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事关千千万万人的事业,离不开每一位官兵的加速向前
在今天的《解放军报》头版文章《迅疾的铁拳——来自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一支队的观察报告》中,描述了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一支队官兵牢记习主席的殷殷嘱托,聚焦使命任务实战实训、从难从严,全力推动部队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加速提升的故事。文中,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一支队支队长陈攀峰对记者说,加强遂行执勤处突核心能力建设,我们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加速度。
事实上,在这个名为《强军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的大型融媒体报道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我军首支某型无人机部队树立“元年”意识、“归零”心态,加速奔跑、迎难进击;空军航空兵某部紧盯能力生成的质效,加快、加紧、加强,推动新质战斗力加速提升;国防科技大学师生保持“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精神状态,争分夺秒、快马加鞭抢占人才培养“新高地”......党的二十大之后,一群又一群官兵铸军魂、谋打仗、强作风、争一流,矢志精武强能、聚力岗位建功,以奔跑的姿态跑出了强军加速度,展现出打赢新风采。
正如陈攀峰所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只剩短短几年时间,使命催征,形势逼人,时间不等人,我们等不得、慢不得,更懈怠不得。”未来可期,在于目标可期。2027、2035、2050,近期、中期、远期,新“三步走”战略安排形成了梯次衔接、科学清晰的目标图、路线图、施工图,从顶层上立起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总纲。
习主席曾指出,“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目标,就是任务书;目标,更是军令状。今天,我们距离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仅剩4年。时间如此紧迫,挑战如此严峻。没有万事俱备,只有争分夺秒;不能按部就班,只能加速奔跑。我们惟有把这一“中心任务”放在心中,全部心思向此聚焦、各项工作向此用劲,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知重负重、知责尽责的坚定执着,踔厉奋发、勇毅笃行,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气象,才能高标准实现既定目标,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也有个别官兵摆着一副推不动的“大象屁股”姿态,慢腾腾、晃悠悠,缺少朝气与活力,对各项工作被动应付、回避推诿,对抓落实的要求消极敷衍,只想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类被动应付式的官兵,之所以“躺得住”“颓得下”“丧得起”,根本原因在于其初心淬炼不纯“骨头软”,担当本领不强“底气弱”,纪律意识不够“品性差”。
推一下动一下、不推就不动的“大象屁股”,是思想作风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各项事业既是吃劲奋斗的攻坚期,也是加油加压的冲刺期,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慢不得、等不了,如果坐等观望、虚掷光阴,没有一股拼搏进取、披荆斩棘的劲头,没有全力以赴、务期必成的状态,时机就会错过,“窗口期”就会溜走。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任何事业都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今天,强军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以新姿态拥抱新时代,以新作为开启新征程,不仅要向战发力、向难攻坚,更要争分夺秒、紧抓快干;不仅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更要迈开步子加速干。唯有一步紧跟一步行、开足马力使劲闯,方能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踏上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每名官兵都应以“昼无为、夜难寐”的危机感责任感,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坚定决心奋勇向前,以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攻坚克难,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继续在强军伟业征程上昂扬奋进。只有时不我待,才能“让时间成为积极的存在”;唯有只争朝夕,才能让“诗和远方”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