面,从来没有将学位和四六级挂钩的规定,这个可以查看教育部的《学位管理条例》,里面没有一个字讲到学位要跟英语证挂钩。把四六级和学位挂钩从来都是高校自己的“土规定”,早就该废除了,这是“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最基本原则。
  • 9月21日,陕西西安。网传@西安交通大学 教务处发布通知:经学校2023年第五次本科生院院务会研究决定,学校不再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校内英语水平考试和校外其他各类英语考试是否参加及其考试成绩作为本科生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随后,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工作人员表示,消息属实,这是通过商议决定的,其他学校也有,并不是一个奇怪的决定。
    jpg
  • 我82年从西安交大毕业,当时学校并没有这个规定,也没有四六级考试。但是工作4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觉得英语非常重要,无论从便于工作、升职和与外国人打交道,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掌握良好英语技能的人,在职场上工资也比别人高至少1000块。学好英语与国与民与自己都极其有利。虽然学校没有要求了,但是我相信交大毕业的同学要自律要努力,学好英语,这样才不愧为交大毕业的学生。
  • 英语还是要学好的,这是老胡对广大高校学子们的诚挚建议。英语在一些学校占的学时过多,考试的权重也过大,有必要适当降低。#西安交大取消四六级学位证挂钩# ,有该校的考虑,同时我个人认为,西安交大的做法其他高校未必需要效仿。
    学生们投入多大精力学英语,应当由实际需求来决定。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些人从民族自尊的角度阐述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角度要适度,国人学英语是否压制了中文的发展,对这个问题的考量要实事求是。
    英语已是事实上的世界通用语言,互联网上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英语的,中国年轻人要拥抱现代世界,在全球化的时代参与职业竞争,懂一些英语会让自己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中国人普遍学了英语,这完全不会削弱我们母语的地位。这些年中国实现了初步现代化,国家竞争力大增,全球学汉语的人比我们改革开放前不知多了多少倍。美国学汉语的人就非常多,精英子弟所占的比例尤其大,特朗普的外孙女不就小小年纪学了汉语嘛。这些年中国人的平均英语水平高了,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其结果恰恰是提升了中文在世界上的地位。我相信,只要中国的综合实力继续增长,中文的国际地位也将持续上升。放眼长远,有一天中文与英语的全球使用率并驾齐驱,也是可能的。
    但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今天我们无需着急。我们当下需要做的是挤掉过度英语教学造成的浪费,让英语教学回归实事求是的理性。一些人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抨击过多过滥的英语教学,也有一些道理,作为一个矫正的杠杆,它往往有着特殊力度。但是这个杠杆不应过度强化,不能把是否减少英语教学变成“政治正确”与否的尺子。
    所以,西安交大不再将英语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有他们的考虑,但我相信该校的学生都是有思想有视野的,他们自己知道英语的重要性,会自行安排好学习英语的时间,确保自己适应未来的工作。其他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生的愿望,安排好相关事宜。
    老胡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的俄语专业,当时我们的二外很潦草,要求很低,所以说没学到啥,我的英语基本是自学的。但后来工作中倚赖最多和受益时间最长的是英语。对大数人来说,英语作为一门知识,学了派不上用场的可能性完全存在,但其他知识这方面的情况也是一样的。由于一个人一生中很可能发生工作变动,所学专业知识最终派不上用场或者使用率很低的可能性其实比英语的这种几率要大得多。
    我相信大多数人对待英语的态度都是理性的,学校的英语教学安排应当是公众这种理性和实际需求的总和。西安交大有他们自己的安排和考虑,希望他们的做法不至于给其他学校形成示范和压力,各个学校应当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做出决定。
    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我大学同学(93届)就是因为英语没过国家四级,学校按规定不给学士学位(当年我们学校还挺那个的,其他院校还组织个本校出题的四级考试,难度小点,过了,也能拿学位,但我们学校还挺刚的……),让我同学要么选择专科毕业证,要么是“大学肄业“,什么时候回校考过国家四级,再补发学位证……结果我这哥们,也是刚,既不要专科毕业,也不回去考,至今还是”大学肄业“……这事也难评论,唉!
