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站在未来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中国经济,不能再站在西方经济理论的角度

【本文由“海罗”推荐,来自《徐高:内需不足是个收入分配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我们要站在未来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中国经济,不能再站在西方经济理论的角度,作者看似出了三策,但为了一策,就是走美国道路,赤字消费拉动经济。

       一、现在经济发展是受到了空间约束,一层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生产过剩”理论中的有效市场需求约束,现在美国人为制造经济危机,抬升美元利率,世界经济面临收缩,市场空间内卷。我们的应对办法是提升自身产业链的稳定和竞争力,关键是结构性改革,用更高的竞争力来抢占市场,现在这种竞争已经进入白刃战,需要全社会动员,为企业等一线主体提供支持,世界去产能,美国要去我们产能,我们要去的是别人的产能。一层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约束,这是经济中的常态,我们应对方法是技术突破,发明更好的利用资源的技术。三层是组织能力受到了约束,因利用资源的技术和能力上升,对于参与世界竞争的产业,需求的组织力跟不上,产业链的稳定和提升都受到约束,无法再提升,我们应对方法是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等辅助能力,提升组织力,核心是信息可信(不用重复确认和审核,极大节约时间成本)。

    二、面对消费不足的问题,我们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什么?而不能从物的角度出发,把生产出来的产品消耗完,这是一个死循环,直到你的资源耗尽,这是美国希望我们干的,也是作者极力想推动的。

       我们从人的角度出发的话,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需要做的事更多,我们的经济远远没有达到“过剩”有的只是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通过发展很快就可以解决。

       我们先从微观上的一个人来说,他的基本生活需要解决了没有?他的硬件配置达没达到期望值,他的服务类需求达没达到期望值,一细化全部都是经济增长的空间,都是潜在的消费。

    潜在的消费想要变成实实在在的消费,还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对物的消费研究的较透了,但对服务消费研究的不多,许多消费行为构建不了经济增长模型,持续稳定不了,这需要我们经济学家深入研究。

     待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