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书=读书好?

首发于公众号“贼叉”

今天又是骂街的一天——当然你们也习惯了。

那天说疯狂小杨哥的事儿,有人就来抬杠了:

500

看到这条我就笑了。跑这儿跟我玩三段论来了?学霸读书有用也不能证明非学霸读书就没用啊?

既然那天说到朱元璋了,咱就接着说老朱。众所周知的是,朱元璋早期连饭都吃不上,别说读书这种奢侈的活动了。但是在他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之后,是非常注重读书和学习的。

事实上,朱元璋留下的几首诗就可以看出后来他和莽夫完全不沾边: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叫出扶桑日,扫净残星与明月。还有一次夜宿寺庙,有个老和尚叨逼叨叨逼叨,他也在墙上题诗一首: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唯有哓哓问姓名。

你要说他读书和刘伯温比,那显然不是一个层次的,老朱读书读到最后可能连个秀才的学问都没有。但是如果朱元璋一直不读书不学习,他能最后得天下?普通人读不好书是常态,但是读不好书就说读书没用这不扯犊子呢么?

当然,杠精的最大弱点是前言不搭后语,逻辑自洽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

500

事实上,自古以来对于读书人都是有准入门槛的。科举时代的读书人怎么也得有个秀才的功名吧?清朝一年秀才能中两万个,按照人口比例来算,也就是一年七万人,大概相当于每年C9的招生人数。

考虑到以前读书是有钱人的游戏,现在是人人都能读书。我们可以把读书人的范围适当扩大:说句得罪人的话,考不到211的学校,别嚷嚷着说自己是读书人,说自己读过书可能更合适一些。那么为本科211的毕业生就业下限高不高?如果不高的话为什么这些学校那么难考?

所以这位胖友把读过书的人当做了读书人,反而是给了我一记助攻。以及最后一句光会读书考试,但综合能力不足的人还是难以触及更高~我不禁怀疑这位胖友家是不是酿醋的,这酸味我在宁波都闻到了。反问一句:你觉得是会读书考试的人里综合能力强的比例高,还是不会读书考试的人里综合能力强的比例高呢?不少杠精永远分不清什么是个例,什么是统计意义。

最后,这位朋友又转换了话题:

500

你看,一顶大帽子就扣下来了。我从来没说读书不好就是没用的人,恰恰相反,我一直认为要人尽其才。孩子不适合读书就去学手艺,虽然很多人不认同我这个观点,但是应该不止一次看到我说过这个话。从来我都认为普职分流的力度太小,太多的人上普高毫无意义,但是这就表示我认为读书不好没用?

读书从来不是唯一的出路,只是取得安稳生活成本最低的路。其他的路相对于这条路来说不好走,但不代表就走不通。

最后估计是发现自己杠不过了,又来了句灵魂发问:

500

我觉得只要是有三年级的语文水平,应该很容易做出这个阅读理解吧:就是指那些支持读书无用论且自己一事无成的废柴啊~很难理解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