  • 取消四六级考试,不等于大学不学英语了。只是在毕业学位上没了硬性要求了!学分该修的还是要修。
    好多人都在讨论还要不要学习英语,从个人的角度懂一门外语确实有用。但是如果从目前全民的角度,英语课时实实在在的有点太多了,真正能在以后生活中能用到英语的说实话7-8%的人群,绝大多数都是毕业等于废了。
    那么为啥我们国家这么多年一直在推广英语教学,这是有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国际环境所决定的,在最初推广英语的年代,中国很多高科技及国防,都是在外留学归来的的爱国科学家搞的。在那个年代,我们国家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无论理论和技术都差西方国家很远,为了能提升全国人民教育水平,所以开始推广英语,为了是让学生能在接受常规教育的同时有能力去查阅和理解科学文献,有点全面撒网的意思,虽然不可能每一个大学生都会从事科研工作,但是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将会出现一些从事科研工作的,所以全面推广英语在当时确实有必要,至于学位授予必须硬性规定英语四六级证书,说实话,从初中,高中到大学,都学习英语,听和说基本上都可以,但是四六级英语证书有点鸡肋。
    再说现在,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可以把英语的比重从公众教育中的课时比例下调,把这部分课时用在其他方面的教育上。至于和外国人聊天交流,日常中可以借助手机的翻译软件,真正科学技术探讨和商业合作,可以用翻译或参与者本身就能满足英语口语交流。
    人家老胡都自学,看看人家多自律,因为他工作需要,个人升职加薪需要。
    现在的社会环境和以前不同了,所以要依据时代的需求,来规划好教育中英语的作用。
  • 英语作为主科对亿万学生的消耗实在太大了,在一个非英语环境想要把英语学透彻一点是千难万难。
    取消英语必学可以极大缓解学生们“恶劣生存环境”,极大减轻学生压力,很多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就是对英语天生抵触,因此而成为二流三流学生。你可以想象如果欧美以汉语为重要门槛来选拔人才,人才的成材率会是怎样。
    现在很多学生几乎拿出一半的精力来对付英语,这是对学生精力的极大消耗,是极大的压缩成材率。
    现在中西在科技方面攻守之势开始快速变化,逐步取消英语势在必行
  • 全部楼层
    九饼
    此评论已被屏蔽
    英语减分势在必行!过去的重视过度是走出去的迫切,现在只是适当的踩踩刹车。可以学但没有哪个国家把外语作文主修主选科目。可以做副科
  • 羽毛督军 下次一定。
    好事,该支持。
  • 全部楼层
    已注销用户
    进修一下语文,你阅读理解不及格。
    基础课,专业课不及格都不可取得学位。

    你可能没有上过大学吧?
    同学,校内课程考核跟社会化取证考核是不同的概念。
    校内英语课程考试合格,即可视为符合毕业和获得学位条件,这个在教育部的《学位条例》是有体现的,里面对外语水平的要求只说了要通过课程考核。
    而四六级是“取证”考试,是一种“社会化”的认证性考核,教育部从来没有要求把这个“证”跟学位挂钩,这点从《学位条例》里没有一个字跟“取证”有关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你的问题还给你:你可能没有上过大学吧?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78
最热 最早 最新

  • 电力专业。一大群中国人操着蹩脚的英语在开“国际”会议(找几个外籍人士做幌子,外籍华人都可以)。挺好玩的。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就是不知道“实事求是”的精神哪里去了。
  • 全部楼层
    网者查观
    说到底你们还是民族自卑心作祟,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你们证明中医有效的最常用论点就是外国人怎么怎么评价中医了,外国人就比中国人高贵?观点更可信?
    用那套阴阳五行来解释解释你手机的手机吧,CPU属什么,屏幕属什么,电阻属什么,电容属什么,mos管属什么,adc属什么,基带属什么,天线属什么,摄像模组属什么?它们是如何组合起来实现功能的?一套理论,越能解释现实、指导现实就越有意义,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就自娱自乐好了。
    观望真是仁慈。骂人的话是一句不让发。
    你讲的这些和中医有什么关系?
    外国人用中医就变成中医需要外国人证明了?这是什么逻辑?
    世界上哪门学科不需要进步?什么这个组件那个组件,石头里蹦出来的?神仙?
    发扬中医研究中医迭代中医有什么问题?
