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发展这是咋的啦?

在观察者网的风闻社区,时常见到讨论东北发展的帖子。

这样的帖子时常出现,说明这还是个蛮有话题、还值得讨论的内容。但很遗憾,这众多的帖子在发出后,往往很快嘎然而止,在没有太多讨论或虽开话题但并什么进一步讨论后,就退隐了,以至此起彼伏的这类帖子展现出不小的重复性,但重复多后又似仍没什么结果。这让看的人不免感到遗憾。

回想起来,”东北振兴“这个词被喊起的次数已为数不少,话语频次可能仅次于“振兴中华”之说,而显然超振兴其他或其他地域振兴之类的说法。

东北的发展这是咋的啦?

关于东北发展的讨论为啥又时常那样呢?

为什么两者之间象是存在一种相映的关联性呢?

感觉在发展这件事上,与其欲言又止,不如深入讨论。东北的发展,也不例外。不如,东北的朋友好好地把这关于东北发展的讨论,试着在观网里持续、深入地进行一把,努力地自我推进一段时间?

东北的唠嗑文化实际还是很浓重发达的。不至于在东北发展这事上唠不下去、嗑不出啥结果。

那么,东北的明友,不妨就首先唠唠这关于发展的话题,为啥能唠起但不容易唠开?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江苏省

热门评论 2

  • 亥伯龙神 立场、原则、依据最重要。有错就认,能改则改。
    个人对于东北现状的看法:

    东北其实是一块沃土(括号里面是硬币的正反两面)
    重工业基础很好,机床,汽车,钢铁,化工等基础支撑的重工业,全国领先(大企业病严重,而且基本为国有企业,身居不少优点的同时,体系僵化,成本高企,船大难掉头);
    国有企业为经济的主导(民营经济不够发达,集中在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居多,解决的就业人口较少);
    城市化率高,城镇人口多,教育,医疗等人均资源丰富,整体受教育水平较好(城镇中计划生育执行到位,独生子女受教育水平提升,导致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好的岗位受到各方因素影响较多,阶级严重固化,普通人较难出头);
    农村自然环境较好,农业机械化生产条件全国最优,基础和大宗农产品产量、质量均排在全国前列(不能消化太多的农村劳动力,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水平差异也使得农村人口进一步向城市流动,而东北的城市,也无法承载这些农村人口);
    地缘安全优势突出,靠近俄罗斯、朝鲜、蒙古,基本没有任何的外部战略威胁(缺乏对外的廉价运输方式,如海运港口等,周边国家购买力远逊于南方,且自身国力较弱,甚至逊于东北地区);
    东北人热情,好面子,一旦认定你是朋友,很让人放心(极端重视权力和关系网,对于财富的渴望容易陷入误区,忽视个人努力,对于大环境的信仰更重,而且往往小民有官气,有官威,经常务虚大于务实);

    我才疏学浅,确实也没有解决东北经济问题的好建议。
  • 华人之中 作者
    东北有一点是肯定令人羡慕的,尤其令南方朋友羡慕,那就是冬季能畅快地滑冰、滑雪。

    那个顺溜、那个快!

    但,恕我说看了先前东北朋友所说后有的一个纳闷:为什么东北朋友在聊发展这事时,也象把自己置身于滑冰滑雪情形里,讲气候、讲有冰道雪道、讲有好冰刀、好雪撬呢?

    冬季滑冰滑雪这事影响这么大?

    这气候仅一种?这冰道雪道除了天然外,东北朋友不曾自浇、自打理出来?这冰刀、雪撬都曾是外来?

    上述的话可能不太中听,为此,您尽可骂我,但能请也帮解这个纳闷吗?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9
最热 最早 最新

  • 华人之中 作者
    华人之中 作者
    “尔滨”火了,但关于东北发展的讨论,尤其东北人自己关于此的讨论,热起来了吗?
    东北的过去、资源、风景固然值得一说。但仅如此,是否就可以、就合适呢?

