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夺太空轨道和频谱资源,我国已公开的星座计划,除“天启星座”外还有这几个
【本文由“武帝”推荐,来自《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一洗闲愁十五年
谷神星火箭成功发射是件喜事。但发射上去的“天启星座”也是蛮厉害的物联网卫星工程。相关公开介绍如下:
天启星座(Tianqi)由38颗卫星组网而成,提供全球短数据采集。致力于为全球物联网相关行业用户提供覆盖全球、准实时的物联网卫星数据服务,真正实现空中、海洋和地面的万物互联,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卫星物联网生态系统,全面解决海上、空中以及陆地网络盲区(我国有70%以上陆地没有网络覆盖)的物联网数据通信问题。
天启星座的功能是将分散干全球各地的终端上传信息进行采集、传输、汇集、处理。通过卫星回传至信息中心,经过分包外理后分发给相应的行业用户,可在短时间内获取分布在全球广域的终端数据,是一种基于天基系统的新型实时短数据收发系统。
天启星座系统主要针对数据传输业务,解决传感层数据接入问题,具有高容量、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为环培保护监测、地震监测预报、森林防护、海洋监测、大中型水情测报、气象预报、油气用、油气管道网、农业、铁路、公路、航运交通管理、地区间联络、野生动物保护等行业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短数据通信服务。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航空、海事、林业、地震、水利、环保、气象、海洋等行业部门的B2B业务,也可为旅游爱好者、探险者、渔民等需要定位信息回传的个体用户提供B2C业务,还可以给特种机构提供专用定制服务,为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数据采集及通信服务,可与地面通信系统无缝融合,全面提高政府及行业用户信息化水平,满足个人用户定制化需求。
全部38颗卫星后组网,将实现物联网星座系统的全球覆盖,时间分辨率达到实时,地面终端的功耗低至0.05瓦。届时,天启星座将为更多行业和领域提供更优质的全球物联数据通信服务。为全球物联网相关行业用户提供覆盖全球、准实时的数据服务,并与地面运营商网络、北斗系统及其他卫星通信网络融合发展,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卫星物联网生态系统,全面解决海上、空中以及陆地网络盲区(我国有70%以上陆地没有网络覆盖)的物联网数据通信问题。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抢占数字经济发展主动权提供重要支撑。成为精细化监管、社会协同治理、企业精准决策的重要手段,并不断催生出新服务、新业态,为我国全面发展数字经济贡献航天智慧。
还有其他几个星座计划,这条回复发不下,下一条回复接续,供大家参考。
另外,为了争夺太空轨道和频谱资源,我国正在进行的,已公开的星座计划,除了“天启星座”之外,主要还有如下几个:
鸿雁星座,用途:移动通信
布局进度:利用300余颗低轨小卫星组成通信卫星星座,为用户提供全球实时数据通信和综合信息服务。2018年首星成功入轨;一期预计222年由骨干卫星组网运营;二期预计2025年建设完成,扩展300余颗补网卫星,可实现全球任意地点的互联网接入。
虹云工程,用途:宽带通信
布局进度:计划发射156颗低轨小卫星构建星载全球移动互联网。2018年首星成功发射入轨;2019年测试卫星通信达预定目标;2020年底发射4颗业务实验星;计划到“十四五”末实现全部156颗卫星组网运行,为用户构建“通导遥”一体化信息平台。
行云工程,用途:窄带物联网
布局进度:利用80颗小卫星建设低轨窄带通信卫星星座,最终打造覆盖全球天基物联网。计划分三个阶段逐步建设系统目前一阶段建设任务完成;计划2022年完成二阶段卫星发射任务并小规模组网;2023年前后低轨通信卫星组成天基物联网星座。
高景星座,用途:遥感
布局进度:2016年12月左右发射高景一号01和O2星,2017年12月发射高景一号O3和04星。2020年5月,中国四维宣布启动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论证,空间段计划发射“16+4+8”共28颗卫星,后续根据市场情况可能扩展至56颗卫星,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将于2025年全面建成。
吉林一号,用途:遥感
布局进度:旨在建设高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遥感信息获取平台,计划2025年左右将实现138颗卫星组网。截至2021年9月,“吉林一号”卫星已有29颗卫星在轨运行,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商业光学遥感卫星星座,具备全球一张图一年更新一次,而市域一张图可逐月更新能力。
银河Galaxy,用途:宽带通信
布局进度:银河航天于2018年推出银河星座计划。2020年1月,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即银河航天首发星升空;截至2022年3月,已有7颗卫星在轨运行。第一批144颗卫星部署,随后升级到800多颗卫星,最后升级至2800颗。
九天,用途:窄带物联网
布局进度:九天微星的物联网星座将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部署,计划2022年底前部署完成72颗低轨物联网卫星星座。2018年两次发射共8颗卫星并全部成功运行,实现民营企业百公斤级卫星的自主研制及在轨验证。2021年2月,唐山卫星工厂一期生产厂房主体建设完成,后续进入生产设备试运行,将拥有年产100颗卫星能力。
灵鹊,用途:遥感
布局进度:2018年,零重空间公司发布灵鹊星座计划,建设高时间分辨率遥感应用星座;此后发布灵鹊星座2.0计划,远期规划增加卫星数量至378颗,星座部署完成后,将形成覆盖全球的高时间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2019年1月,灵鹊一号A星成功发射入轨,灵鹊遥感星座进入在轨部署阶段;截至2021年12月,已完成9颗卫星在轨交付;2022年计划完成10颗任务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