    像你这样对中医嗤之以鼻的,恨不能踩到地里的,照照镜子。
  • 想拥抱现代世界,有时还需要查阅英文资料,奈何周围是大院高墙
  • guan_0690 满世界为何就我们用方块字?!
    四六级是否算学校教学任务?不算,学校凭什么不让毕业,岂有此理。。。
  • 信則靈
    我82年从西安交大毕业,当时学校并没有这个规定,也没有四六级考试。但是工作4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觉得英语非常重要,无论从便于工作、升职和与外国人打交道,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掌握良好英语技能的人,在职场上工资也比别人高至少1000块。学好英语与国与民与自己都极其有利。虽然学校没有要求了,但是我相信交大毕业的同学要自律要努力,学好英语,这样才不愧为交大毕业的学生。
    英语非常重要与四六级不和毕业证挂钩并不矛盾,又不是不许学英语。
  • 英语可以不取消,但为什么不能搞招投标?
    第一,学了英语就不是农民了?英语世界就没有农民了吗?伦敦腔就很高贵了吗?
    第二,不会英语,但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很流利,是农民吗?
    我觉得很多人在讨论要不要取消英语的时候都犯了个错误:
    认为英语等同于外语。
    答案显然否定的。
    事实上,法语在非洲,西班牙/葡萄牙语在美洲都有很多人说啊!俄语、德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日语,全世界说的人也都不少啊!凭什么只学英语?
    虽然现在中学也有一些所谓“小语种”,但毕竟只在少数外国语中学,占比不大。
    英语在全社会里成了事实上的“单一来源采购”。
    我认为,现在英语教学主要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1.教学和现实脱节。90%的人学了英语之后都用不上。就算是搞学术的,好多也是哑巴英语,全靠机翻。
    2.虚假的“中立”。教育首先要解决立场问题。为什么英语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全都是生活小故事?能不能把美国人送印第安人天花毛毯讲一讲?能不能把制裁华为讲一讲?
    3.夹带私货太多。比如BBC出版的《展望未来》教材,夹带私货太多了。把英美描绘的真美好啊!
    直接取消英语,步子迈得太大,不好办,所以我琢磨着,可以仿照高铁一开始的模式,或者仿照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对中小学外语进行招投标操作,核心思路就是降低英语在中国的比重,增加汉语在全球的比重——外语版的“市场换技术”“货币互换”。
    比如,我们可以向超过1亿语言人口的母语国发出招标邀请,我们把全国30多个省份打乱,随机分配成“法语区”“德语区”,让他们提供教材、课程、师资、考卷,公开招标,公平比选,入围了就可以进入中国一些省份的高考科目,甚至成为必修课,同时,汉语也要进入这个国家的必修课。当然,一个省份也可以有两个必修类的语言科目。
    我觉得这样做要比直接取消英语难度小,且会受到全世界除英美外一大票国家欢迎吧?
  • 能考上西安交大的学生,他的英语底子是不会差的。
  • 用一县学英语取代一国学英语
    设置一个英语县,类似香港的英语环境。
    与其一国学英语 ,不如一县学英语。
    一国学英语,99%的人学了个寂寞。但1%的英语人才,又必不可少。
    那么,英语教学县,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优方式。
    英语教学县可以解决数亿中国人的英语难题。
    中国人英语需求大。数亿中国人为了英语多年寒窗苦读,每年花费不少,甚至成千上万中国人为了学习英语背井离乡去国外。
    自助者,天助之。与其跑国外寻找英语环境,确实不如自己筹建一个英语环境。
    英语教学县建成之时,就是全民学英语终结之时。
    海南陵水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号称不出国留学,英语教育再扩展到中小学和幼儿园,陵水就可以成为我国唯二的英语县(香港也算)。
    海南陵水出现英语教学县,即实现了乡村振兴,同时每年节省数百亿外汇,又解决数亿中国人英语难题。
  • 全部楼层
    雨带风
    学校的规章制度属于“规定”,是低于“法”的规范性文件,自然要受到“法”的约束并遵从“法”所确立的一般原则。“下位服从上位”的原则是由“法”确定,因此,“规定”在制定的时候也必须要遵从和体现这样的原则。如果下级部门在制定自身规定的时候可以如你所言“土规定并不是法,也就牵扯不到法律原则上”,那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不必按照“下从上”的基本原则办,结果会是什么?举个例子,按照你的逻辑,现在国家不要求强制核酸检测(可以对应于《学位条例》不要求获得学位必须有四六级证),但某个学校可以自行规定强制核酸检测(可以对应于学校自行规定学位证和四六级证挂钩),这合理合法么???
