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历史性的峰会”
南非金砖峰会圆满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次峰会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完成了2022年北京金砖峰会定下的扩员议程,这次扩员不仅改变了金砖国家内部格局,同时描绘出一个不同于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新秩序,毋庸置疑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进程中的一脚有力的油门。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下这次峰会对改变世界格局有多深远的影响。
金砖五国对扩容的态度
这次峰会有20个国家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古巴、洪都拉斯、委内瑞拉、玻利维亚、阿根廷、塞内加尔、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埃及、沙特、阿联酋、科威特、伊朗、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印尼、泰国和越南。
在扩员问题上,中国外交部多次重申了欢迎各国申请加入金砖国家的立场,是最积极推动扩员的国家。因为,我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也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申请加入的国家也属于我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国家,如果能在金砖国家的框架下合作,能更快的加快经贸等领域的往来,何乐而不为?
俄罗斯因为乌克兰危机被西方国家制裁之后,也想扩大朋友圈,扩展经贸等领域的往来,所以在扩员的态度上保持相当大的开放态度。
南非就不用说了,从我们领导人和南非领导人在国事访问的会议上罕见的使用圆桌的布局看,体现了两国领导人高度的政治互信。
国事访问会议中罕见的圆桌会议
巴西是对扩员相对比较谨慎的国家,卢拉希望和西方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担心如果扩员过快会刺激到西方国家。据报道,卢拉拒绝了讨论议程中寻求同美国和G7为代表的西方发达经济体竞争的想法。阿尔及利亚未能加入不仅仅有印度的原因,而且还因为卢拉不想刺激法国缘故。在南非宣布金砖国家新成员之前,巴西媒体先爆料了扩员的名单,只比最终名单少了一个非洲国家,就是埃塞俄比亚。这份五国的名单应该代表了巴西的态度:金砖扩员一倍是卢拉能容忍的最高限度了,至于埃塞俄比亚为什么能进入最终的名单,用普京的话说就是“体现了南非总统高超的外交手腕”。
而莫迪,自始至终他都扮演破坏者的角色。印度加入金砖国家因为能提高印度的影响力,如果扩员的话,印度的影响力和地位就弱了,这是莫迪所不愿意看到的。
印度是金砖五国里的搅局者。
印度:金砖国家中最特殊的那个
印度作为曾经的英国的殖民地,不但继承了英国殖民时期的土地,也继承英国搅局者的本性。
南非峰会开始前很长一段时间就传出印度总理不去南非的消息,直到临近峰会不到一个月时莫迪亲自出来辟谣说要去南非开会。有媒体人就分析说可能是印度方面不想让中国在南非风头占尽,所以才说要去。是不这样只有印度高层才清楚,不过莫迪为了抢占风头确实做了不少努力。
据南非媒体报道,莫迪的飞机落地南非之后,莫迪对南非政府指派了内阁成员来欢迎他的规格不满意,拒绝下飞机——其实内阁成员迎接的规格不低了,特别是对非国事访问来说。最后南非政府协调当天有其他公务在身的副总统去迎接莫迪,莫迪才下飞机。
这只是莫迪的前戏,在峰会的主要议程金砖扩员上莫迪又开始整活了。据路透社报道,当扩员的整体框架协议已经在全体会议后通过,莫迪又引入的新的扩员标准,该协议被迫推迟。
莫迪提出接纳标准:1、潜在的成员国不能被制裁,这样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就被排除在外了;2、潜在的成员国的GDP要有最低标准,这显然是针对埃塞俄比亚等国的。
之后又媒体爆料说,在法国的强烈要求下,马克龙要求莫迪拒绝阿尔及利亚的加入。个人觉得可能是莫迪拒绝阿尔及利亚加入金砖国家的表面理由,最可能的原因是中国支持阿尔及利亚加入金砖国家,毕竟前段时间阿尔及利亚刚刚访问中国,在两国的联合声明中还明确说明中方对阿尔及利亚加入金砖国家的支持。
中国阿尔及利亚联合声明部分
还有媒体人爆料说莫迪还拒绝了孟加拉国的加入,原因是孟加拉国的加入会削弱印度“南亚老大”的地位。总之,莫迪虽然嘴上说“全力支持金砖国家的扩员”,暗地里却做着阻碍扩员的事。