    过去的时间已属于历史。

    冰雪消融的时间,好象也更占东北一年的大头吧?
  • 华人之中 作者
    “尔滨”火了,但关于东北发展的讨论,尤其东北人自己关于此的讨论,热起来了吗?
  • 华人之中 作者
    以下文字是写在《“尔滨”火了,但地方政府不要急于引入投资》评论区里的一个回复。且把它贴到这里,以便大家能到此就东北的发展作些讨论吧:

    冰雪旅游是天然经济,作为有天然优势的一方,东北如果不把冰雪旅游做好,着实说不过去。

    很高兴看到,在大家对冰雪旅游有天然热情的情况下,东北一一至少以哈尔滨为代表的地方一一没漠然以待。

    但从有关信息看,这一热好象还处在行政手段和以行政手段助推的阶段。东北冰雪旅游的热度平台能否高企、如何高企,还待后观。

    作者注意到了不要急着引投资。实际东北实际还不应急着宣介、聚焦于冰雪旅游经济或冰雪经济,而应努力做好冰雪旅游一一这是超出于冰雪旅游经济的概念,冰雪经济也如此。

    对东北来说,冰雪经济除冰雪旅游经济外,还有什么?这无疑是个问题,是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欢迎来到风闻好问栏目里的《东北的发展这是咋的啦?》一聊、讨论并探讨,尤其东北朋友!
  • 华人之中 作者
    对于这LIAO,来看此帖的网友,如怀积极之心,可能会看作“聊”;如有家乡之心,还是东北人,也许会看成“辽”;自然,如心中有一点消极情绪,也可能看作“寥”……

    只是,不管您是积极还是消极,那辽河肯定还是在东北大地流淌的。

    而辽(LIAO)阔,更是中华人众所周知的一个词!而辽阔是辽在家门、小门里活的样式吗?显然不是!连听过这词释义的小学生都会不认为是!

    而东北又何止光有辽河,还有松花江。啥叫松花,从生物学里的植物学角度看,这植物形态、生命体征不光耐寒耐冻,还绿油油的,不光绿油油的,至少还开花一一光绿油油,那只是为光合作用、为耐寒!也许不错,但也就那样。所以,别小看松花江这名,有文化着呢!充满希望着呢!也因此充满着可见的缤纷、向往着更多的缤纷着呢!

    一片大地,无LIAO无HUA可能吗?不可能!连辽河都说她有水花呢,松花江更会说她的水花更出名呢!

    大家要知道,漠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北端,此处之南的中华大地便不叫漠河!

  • 华人之中 作者
    Liao河边有没有人?

    我认为有!
  • 华人之中 作者
    东北好象有个LIAO河吧?
  • 华人之中 作者
    全部楼层
    华人之中 作者
    这位网友实际提了一个问题:
    一个个个人关系的相加、交织是不是就等于社会关系?

    对此,作为在东北的个人,怎么看?

    对此,作为东北的社会,或者说在东北的社会有发言权的人,又怎么看?

    本唠嗑讨论帖,有一点很有意思,那就是:它好象是个不被看到的帖子,更不用说被东北的朋友们看到了。
    等答案……
  • 华人之中 作者
    全部楼层
    华人之中 作者
    这位网友实际提了一个问题:
    一个个个人关系的相加、交织是不是就等于社会关系?

    对此,作为在东北的个人,怎么看?

    对此,作为东北的社会,或者说在东北的社会有发言权的人,又怎么看?

    本唠嗑讨论帖,有一点很有意思,那就是:它好象是个不被看到的帖子,更不用说被东北的朋友们看到了。
    这个问题会被看到吗?
  • 华人之中 作者
    vic
    想干事儿、能干事儿的人,总有人去拉踩,去拆梯子。除了躺平,木得办法。东北是八面玲珑,专搞关系网的那些人的天下。
    这位网友实际提了一个问题:
    一个个个人关系的相加、交织是不是就等于社会关系?

    对此,作为在东北的个人,怎么看?

    对此,作为东北的社会,或者说在东北的社会有发言权的人,又怎么看?

    本唠嗑讨论帖,有一点很有意思,那就是:它好象是个不被看到的帖子,更不用说被东北的朋友们看到了。
  • vic
    想干事儿、能干事儿的人,总有人去拉踩,去拆梯子。除了躺平,木得办法。东北是八面玲珑,专搞关系网的那些人的天下。
  • 华人之中 作者
    这讨论帖东北朋友一一至少东北网友们一一看到吗?