    规定如果和相关法律有抵触,那当然是无效的。但是这里并没有适用“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法律原则。明白了吗?
  • 支持西交大正确做法。英语和学位挂钩、和职业资格挂钩、和职称挂钩,早都该改了。
  • 全部楼层
    神一样银
    他就没几个助手了?但凡有一丝一毫的流量热点,他都会安排蹭蹭蹭。老胡毫无个人有价值建议,全是随风摆的废话。投机客
    胡某此文明显粘贴拼接而来,重复冗长,文气都不一样。
  • 全部楼层
    drakeiris
    也不知道是谁多愚昧。让你弃之如敝履的中医居然被外国人用在兽医上发扬光大了。讽刺不讽刺?就是像你这样被洗脑中医无用论的人太多了。
    说到底你们还是民族自卑心作祟,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你们证明中医有效的最常用论点就是外国人怎么怎么评价中医了,外国人就比中国人高贵?观点更可信?
    用那套阴阳五行来解释解释你手机的手机吧,CPU属什么,屏幕属什么,电阻属什么,电容属什么,mos管属什么,adc属什么,基带属什么,天线属什么,摄像模组属什么?它们是如何组合起来实现功能的?一套理论,越能解释现实、指导现实就越有意义,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就自娱自乐好了。
  • 胡锡进
    英语还是要学好的,这是老胡对广大高校学子们的诚挚建议。英语在一些学校占的学时过多,考试的权重也过大,有必要适当降低。#西安交大取消四六级学位证挂钩# ,有该校的考虑,同时我个人认为,西安交大的做法其他高校未必需要效仿。
    学生们投入多大精力学英语,应当由实际需求来决定。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些人从民族自尊的角度阐述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角度要适度,国人学英语是否压制了中文的发展,对这个问题的考量要实事求是。
    英语已是事实上的世界通用语言,互联网上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英语的,中国年轻人要拥抱现代世界,在全球化的时代参与职业竞争,懂一些英语会让自己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中国人普遍学了英语,这完全不会削弱我们母语的地位。这些年中国实现了初步现代化,国家竞争力大增,全球学汉语的人比我们改革开放前不知多了多少倍。美国学汉语的人就非常多,精英子弟所占的比例尤其大,特朗普的外孙女不就小小年纪学了汉语嘛。这些年中国人的平均英语水平高了,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其结果恰恰是提升了中文在世界上的地位。我相信,只要中国的综合实力继续增长,中文的国际地位也将持续上升。放眼长远,有一天中文与英语的全球使用率并驾齐驱,也是可能的。
    但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今天我们无需着急。我们当下需要做的是挤掉过度英语教学造成的浪费,让英语教学回归实事求是的理性。一些人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抨击过多过滥的英语教学,也有一些道理,作为一个矫正的杠杆,它往往有着特殊力度。但是这个杠杆不应过度强化,不能把是否减少英语教学变成“政治正确”与否的尺子。
    所以,西安交大不再将英语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有他们的考虑,但我相信该校的学生都是有思想有视野的,他们自己知道英语的重要性,会自行安排好学习英语的时间,确保自己适应未来的工作。其他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生的愿望,安排好相关事宜。
    老胡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的俄语专业,当时我们的二外很潦草,要求很低,所以说没学到啥,我的英语基本是自学的。但后来工作中倚赖最多和受益时间最长的是英语。对大数人来说,英语作为一门知识,学了派不上用场的可能性完全存在,但其他知识这方面的情况也是一样的。由于一个人一生中很可能发生工作变动,所学专业知识最终派不上用场或者使用率很低的可能性其实比英语的这种几率要大得多。
    我相信大多数人对待英语的态度都是理性的,学校的英语教学安排应当是公众这种理性和实际需求的总和。西安交大有他们自己的安排和考虑,希望他们的做法不至于给其他学校形成示范和压力,各个学校应当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做出决定。
    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不学又能怎么地,一样可以走出一条路来!
