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诗人如若不是出了名,他们的一生以及行游才不会有人关注

【本文来自《一部动画片,为何让洛阳急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些诗人如若不是出了名,他们的一生以及行游才不会有人关注。李白出名前他的出生地还有不同说法,一说为碎叶城,一说为蜀郡绵州昌隆县,可见早年碌碌无名前无人关注这一号人物。其先世曾迁居碎叶,如果看过地图,就知道离大唐腹地有多远。古人为生计,为避难为生存为成名四处游走本不稀奇,他们出名之前走过哪里也没人关注。

李白生前名声有起落,杜甫则出名更晚,后世才广有闻名,杜甫一生在入仕和游历间徘徊,杜甫同族当中,入仕者、富商者非常多,杜甫在同族子弟当中,算是混得最差的,差到需要依赖丰厚的祖产和朋友同族接济,来保持不事劳动的生活。杜甫和李白都屡次考取功名不中,想靠献文入仕,又未成功。这些人只好到处游历,写作诗文,交接游访名人,这也是诗人间为何可能多次相遇的原因。只有在后世,他们被评为中国诗文两座高山,包括诗文和人生际遇才会受到关注,这时不但诗文收录不齐,他们的人生轨迹也只能从诗作和他人的零星记述地方志等途径去推断。如果不是后世给予二人文学上极高评价,文化界相捧,他们的相遇本来也是古代文人平常之事,并没有改变大唐历史进程的耀眼事件,他们在世时没有这样的地位和能力,同样,《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也是一样,文化作品只是给编剧把他们人生交汇的想象与历史事件勾连唤起今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怀,如是而已。

什么第一次相遇(洛阳相遇没问题,第一次就打个问号),更有甚者能说出二人从不在同时在长安,这种根本没有详实证据,只是文化界及其听众一些人自己的学术推断,就如同其他史家论断相会在梁宋而非洛阳一样,仅为一种观点,可以争论,然不会有议定无误的结果,或者说这结果也不重要。如果不是某一地某一城的人想找契机出名,发展旅游业,抓到一个票房火爆一时的动画片,发疯一样刷存在,这种古代文人相遇交游没有推动历史进程、没有科学成就的事根本就不重要,不过是文化界惯常喜爱的佳话罢了。换句话说,如果二人不出名,相遇谁在乎,不能发展旅游,为没落的省内三线城市提点名气,这事就没有炒作价值。

所谓诗人家乡故居之类,在我云游全国的经历中,见过太多的故居草堂,包括改变历史进程名人的故所,每一个都是现代翻盖的,用画板和多媒体故事堆积票价,每一处都是骗取游人钱财的景点,无一例外。看现象透本质,一切为名利争执,如是而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