    如果这看不到,那么,亥伯龙神网友的一个单帖《不客气的说,近十年,我感觉,整个北方,都在逐渐的东北化》这个网页东北网友们看到吗?也看不到?
  • 华人之中 作者
    全部楼层
    观察者网让我好好改名字行不行
    一刀切一时爽,一直一刀切一直爽
    “观察者网让我好好改名字行不行”?
  • 华人之中 作者
    在观网另一处帖子里,有来自东北的网友在该帖的讨论区把东北的动力增长衰竭(不知他为什么用“衰竭”二字)归结于东北率生育率低,不如其他地区,看到后针对他的所言作了一个回应。

    现将这回应粘贴在这儿,以方便您阅览,不对之处您可批评指正,希望您能看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这回应是针对彼网友所言而说,它有一定的语境,有那个帖子下的讨论区背景;第二,粘帖在这儿的那个回应已把原文里的网友名隐去,在相应改称为“兄台”。

    以下是这回应的内容:

    “如果兄台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实际可从人均的角度分析东北的发展状况,尤其经济发展状况。

    而不应直接拉来人口未象其他地方那样增长,以此说事及进一步说事。总量多,总量增长,但人均并不多、人均并不增长,这虽也叫增长,但是否也可以说它其实也不增长呢?而人均不增下的人口大增,是不是反倒不好,反而影响后来发展呢?

    不讲别的,北欧人口一直增长很多吗?北欧的经济增长是靠人口增长拖拽、增长起来的吗?

    把经济状况摞到人口生育率上讲,这讲的貌似经济发展,实际是人口数的发展,并没考虑低成本、高收益这经济学里的基底因素。这样的发展,这样的经济发展,与其说是为出生在世的人考虑、服务的,不如说为少数人考虑、服务的,因为人均并不增,对一个个个人而言,哪里是经济状况改善、提高呢?更有可能的,是人多后的内卷增加,是给少数人进一步提供一个增大的可利用基数而已。

    很遗憾,东北的朋友在谈经济发展时,不谈人均的增长与发展,反而想走增人口这种伪经济增长、貌似经济增长的道路。

    如果东北的增长动力衰竭,真的是因为人口生育率不如人家的话,那就生吧!反正,这世界早就充斥人等于欲望、人是欲望动物、经济就是欲望的体现这种说辞了。如果兄台认可这些,认为这些说得对,兄台不妨在自家试试,把家里的新生人口数及总人口数搞上去后,家里的经济是否就肯定上来了?

    连人家西方资本家都不完全认同此,因此讲要利用人们的欲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注意是“愿望”),连人家睿智的资本家都在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在欲望里沉沦,怎么东方人一一东方人里自然也包括东北人一一在自己的字词、字词典里早就有“愿望”这一词,还经常在嘴上念叨的情况下,却反而只知撵着、揪着欲望甚至人身的增加,去谋取经济的发展呢?这样会有人的发展?

    可别说人数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啊!

    唉!迷人的、也明显有着错误的在中华大地被不断宣讲的所谓人口经济学,竟能把那么多人迷倒!”
    展开
  • 全部楼层
    Dave
    此评论已被屏蔽
    一刀切一时爽,一直一刀切一直爽
  • 哪有什么讳莫如深的东西?很简单啊,中国要求改开还要求进一步加入WTO(不让改开,中国就继续全世界输出革命,送游击三神器甚至卖原子弹),美国就给中国改,其中关键有这么两条:
    1,中国国企比例太大,不市场经济,必须私有化。(整死苏联的套路)
    2,中国军队太多,军工厂太多,影响地区安全稳定,必须裁减关停。不允许输出革命,输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
    看,这关键两条东北全占!东北的特产就是军工啊!而且中国军工也确实比欧美苏要差一个档次,也很难靠军工卖钱,只能自产自用,甚至还成了负担——军队只能忍一忍。于是就出现南方做袜子裤衩就是可以瞧不起东北造核潜艇飞机的。
    美国还是不放心,就散布“东北官僚腐败,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观点。说的好像南方开放了不腐败一样,都被美资日资渗透的千疮百孔了。但东北没被渗透啊!
    说到底,国家不傻,真正自毁长城的事是不会干的!军工厂保养的好好的,并没有生锈摆烂。
    至于现在?东北的军工厂都干冒烟了,光是东北的军工产能就碾压西方全世界——大家懂的!
    现在俄罗斯让出了远东,中国也给朝鲜解除封锁,东北直接一飞冲天!
    你问东北卖什么能一飞冲天?我说卖航母卖J35你信不?


