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问界新m7提点建议
感谢问界的朋友支持,去办别的事,居然遇上了新款m7,择日不如撞日,我就尝鲜了。
后台不少朋友希望我试试插混和增程车型。我一直没试是因为电车和油混都可以做到试驾什么样买回去开也没有区别。但插混和增程都存在一个亏电工况没法试驾的问题,你试到的都是最美好的一面,从我的角度出发,我不希望我说开着又安静动力充沛还省油,但等你买回去不是一回事来骂我。
之前也请教过几位厂家的朋友,如何在试驾车上设置亏电纯油状态,结果都是被门店阻止了,显然“媒婆”不接受你带着卸妆水来相亲。
颜值个人感觉莫名其妙一股深圳“海洋系”的味。没准哪天出什么巡洋舰,航空母舰也长这个样子就好玩了。确实不丑但也谈不上惊艳。
车内视野不错,做到了同尺寸不输油车,提出表扬。
引擎盖隆起也很克制,没有到影响视野的程度。后视镜稍小,后方视野估计只能靠摄像头辅助了。
侧窗视野也很好,从静态视野来看,m7还是很能给人信心的。
内饰反正就是山寨沃尔沃的味,我反正不喜欢,似乎也不认识谁喜欢,可能喜欢这种内饰的都不和我交朋友,哈哈哈😆
不说中控和方向盘,单说这个门板,米色镶木板我很喜欢,清爽,如果按键的金属感能更强点就完美了。
后排舒适度满意,靠背没有过直,腿也放得下,但谈不上“遥遥领先”也就是没有槽点的水准,特别舒服吗?似乎也没感觉出来,可能我觉得长城的更舒服点。
总体座舱我认为值得xc90和领克的设计师看看,大概这个样子或许就是中国改进版xc90内饰的样子。
后备箱是个该有的样子,但作为一台没准备上山下河的车,后备箱太高了,我感觉高度刚好可能对于大部分人就偏高,对女性用户就严重偏高。
从实用出发,这个后备箱应该值得优化。
后备箱高,但居然做了层格子当收纳盒。其实我会觉得应该是没办法把后备箱做平,所以搞出了这个设计。其实与其这么一个放了东西就打不开的夹层,不如做矮了送个收纳箱在车里来得实在。
说完静态开始说动态,也不知道这就是最终形态,还是“毛坯车”。实际开起来感受并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开着头晕。。。虽然不能排除别的因素,但开车头晕,我已经很久很久没体验过了。
我认为是底盘和动力没有做好一致性,m7加速有明显的翘头,过颠簸路段也表现的有点不如外观稳重,会有点廉价感,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闭上眼会觉得这是宋plus dmi那个级别的feel。刹车点头明显但不夸张。前后排舒适性差不多,没有明显差距。
为了验证下,我又激烈的开了一会,似乎也没有一泻千里,所以这个底盘设定有点诡异。就看后期如何ota了,不过我是比较反感这种靠ota掩盖自己买半成品的行为。总体上很像一台底盘不咋地的燃油车,没找到新能源时代该有的感觉,不是空悬,也不是电磁,能不能改好也不好说,这个点只能看时间了。
可能是我和问界八字不合,最想试的智能驾驶永远是“升级调试中”“我们这是工程车”,反正就是主打一个不让试,试的也是阉割版。和试驾小哥沟通,我觉得还是主打一个“管控预期”,网上的视频当广告看更合适,他们内部试驾一趟行程大概要人工干预两到三次。毕竟我试的都是阉割版就不过多评价了,好不好用等其他朋友试了再说。
试完之后,我开了个脑洞,别克e5装上L2.99辅助驾驶,卖23w起,挺好。
最后还是泼泼冷水,通用的奥特能平台还是值得好好研究的。“遥遥领先”该打几折我们还是要心里有数,不要没骗过别人,自己居然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