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以来,中国社会上对错误的宽容度越来越低了
【本文由“宝鼎茶闲烟尚绿”推荐,来自《汉芯造假就是台湾特务的陷害》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胖其拉
但是陈进确实是打磨芯片了呀。这点总不能否认吧。
如果芯片成片与否在项目验收评定中无关紧要的话,陈进肯定也不会冒险打磨芯片了。事实上这个因素非常重要。陈进搞DSP那一阵,我们研究室也承担了另一项八六三重大专项。有一天导师回来给我们开会,说交大的项目已经流片验收了,而我们这边还缺实片演示,搞得导师在市府里很没面子。那段时间我们压力山大,加班加点。好在最后项目验收的时候也有实片演示。演示虽然很土,但不是打磨的哦。
后来,听说陈进居然是打磨芯片验收的,只能呵呵呵呵了。
项总想为中国芯片业介正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陈进打磨芯片混过验收是事实,没得洗。也不用硬拉什么台湾特务来垫背。
陈进事件应该成为一个警钟,警告我们不要投机取巧。做事情必须要脚踏实地,否则总有一天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的理解是作者认为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受到陈进这件事的严重影响。这件事对国家芯片产业的影响太大了。
在科学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不允许犯错误,这才是作者文章中最核心的意思。作者在最后举得几个例子,其实都是社会对小错误不宽容,导致对国家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时代以来,中国社会上对错误的宽容度越来越低了,这也导致很多事情不敢做,或者做了不敢说。中国数千年前的古话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现在互联网时代,就是严重缺乏宽松。
举个例子,现在小学生下课后,除了上卫生间不能出教室。为什么?不就是怕孩子们下课打闹出事,学校无法承担责任吗?下课后打闹出事这样的极偶然时间,导致全国数千万小学生失去了课间嬉戏打闹的自由,究竟是孩子们的损失更大?还是学校的损失大?
所以我很赞同作者的说法,不能不允许犯错误。当然偶尔的失误和故意犯罪肯定是要分开看。陈进用打磨芯片蒙混过关,当然也不能仅仅算是失误,而应该确实是犯错误,但不能因为一次错误就彻底消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才是合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