  • 亥伯龙神 立场、原则、依据最重要。有错就认,能改则改。
    个人对于东北现状的看法:

    东北其实是一块沃土(括号里面是硬币的正反两面)
    重工业基础很好,机床,汽车,钢铁,化工等基础支撑的重工业,全国领先(大企业病严重,而且基本为国有企业,身居不少优点的同时,体系僵化,成本高企,船大难掉头);
    国有企业为经济的主导(民营经济不够发达,集中在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居多,解决的就业人口较少);
    城市化率高,城镇人口多,教育,医疗等人均资源丰富,整体受教育水平较好(城镇中计划生育执行到位,独生子女受教育水平提升,导致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好的岗位受到各方因素影响较多,阶级严重固化,普通人较难出头);
    农村自然环境较好,农业机械化生产条件全国最优,基础和大宗农产品产量、质量均排在全国前列(不能消化太多的农村劳动力,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水平差异也使得农村人口进一步向城市流动,而东北的城市,也无法承载这些农村人口);
    地缘安全优势突出,靠近俄罗斯、朝鲜、蒙古,基本没有任何的外部战略威胁(缺乏对外的廉价运输方式,如海运港口等,周边国家购买力远逊于南方,且自身国力较弱,甚至逊于东北地区);
    东北人热情,好面子,一旦认定你是朋友,很让人放心(极端重视权力和关系网,对于财富的渴望容易陷入误区,忽视个人努力,对于大环境的信仰更重,而且往往小民有官气,有官威,经常务虚大于务实);

    我才疏学浅,确实也没有解决东北经济问题的好建议。
  • 不需要搞得那么复杂。
    东北的产业,不足以容纳那么多就业人口,那,就往外迁呗。本来嘛,这已经发生了。
    简单地说,无非两件事,第一个,将来搞什么产业?第二个,目前能做好什么?。
    这第一个嘛,谁知道呢,这东西只能靠科技进步。第二个,那,搞好农业,搞好重型装备制造业,搞好石油/石化,这就可以啦。
    以东北的物流/仓储成本,反正呢,要说搞什么制鞋、玩具(瞄着外贸的),那都是扯。我就是这么看的,归根结底,需要提升科技含量/足够的溢价。
  • 华人之中 作者
    前面的讨论,话茬实际上就不少。

    比如,“东北的经济环境如何,需要有比较全面的分析评估,只要客观的评估,才能有的放矢寻找解决方案。”,东北三省一区,地方不小,作比较全面的分析当然很重要,这利于定位、利于合力、利于配置,但是否这东北里每一个大小区块都需要比较全面地分析评估东北本身,才能找到自个儿发展的解决方案?自个儿还缺什么,自个儿有余量余力能再做点什么,这里面是否就已蕴有一些发展的方向、方案了?

    比如,“唠啥?等着被人喷东北人不行?不说话也不行了 就得站在那看你们秀优越感?”,这想法有代表性吗?为什么会有这想法?如果有这想法,将来是将之存续,还是作消减?

    比如,“人家的资源开发有长期持续的大量资本投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高福利是国家的分配制度造就,瑞典专注的高科技发展也是亮点。”,这里面就有北欧发展经验的问题。挪威、瑞典、芬兰等国,作为国家,它们净是借外债、靠外来投资才发展起来的?如此的话,它们又是如何保障自己的各种主权和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呢?为什么他们能有高福利?难道没有高产出也有高福利?为什么瑞典的高科技也能发展,并且发展得并不差?

    比如,“东北的根本没几个人有兴趣,我们平常在网下也不会聊这个话题”、“东北人不怎么爱谈这个,说点别的能唠起来,说这个就把磕唠死了”,真的“根本没几个人”对发展没兴趣?那么,在网下也不聊涨工资、挣更多钱这样的事?如果聊的话,那么聊到这些后,又聊些什么呢?

    比如,“东北振兴,如果说随便讨论一下就可以振兴的话,那就没必要讨论了讨论的原因是,无论是官方调研还是学术研究,都没能找到一个实用的办法”,有关官方调研、学术研究,大家的已知情况如何?引发的反应如何?如果大家不太认可的话,这不太认可又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

    又比如,东北自投资的力度怎样?成效如何?不足、问题又在哪里?

    又比如,东北问题并不在小民身边?如在的话,为什么小民没法谈呢?小民连怎么过好生活都没法谈?

    还比如,东北有什么经济类型的成本是低于中南部各省的?东北有什么经济内容的发展成本是和中南部各省差不多的?又有什么成本虽高点,但是能降的?

    还比如,人的因素东北差吗?弱吗?那么,弱在哪里?

    还比如,在红旗拿什么跟奔驰竞争这个问题上,有没有一些答案?如果没有,比亚迪拿什么和红旗竞争?比亚迪又拿什么跟奔驰竞争?

