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时也不理解为什么说三千万懒汉,但工作后现场见的多了,也就懂了

【本文来自《陕西就是这么个穷地方,即使关中道上也是这个经济情况》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真常应物
  • 我在农企工作时候秋收完要给看基地的农工买煤取暖,因为靠内蒙煤本就便宜,而且有老乡倒腾高速查超重卸下来的煤,那煤既便宜又好烧,我问基地一个技术员(属于公司正式员工,收入和我大概持平,只是家在当地)说您家里也买好煤了吗?技术员说村里谁买煤啊,弄点柴火就过冬了。几千年来我们的广大人民就是这么克勤克俭过来的。陕西是我的第二故乡,小时候春游一般是向南走到西安什么高挂瀑布,翠华山之类的,当地老乡的确是很穷的。不用讳言,西安随着气候变化为什么后来不是定都地了,就是水少了,一点点就穷了。

我年轻时候也不理解为什么说三千万懒汉,但工作后现场见的多了,也就懂了。人的生活要有奔头,有希望,一年到头地里刨食赚一千上下的钱,家里四五间烂瓦房,你把间间炕都烧亮堂,能咋样,能咋样?不如靠墙根喝完羊汤,和老乡哥唠唠嗑。年轻人出去打工,看不上这种日子,随随便便每个月也有个几千块,生活品质好出去太多,这就是生活有希望。我在深圳的时候,街上见的都是年轻人,夜里两三点去711也能吃点面喝点酒,感觉空气都是活动跳跃的。陕西不是没希望,但需要大量的投入,工业的改造,那种传统的乡村烂瓦房泥石道,消失了就好,消失了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跨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