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是什么民族?——由《木兰辞》解读花木兰
微博@止谣君:
首先,对《木兰辞》所述内容,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肯定是“真实的”。故此综合多篇历史学者研究报告、论文、媒体报道,梳理如下:
一、花木兰是什么朝代人?
主流观点是北魏人。
北魏(386—534年)是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立的政权,位于今天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一带。
胡适之《白话文学史》、陆侃如《诗史》、张为麟《木兰诗时代辨疑》,认为《木兰辞》是北朝之作。
二、她征战的敌人是谁?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她的敌人是“胡骑”。
从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起,“胡人”“胡骑”一般指北方少数民族,比如匈奴、东胡。而不是不善骑的汉人。
具体而言,她的敌人就是与北魏彼此厮杀了至少80多年、较大战役就有20次的“柔然”。柔然,“东胡之苗裔”。
也有研究认为柔然与鲜卑俱是东胡一系,不过当时早已逐步汉化的鲜卑(如公元443年鲜卑最高首领祭祖的祝文石刻已为汉字),已不承认自己是“胡”了。
柔然灭亡之后,它的残留血脉,有一部分和其他血脉混在一起,演化成后来的蒙古人。
也就是说,花木兰的敌人柔然人和后来的蒙古人,有一定血缘关系。即花木兰的敌人,就是后来蒙古人的祖先之一。
三、她所处具体年代?
有多篇文章分析《木兰辞》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明堂是天子是接受臣属朝拜的地方。
北魏孝文帝491年10月,平城(今山西大同)明堂建成。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地理名著《水经注》中对平城明堂的方位和形制也有记载。
木兰“归来见天子”的时间,较可能是大同明堂建成后的491年10月到493年秋天之间。以493年的可能性最大,因孝文帝492年8月出兵大败柔然,而493年秋离开平城明堂,迁都洛阳。
公元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下诏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拓拔姓为汉姓“元”。
由此,鲜卑最高首领应不再称“可汗”。从《木兰辞》中“可汗”“天子”还在混用来看,更可能是494年孝文帝汉化改革之前。
四、《木兰辞》中有“可汗”一词就证明她是蒙古族人吗?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张庆捷对“可汗”一词的由来进行了研究。
据《资治通鉴》,可汗名称最早出现于鲜卑,最高首领称“可汗”“可寒”。
第一个证据是现藏于西安碑林的北魏《故徵士奚智墓志》,由墓志载“仆脍可汗之后裔”,可见北魏前期,“可汗”之称业已出现。
第二个证据是1980年,在鄂伦春嘎仙洞发现的公元443年北魏皇帝派人祭祖时刻在石壁上的汉字祝文,“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
祝文中自称“天子”,又称皇祖为“可寒”,可寒即可汗。
而当时的敌方,柔然最高首领也称为“可汗”。也有研究认为柔然与鲜卑俱是东胡一系,因此柔然使用可汗称号,应是与鲜卑同源。
——综上,当时北魏鲜卑的最高首领也可被称为“可汗”,而非只有敌对的柔然一方才称“可汗”。
五、当时有“天子”的称呼吗?
《魏书·广陵王传》: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对陆睿说:“朕为天子,何假中原 ! 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
——朕为天子,何必要迁居中原!正是想让你们的子孙后代逐渐接受好的风俗,博见多闻。
前述443年嘎仙洞祝文中也有“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立官中书侍郎李敞、傅㝹…”即“皇帝拓跋焘派大臣李敞、傅雀…”
六、花木兰是什么民族?
1、主流说法,当时的汉人不能从军,花木兰的父亲是列入编户的鲜卑人。
随着494年鲜卑孝文帝迁都后严格推行汉化,如易服改姓,一律改用汉族语言,“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等,鲜卑逐渐与汉族完全同化。
2、也有文章称,巴人的一支降曹操后被安置,公元439年投靠北魏。
《木兰辞》中说:“昨夜见军帖…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之父,应是世兵或府户之兵的成员。
而巴人集团是北魏迁都洛阳前,北魏在黄河之南唯一的军府兵组织。结合木兰出发到黄河边的行程方位推算,以及木兰善武、“木兰当户织”等,认为她家也可能是当时安置在黄河之南的“武王伐纣,前戈后舞”及《后汉书》载擅长丝织的巴人集团成员。
3、由“对镜贴花黄”、”木兰当户织”看,一般来说,也不是蒙古族的生活劳作习惯。
七、花木兰的征战轨迹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一说今保定、一说内蒙),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一说今河北北部,一说燕然山)胡骑鸣啾啾。”
有文章分析,花木兰家住黄河以南,过河征战内蒙古、河北等地。——这个轨迹,一般不是北方“蒙古人”的征战轨迹。
八、公元491-493年之间,她“归来见天子”之前,与柔然爆发过战争吗?
公元485年,柔然再次发动对北魏的战争,北魏由任城王拓跋澄为帅,举兵迎击。公元492年8月,北魏命阳平王拓跋颐以及镇北大将军陆睿,督统十万步骑兵大败柔然。孝文帝命令军队退守朔方等镇,进一步加固长城诸要塞。——花木兰归来见天子,很可能就是这场大战得胜之后的493年。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时北巡四镇,此时的柔然已与487年叛离自立的高车部陷入多年战争,与鲜卑的较大战争基本平息。
九、“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关于木兰辞掉的“尚书郎”官职,“尚书郎”一般系汉人、汉化政权官职,而非“蒙古人”官职。
北魏前期尚书省设郎及令。公元493年秋,孝文帝迁都洛阳,地理学家郦道元就被任命为尚书郎,为五品。
——因花木兰所处朝代身世背景说法较多,取相对主流且依据较多的说法。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你杠就是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