    还比如,如果说东北之兴是特殊时代的产物的话,那么,北欧之兴之稳又是什么产物?北欧经济有什么市场支撑?原本可及什么市场?实际又及于了什么市场?
    展开
  • 华人之中 作者
    全部楼层
    地下有火
    你查一下就知道了。大脱北的时候,东北被闹的是半岛南北都不满意。
    最后没有办法,沈阳用铁栅栏把美日韩三国领事馆在外墙外面再包围一圈。闲杂人等不许靠近。现在也是一样。
    国际制裁半岛北面,于是紧靠鸭绿江的丹东萎了。一有事半岛北面就在边境边上做核试验,他们爆炸我们地震。还提什么外资环境?
    至于俄罗斯,普京上台就在防着中国。当时东北一心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想修安大线,引入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为大庆续命。结果日本捣乱,普京宁可绕远多花钱,管道也不经过中国境内。
    当时大批东北人北上俄罗斯远东地区,俄罗斯生怕远东经济上被吞并,土地被中国移民占领。断掉了和中国一切合作基建,引进的苏27战斗机都被要求不能部署在北部。
    咱们国家的经济重点是南面,北面为了安抚俄罗斯,自然就没动作了。家里没有机会,东北人只能往南面跑。俄罗斯放心了,连东北发展都在停滞,人口都在外流,更不可能觊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了。中俄关系彻底改善了。
    不知怎么回事,地下有火兄说了一些话,就有人不知何来由地倒竖起大拇指头了。

    觉得人家说得不对,尽可以说出理由,然后说出您自己觉得对的话呀!

    既然来了,也看讨论了,又觉得人家说得不对,那您就说啊!没理由地就否定,难道是想象一个字母名词所说一一PUA?(对这词我也不熟,如写错请告诉)

    不知这是东北朋友所为,还是非原籍东北的朋友所为。这做法真要不得!

    希望有种的东北朋友不要这么做,想发表意见的话,有种就说出您对于发展东北一一也就是你们自己那地方、那疙瘩(感觉东北话里“那疙瘩”这样的说法该丟、该扬弃了,即便写成“圪垯”之类的,人们也会往更熟悉的“疙瘩”上想、写。这容易被人认为带“疒”头的说法,该续存下去?)发展的见解!

    希望非原籍东北的朋友,在此交流探讨同样别这么做!这样做属瞎埋汰!
  • 全部楼层
    华人之中 作者
    到这儿来插一嘴。

    朝鲜半岛问题解不解决,这很影响东北地区的发展?

    应该不是吧?

    朝鲜半岛紧张、不统一、双方军事高度对峙已超过半个多世纪了。相比较而言,这一状态更影响南北朝鲜。

    但韩国在半岛战争后,不是在这种状态下还成了四小龙之一吗?后来更高速发展,以致在经济上也算亚洲领先国家之一吗?

    是,朝鲜半岛的紧张状况会影响人们对于东北地区的投资,但这一紧张状态会影响俄、朝对于东北的需求吗?在这一状态下至少俄、朝会把对外需求朝向东北而不是韩国吧?

    因为半岛这样一直的状况,俄远东地区、朝、韩的进口长期停滞未增吗?增速明显低于亚洲其他地区吗?

    不知东北分没分析过这么多年来,自己对韩、对朝、对俄的出口结构。

    不知东北是不是分析过俄远东地区、朝、韩本身进口需求的变化(包括结构变化)情况。和人家的进口需求相比,东北对其出口的对应度、适配度怎样?这对应度、适配度和日本对这些地方的对应度、适配度相比,怎样?

    对此,东北朋友是怎样的分析与见解?

    你查一下就知道了。大脱北的时候,东北被闹的是半岛南北都不满意。
    最后没有办法,沈阳用铁栅栏把美日韩三国领事馆在外墙外面再包围一圈。闲杂人等不许靠近。现在也是一样。
    国际制裁半岛北面,于是紧靠鸭绿江的丹东萎了。一有事半岛北面就在边境边上做核试验,他们爆炸我们地震。还提什么外资环境?
    至于俄罗斯,普京上台就在防着中国。当时东北一心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想修安大线,引入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为大庆续命。结果日本捣乱,普京宁可绕远多花钱,管道也不经过中国境内。
    当时大批东北人北上俄罗斯远东地区,俄罗斯生怕远东经济上被吞并,土地被中国移民占领。断掉了和中国一切合作基建,引进的苏27战斗机都被要求不能部署在北部。
    咱们国家的经济重点是南面,北面为了安抚俄罗斯,自然就没动作了。家里没有机会,东北人只能往南面跑。俄罗斯放心了,连东北发展都在停滞,人口都在外流,更不可能觊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了。中俄关系彻底改善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