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雕都督之《地狱尖兵》观后感
落雕都督之《地狱尖兵》观后感
前两天搞到了熟肉资源,观赏了两遍。
首先大概说下剧情,就是瓦格纳跟乌纳对打,瓦格纳要搞掉乌纳纵深的2S7加农炮阵地,但是技术侦察水平有限,只能派人爬高层楼顶制高点去观察,去找乌纳的2S7加农炮阵地具体到底在哪……而这个高楼是在乌纳手里,所以围绕着这个制高点展开了一番血战争夺,双方先后投入了步兵、坦克、步战车、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火箭炮和强击机,搞来搞去,守卫制高点的乌纳步兵全部阵亡,夺取制高点的瓦格纳步兵只剩两人生还,双方还各自损失坦克步战车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若干,最终瓦格纳的强击机根据制高点传回的情报摧毁了乌纳的2S7加农炮阵地。
这场惨烈的战斗充分体现了陈赓大将评价越、法两军的那句话:真是一对绝妙的对手。。。。
从作战指挥角度看,两边是“破簸箕相对坏扫帚”,都不怎么样;从各兵种协同作战角度看,两边也是“破簸箕相对坏扫帚”,都不怎么样;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瓦格纳步兵在逐屋逐墙的近身战斗中运用的巷战技术……
如果俄军实际战斗力真如电影中表现的那样,这场如此拉胯的战争居然还能让美帝/北约如此的焦虑不敢亲自下场扭转战局,那么美帝/北约陆军实际的战斗力该是多么的更加拉胯啊……
下面是看图说话时间:
图1,如下
如果本片今年再版发行的话,两个制片人的名字都可以打上黑框了。。。这片子真要命啊!
图2,如下
瓦格纳以“白军”代称,乌纳以“黄军”代称……这个,有点尴尬哈……白军、黄军……在汉语的语境里都不是啥好代称。。。两国国旗都有蓝色,那么“蓝军”就排除了,剩下的颜色,“黄军”给了乌纳,而瓦格纳又不好意思选“红军”,于是选了“白军”,算是自认继承了二月革命后保皇党的法统?
图3,如下
这个觉悟就比“旌旗十万斩阎罗”差了好几个档次哈。。。
图4,如下
电影专门找了个形象比较有特点的演员来演瓦格纳的指挥员,无论是脸型还是身材,甚至发型都颇似苏联红军战神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元帅……只是这位瓦格纳指挥员的指挥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
图5,如下
瓦格纳指挥员的意图就是从右侧的白框本队区域发起攻击,一路猪突依次拿下1号、2号、3号楼房,由此把观察员护送到4号高层制高点去搜索观察乌纳纵深的2S7加农炮阵地……黄色的三角框是我截图后添加的,三角框里这个楼是乌纳的预备队位置,在1号楼被瓦格纳拿下后,楼内部分残余乌纳士兵就逃去了预备队所在的楼房;换言之,瓦格纳部队在一路向左平推的过程中极可能会遭到来自侧翼的反突击,而这位外形酷肖朱可夫的瓦格纳指挥员一开始则根本没考虑掩护攻击部队侧翼的问题。。。最后完全是凭借瓦格纳步兵们的英勇战斗拿下了惨胜。。。
双方都没有数字化炮兵,计算射击诸元全靠手按计算器,然后口头传达计算结果。。。
双方都没有自行火炮,面对对方的炮火反击,只能用天灵盖来扛。。。
双方都没有战场指挥自动化系统,所有情报汇集和作战指令下达都靠对讲机口头完成。。。
瓦格纳的反炮兵雷达和反无人机干扰天线居然是靠人手搬运的方式调整方向。。。
图6,如下
瓦格纳士兵最霸气的喊话。(右上角绿色的数字是倒计时,还剩6分23秒,必需在倒计时归零前找到并摧毁乌纳的2S7加农炮阵地)
喊话的时候,瓦格纳这哥们儿本来是一对三,已经落了下风,结果乌纳那头的指挥官觉得4号高层要保不住了,本着“我得不到也不让你得到”的精神,就派了坦克过来拆楼,一炮轰过,楼没塌,楼里的局面成了一对一。。。
总之这部电影就是从头打到尾,别的情节不用看,大家只看瓦格纳步兵的精彩表现就好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