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洛维金:是金子,总会发光。

【本文由“世界级观察员”推荐,来自《“消失”多日后,苏罗维金被曝正在阿尔及利亚访问》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苏大将:是金子,总会发光。

1、 上世纪80年代末,苏军塔曼师在西伯利亚进行演习,步兵乘坐战车向山头发起进攻,练习仿阿富汗战争里围剿游击队的战术。一辆BMP战车突然发生故障,发动机冒烟着火,士兵们赶紧跳车。此时,因为车上存着大量实弹,装甲车随时有爆炸的危险,演习被迫中断。关键时刻,一名军官冲上装甲车,将着火的车辆开到了空旷地。这名军官叫苏洛维金,是塔曼师的一名连长,当时仅仅23岁。他随后对士兵说道:“在阿富汗,比这危险的情况多得是,你们要在塔曼师服役,就必须有随时献身的觉悟。”

(PS:21岁那年,苏洛维金从军校毕业,从排长干起,在阿富汗度过了两年战地岁月。当时的阿富汗战争已经在治安战阶段,苏军在山沟里到处追游击队,装甲车、坦克、武装直升机经常被游击队偷袭。苏洛维金和战友们常冒着枪林弹雨,开着受损的载具冲锋,可谓九死一生。)

2、西方把苏洛维金称为“末日将军”,因为他的战术大开大合,直插要害,带来的战果大,但副作用也大。无论在战场还是训练场上,苏洛维金都是硬汉作风,做事不讲情面,不留余地,这种人在苏军中不受上级的喜欢,但受到手下士兵的尊敬。

3、1991年“819政变”发生时,塔曼师作为“御林军”被调入城内戒严,但塔曼师的大部分军官早就倒向叶利钦,士兵拒绝执行命令维护叶利钦。最后叶利钦对莫斯科人民做的演讲,就站在塔曼师的坦克上。

但这时候,苏洛维金扮演了“坏人”的角色。他当时是塔曼师的少校营长,依然不改本色,坚持自己的军人职责,严格执行命令。当时塔曼师进入莫斯科和市民发生冲突。市民辱骂、殴打军人的情况屡见不鲜,大部分军人逆来顺受。只有苏洛维金下令反击,驱逐甚至逮捕闹事者。结果他手下军人们闹出了人命,打死了几个闹事分子。

“819政变”最后失败了,叶利钦对政变领导人进行了清算,苏洛维金立刻被控制了起来,在莫斯科监狱待了整整半年。然而,最后赦免苏洛维金的人居然是叶利钦。叶利钦也是个率性之人,他认为苏洛维金坚决执行命令,是个有血性的军人,应该被立刻释放。

4、2004年车臣战争进入尾声,恐怖分子进入高加索山活动,苏洛维金当时已是将军,又被调任到北高加索,带领第42摩步师在山里剿匪。这种山地作战刚好是苏洛维金的老本行,他在这一年的任职期内表现出色,消灭和生擒大量恐怖分子,成为俄军内的明星人物。

5、2017年,苏洛维金担任俄军驻叙利亚总司令,他在叙利亚善于利用空军打击敌人,俄军在他的指挥下,战斗机和轰炸机出动3万多架次,把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的后方炸成了筛子。尽管在轰炸中,俄军有很多误伤平民的案例,但这并没有影响苏洛维金在军中的声誉。2021年8月苏洛维金被晋升为大将。

6、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苏洛维金受命带领“南方作战集群”在乌克兰东南部作战。在2022年10月,普京让苏洛维金大将担任俄军在乌克兰的总指挥。

苏洛维金一上任,俄军的轰炸机搭载巡航导弹、超声速导弹,密集攻击乌克兰西部的能源设施和交通枢纽,炸得基辅发生大停电。西方社会对俄军的轰炸行为大肆批评,但苏洛维金不改本色,该炸还是炸,而且越炸越准,社交网站上充斥着乌克兰居民拍摄的导弹飞行画面。

在地面战斗中,无论在南方的纳尔松还是北边的北顿涅茨克,俄军的进、退都更有分寸。在关键的交通枢纽巴赫穆特,俄军敢于一直打添油战,瓦格纳部队天天发起人肉冲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前线的乌军士气低落,尤其是巴赫穆特一带,乌军士兵的平均生存时间不到一周,后方的“壮丁”极为抗拒去这里参战。

2022年末时,外国雇佣兵开始大规模进入乌克兰。苏洛维金下令直接用燃烧弹和温压弹招呼,在巴赫穆特北部“红山堡垒”附近的北约雇佣兵有5000多人,就大多都交代在温压弹之下。这种不讲理的轰炸击溃了雇佣兵们的自信心,北约援兵里“波兰雇佣兵”是主体,在遭到几次团灭后,波兰陆军也放缓了对乌克兰的人力支援。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都是中央系统的“办公室将军”,但车臣军队和瓦格纳雇佣兵都对苏洛维金非常尊敬。普里戈任把俄军高层骂了个遍,没有提到苏洛维金。

普京非常喜欢苏洛维金,因为后者身上有老苏联军人的那股敬业和忠诚。而普京其实少说了几点,苏洛维金也有老苏联军人那种杀伐果断的勇气,以及对敌人毫不留情的残忍。

据说,这位将军曾经在师长任上逼得倒卖军火的军官自杀。这样的风格,确实是能让小卡与普里戈任这样的强人服气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