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发展自己的葡萄酒评价体系

【本文来自《国产葡萄酒为什么不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唐代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代中国不但有葡萄酒,也有啤酒。

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西安市东郊米家崖遗址清理出各类遗迹344个,其中,发掘的灰坑H82和H78是两座半地穴式的土坑,坑内出土了陶罐、漏斗、小口尖底瓶和陶灶等器物。20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相关科研人员联合公布了一项署名《揭示五千年前中国啤酒酿造配方》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国人至迟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啤酒酿造的技艺。研究确定了这些陶器内容物与啤酒酿造有关。专家推测,5000多年前,生活在西安米家崖一带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享受喝啤酒的乐趣了。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还把大麦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大约1000年。

陕西丹凤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也生产葡萄酒。不过,口味与欧洲葡萄酒完全不同,与白酒相比,产量不高。

酿酒是有利可图的行当。西方贸易中,酒类占有相当比重。过去,为了逃税,一些人私下酿造和贩卖葡萄酒等酒类。国际贸易兴起后,西方的葡萄酒随着工业品风行世界,葡萄酒在定价时当然会按照西方标准。为了卖出好价钱,商人们会把西方的葡萄酒描绘成高级消费品,甚至把消费西方葡萄酒上升到优雅和顶级“生活方式”的高度。

如今,世界葡萄酒产量很大,并非稀罕之物。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南非都是葡萄酒生产大国。我国宁夏、甘肃张掖、新疆、山西吕梁、山东兖州、黑龙江、新疆等地都出产优质葡萄酒。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葡萄园面积达78.5万公顷,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西班牙和法国;我国葡萄酒产量位列全球第12位,达4.2亿升,同比下降29.2%。2022年,全球葡萄酒产量258亿升,较2021年下降了1%。总的来说,全球葡萄酒产量已连续四年稳定在260亿升左右。

中国应该发展自己的葡萄酒评价体系,这不仅关系到话语权问题,也关系到葡萄酒的特色(口味)问题。中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套用别人的标准很不合适。中国白酒,品类繁多,如果按照“洋酒”如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的标准去评价,结果会怎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