所以就有一种观点说有印度在金砖国家组织走不远,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就是将G7、G20甚至欧盟等组织和金砖国家混为一谈。金砖国家和G7、G20不同的是,金砖国家是“合作组织”,既然是合作,那说明国家之间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要在有共同的意愿才一起展开合作,如果一方没有意愿,也就没有合作。金砖国家倡导本币交易,印度和俄罗斯之前是本币交易,后面俄罗斯发现印度的卢布一点都不好用,所以就拒绝和印度用本币交易,就是这个道理。金砖国家走的“合作共赢”的道路,G7、G20都是美国主导的,其宗旨就是让成员国服务美国一家,美国有肉吃,下面的国家就能喝汤。
从这次峰会看,即使金砖国家采用的是共识决,印度在金砖国家的破坏力也是有限的,随着金砖国家成员国数量越来越多,印度的作用也会被稀释,甚至被边缘化。
面对莫迪的不合作不是没有办法。去年上合组织峰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印度对某项议题不同意,那么剩余成员国就绕开印度,发没有印度参加的联合声明——印度尴尬不尴尬?就怕国家多了之后,各国对印度的态度都无所谓的时候,在联合声明中署名“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全体人员(除印度外)”,那印度丢脸就丢大了。无形之中,也是给印度的压力。
2022年上合组织没有印度的声明
让印度呆在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里也是有好处的:
1、榜样的力量——像中国和印度这样有边境冲突的国家都能呆在一个金砖国家组织里,更别提上合组织里除了中印两国,还有巴基斯坦。这体现了两个组织倡导的广泛的包容性,所以在我国还没撮合沙特和伊朗之前,沙特和伊朗就表达了加入这两个组织的意愿;
2、让印度呆在金砖和上合组织里,可以增加交流的机会,管控分歧,避免误判。这次峰会上本来我们和印度没有安排双边会议的,但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联合记者会的路上,莫迪主动找我们领导人谈话。外交部只发布了我们的态度,通过其他媒体的报道也知道莫迪讲的也是印度一贯的主张:“只有解决了边境问题,印方才能和中方谈合作发展”。
外交部就中印双边交流答记者问
短短交谈就能透露出很多信息:1、莫迪在迫切的想解决边境问题。站在印度的角度上看,如果拖得越久,中国越强大,到时候能拿到的好处越来越少,所以越早解决边境问题获利越多。同时印度在中印边境的高原上屯兵25万,每天的开销是不小的数目——长时间呆在高原士兵的健康也会有问题;2、莫迪以为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围堵下我们会抓住每一个发展的机会,所以要依靠印度这么大的市场来发展——这体现了印度人一贯的自信。
就能看出莫迪的底线就是避免边境冲突。如果没有这个平台,就没有这样的沟通机会,也就不会知道莫迪的真实想法。
顺便提一下,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在其最近的文章《金砖国家组织的意识形态是什么?》中提到,金砖国家受邀请的唯一条件是:不参加西方的军事和政治联盟。
埃塞俄比亚:金砖国家的“登月计划”
埃塞俄比亚的加入无疑是这次金砖国家的扩员进程给人最大的意外。
埃塞俄比亚的人口数是1.12亿,2022年的GDP是1111.8亿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对国家之一,和其他贫穷的非洲国家一样,埃塞俄比亚至今国内还有武装冲突。
1990年至今的武装冲突爆发国
金砖国家一直致力于将金砖国家打造成南南合作的典范,这次扩容据说有40多个国家对加入金砖国家感兴趣,有20个国家申请参加,申请规模四倍于目前的金砖国家数量,但相对于世界上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还是太少了,即使是联合国认证的南方国家77国集团,也有将近一半的国家对加入金砖国家不感兴趣,说明很多国家对金砖国家是否能作为南南合作的平台存有疑虑。埃塞俄比亚的加入能让那些对金砖国家存有疑虑的国家打消疑虑。通过让埃塞俄比亚加入金砖国家而获得更多的帮助,让埃塞尔比亚能得到更快的发展,一旦埃塞俄比亚发展起来,就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也给其他非洲国家起到示范作用。
埃塞俄比亚这次能加入也跟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首先,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联盟的总部所在地,是非洲联盟的政治中心;其次,埃塞俄比亚虽处内陆,但是对稳定接邻的索马里、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的局势却有重要作用,埃塞俄比亚发展起来,也能带动包括临海国家在内的周边国家一起发展,对稳定曼德海峡的作用也不言而喻。虽然埃塞尔比亚和厄立特里亚有边境争端,但不要忘,前段时间厄立特里亚的总统还访问过中国,也去过俄罗斯,在南非的中非峰会上中厄领导人还有过简短的会面,所以如果中俄两国来调停埃塞尔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冲突应该不算难事。