  • 不要让英语影响到偏科的人才,实在学不进去,痛苦不堪。
  • 我们学校早在04年就实际取消了四六级与学位证挂钩的规定了,西交大这是赶了个晚集啊
  • 书生剑走江湖
    #西安交大取消四六级学位证挂钩#看到评论里一阵欢呼。但这时往往有不少人出来说,理工科还是需要学英语的,因为现在理科和工科顶尖的论文很多是英文期刊上发表的,如果看不懂英文论文,对科研影响会很大。这个说辞是网络上最有影响力的一个。
    注意他们是说现在,其实内心就是认为现在中国理工科还是比西方弱,还是要学习西方,还是认可西方的科研国际话语权,还是认为中国理工科就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还是要依赖西方。殊不知一旦中国科技比西方发达,到时就是西方学习我们,他们自然就会学习中文汉语,而不是我们学习英语。说白了不少人还是辩证法没有学好!
    空间站上全是中文就直接打他们这些人的脸了
  • 焜垚
    取消四六级考试,不等于大学不学英语了。只是在毕业学位上没了硬性要求了!学分该修的还是要修。
    好多人都在讨论还要不要学习英语,从个人的角度懂一门外语确实有用。但是如果从目前全民的角度,英语课时实实在在的有点太多了,真正能在以后生活中能用到英语的说实话7-8%的人群,绝大多数都是毕业等于废了。
    那么为啥我们国家这么多年一直在推广英语教学,这是有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国际环境所决定的,在最初推广英语的年代,中国很多高科技及国防,都是在外留学归来的的爱国科学家搞的。在那个年代,我们国家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无论理论和技术都差西方国家很远,为了能提升全国人民教育水平,所以开始推广英语,为了是让学生能在接受常规教育的同时有能力去查阅和理解科学文献,有点全面撒网的意思,虽然不可能每一个大学生都会从事科研工作,但是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将会出现一些从事科研工作的,所以全面推广英语在当时确实有必要,至于学位授予必须硬性规定英语四六级证书,说实话,从初中,高中到大学,都学习英语,听和说基本上都可以,但是四六级英语证书有点鸡肋。
    再说现在,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可以把英语的比重从公众教育中的课时比例下调,把这部分课时用在其他方面的教育上。至于和外国人聊天交流,日常中可以借助手机的翻译软件,真正科学技术探讨和商业合作,可以用翻译或参与者本身就能满足英语口语交流。
    人家老胡都自学,看看人家多自律,因为他工作需要,个人升职加薪需要。
    现在的社会环境和以前不同了,所以要依据时代的需求,来规划好教育中英语的作用。
    对,看看那些餐馆老板,他们读书那会儿考过英语四级么?有的人甚至连大学都没上过,他们也根本看不懂英文报纸,但也没见他们无法与外国游客交流啊,也没见到他们无法挣外国人的钱啊
  • 大聪爷
    我大学同学(93届)就是因为英语没过国家四级,学校按规定不给学士学位(当年我们学校还挺那个的,其他院校还组织个本校出题的四级考试,难度小点,过了,也能拿学位,但我们学校还挺刚的……),让我同学要么选择专科毕业证,要么是“大学肄业“,什么时候回校考过国家四级,再补发学位证……结果我这哥们,也是刚,既不要专科毕业,也不回去考,至今还是”大学肄业“……这事也难评论,唉!
    整个890年代国家是处于最自卑的时代,那时候有这种规定很正常,现在还这么规定只能说学校的领导思想跟不上国家发展的大局了
  • 我现在知道为啥上海交大为啥后来居上了。
  • 全部楼层
    啊嚏
    首先,赞成脱钩。
    其次,感叹一下法盲真多,一百多点赞的。所谓的“下位法服从上位法”不是你这么理解的。不是说上位法没有规定,下位法也不能规定;而是说下位法的规定不能和上位法抵触。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刑法规定上观网不违法,然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上观网违法,那下位法不能和上位法抵触,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这条规定就无效了。如果刑法没说上观网违不违法,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说了上观网违法,那是可以的。下位法是可以严于上位法的。
    最后的最后,其实学校的土规定并不是法,也就牵扯不到法律原则上了。😁
    上位法中对发放学位证的条件中没有必须具有四级证书的规定,那学校私自规定只有过了四级才能领学位证是不是下位法与上位法抵触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