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数据下滑来看需要治本,需要深化改革

目前的中国经济增速显著低于潜在增速,从7月份的数据来看,所有经济指标表现几乎全面下滑,进出口数据双位数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从前六个月的3.8%降到3.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更是从负增长7.9%进一步下滑到8.5%。社会零售品销售增速从6月份的3.1%降到7月的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上个月的4.4%降到3.7%。

更为严重的是通缩已经出现,CPI从6月的0降到-0.3%。PPI从-5.4%微升到-4.4%。这是7月份唯一比6月份上升的数据。尽管二季度同比增长6.3%,但是经济指标全面下滑,如果89月份继续下滑,那么中国就会连续两个季度经济下滑,从经济学上就可以认定中国陷入了技术性衰退。尽管有系列政策出台,或由政策时滞影响,疫情疤痕效应依然存在,外需疲弱加剧经济复苏难度。

从长期因素来看,很多人认为的人口问题实际上正式代表了中国潜在增速依然处于中高速位置,而且中国的城镇化率远没有达标。增长潜力依然存在。仅从人口来看,尽管总量中印接近,但是从劳动力人口来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超过了美国印度和印尼三国的总和,而且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素质更高,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中国目前增速离潜在增速距离甚远,目前的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以及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社会政策可能更多的是治标而非治本,治本亟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

支持民企政策,货币政策等很难1年期LPR降10个点,5年期未降,也没降息,目前这些政策不少难以落地实体,传导机制不畅通、传递不下去。现在有各种躺平,企业不投资,不少基层政府不作为,因此,中国经济现状并非如日本等国的资产表衰退的问题,而是预期问题,加强预期管理,防止预期自我实现,防止经济增速螺旋式下滑问题。要从根本上上需要改革,从根本上、从底层逻辑上改变,要重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