这次扩员,接纳成员国最多的地方就是中东和靠近中东的国家,摊开地图来看就会发现这五个国家能第一批加入绝不是偶然的。
中东和中东附近的金砖新成员
世界上最繁忙的六个航道
峰会前,金砖开发银行的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夫就说这次新成员优先的考量点就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这五个国家所处的位置正好临近世界上六个最繁忙的航道中的三个: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这五个国家的加入,就能稳定住这三个航道周边的安全局势。
中东的胜利,金砖国家的胜利
随着沙伊和解,中东紧张局势逐渐缓和,沙特、伊朗和阿联酋被纳入金砖国家中,在上合组织的加持下,让这三个国家有了长治久安、和平发展的基础。
今年虽然还没到年底,但如果要我选一个今年最幸福的国家,我选择伊朗。年初在我国的调解下,伊朗同沙特达成和解,打破了长久以来中东局势的僵局。年中又正式成为上合组织的成员,在安全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保障。现在又被邀请为金砖国家,也冲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围困,实现了独立自主的发展。今年对伊朗来说无疑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一年。
对于支持伊朗加入金砖国家的中俄两国,伊朗也投桃报李。让中国承建25亿美元的机场项目,引进俄罗斯的教练机。
伊朗将25亿美元的机场项目交给中国
这次峰会宣布新的金砖国家名单之后,其他国家元首都是第一时间通过视频、社交媒体或者在现场表示感谢。而沙特相比之下就显得很低调,沙特目前唯一的官方表态就是沙特外长在金砖国家扩大会议上的感谢,然后还表态要不要加入金砖国家还需要讨论才能决定。
一方面,沙特不想过度刺激美国,毕竟一加入金砖国家就意味着石油美元面临终结,美元霸权将岌岌可危,当然沙特王储暂时还不用担心美国cia会在沙特搞颜色革命,毕竟沙特王储上台的时候把敌对势力清理得差不多了,美国还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在沙特搞事情。
其次,一旦沙特石油美元不存在了,那么就意味着美元资产存在贬值的风险,所以沙特抓紧时间在明年正式加入之前把相关资产重新布局。
金砖国家峰会结束后不久,沙特就将沙特的核电站让中国建设。
中国承建沙特的核电站
为了不刺激俄罗斯,沙特使用石油换项目的方式进行结算,显然也不需要用到美元了。
沙特用石油进行交付
在美国经常用人权组织来敲打沙特情况下,沙特也不认怂,显然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跟美国分走扬镳了。
人权组织最近敲打沙特
在美国石油储备创新低、通膨还持续的情况下OPEC+继续减产
随着中东沙特、伊朗和阿联酋三国的加入,金砖国家的石油产量占全球份额将达到41%,让金砖国家在能源供给方面掌握着强大的话语权,对去美元进程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东三个国家的加入,为这次加速进程注入了足够多的油料。
金砖国家经济带,世界新格局
这次扩员,我们的领导人评价是“历史性的”。如果在地图上把金砖国家的成员和金砖国家接壤的且有密切经济活动的国家/国家组织标示出来的话,一个新的经济带就会显现出来,一个新的世界新格局也露出了轮廓。
金砖国家经济带
而这片经济带的亚洲大陆部分的大多数国家也在“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的框架里。如果在中吉乌铁路的基础上,用铁路联通中东,然后通过埃及连接到非洲大陆,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铁路,把亚洲和非洲大陆板块连接在一块,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经济格局就此产生。
这个经济带里既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军工体系、能源和粮食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即使把这个经济带独立出来,也足以自给自足。
当初发展“一带一路”的时候,我们把中欧班列的终点设到欧洲,就是想通过“一带一路”把欧亚大陆连接起来,让富裕的欧洲国家购买更多的中国商品,签订基建产品。在俄乌冲突之后,集团对抗加剧,我们的“一带一路”在欧洲举步维艰。
有了金砖经济带,我们可以为“一带一路”寻找新的增长点。非洲国家国家虽然基础比欧洲国家差,但是非洲国家的资源和矿产是欧洲国家不能比的,而且耕地面积也比欧洲多得多了,假以时日发展起来,是可以媲美现在的欧洲大陆。
到时候西方国家再拿“脱钩”、“孤立”说事就没有底气了——谁孤立谁还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