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恋爱结婚你会感到缺憾吗?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许琪表示,根据我国普查数据,终身单身的人群很少很少,这一部分极小的人根本不能代表社会总体,“但现在单身的声音在网络上却被放得很大很大,这会给人们一种好像‘大家都是这样’的错觉。

500

根据报道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平均初婚年龄呈现推后趋势。《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2020年我国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比2010年的24.89岁推迟了近4岁。

许琪副教授对此则表示,目前我国初婚年龄推后,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首先是受教育水平提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接近60%,年轻人受教育时间延长,步入婚姻的时间也会相应推迟。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许琪分析,受教育水平提升是初婚年龄推迟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接近60%,年轻人受教育时间延长,步入婚姻的时间也会相应推迟。同时他指出,受教育情况也会间接影响婚恋观念,“特别是教育对女性婚恋观念的影响比男性更为明显,比如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更倾向找与自己受教育程度相同或更高的人。”

其次的则是非理性的择偶要求,许琪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没能结合自身条件去择偶,想当然地要求对方具备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等,要求过多会大大限制择偶范围。”

此外他分析,现在年轻人往往能负担自己的生活,觉得一个人就挺好,对另一半抱着“慢慢等”的心态,这也导致步入婚姻的年龄更晚。

他还认为,一些职业带来的性别隔离也是影响当代年轻人婚恋的一个重要因素,并表示如果要打破这种现状,第三方机构的协助是必须的。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4名受访单身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社交圈子固定(50.7%)是年轻人面临的最大恋爱困境。对此,许琪也深感认同。“很多青年是渴求遇到另一半的,但现实中存在一些障碍,其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职业或专业中的性别隔离。像IT、护士等职业,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生活和工作学习圈里的都是同性。”

打破固有的社交圈,许琪认为第三方组织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共青团组织在服务青年婚恋交友上大有可为。“可以结合青年喜闻乐见的社交形式和内容,把活动办到青年心坎去,比如组织露营等年轻人喜欢的活动,把大家聚起来,提供更多相互接触的机会。”

杭州市总工会特聘婚恋专家、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成员凌子也指出,现在的年轻人在情感方面是负面思维模式,看不到对方好的一面,甚至因为一件事全盘否定一个人。

她指出不应该片面的听取网上所谓的“一个人也挺好的”这样的信息,认为这类内容往往只呈现了生活的一个方面,是非常单薄或片面的。

杭州市总工会特聘婚恋专家、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成员凌子指出,人的一生是不断跟各种人交往的过程,而与爱人的亲密关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有人可能不愿体会爱情的痛苦,觉得一个人挺好。但我想说,感情有酸甜苦辣,不想体验恋爱的苦,也就体验不到它的幸福和快乐。”

她指出,现在一些年轻人在情感方面是负面思维模式,看不到对方好的一面,甚至因为一件事全盘否定一个人。“用放大镜看一个人的缺点,没有赞扬、鼓励、认同,只有批评,那还怎么谈恋爱?年轻人要认识到没有人是完美的,谈恋爱要懂得包容,既能看到对方的优点,也要包容缺点。”

凌子建议年轻人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恋爱情商,平时可以通过阅读有关两性关系、心理学的书籍,转换思维模式,摒弃完美主义。“不能抱着找一个‘完美’的人的想法,也不能要求对方必须符合自己所有的要求或想象,那真的太难了。”

凌子提醒年轻人,不能片面听取“一个人也挺好”这样的信息。“现在社交平台和网站上有很多倡导‘单身万岁’的视频和文章,渲染一个人的生活轻松自在没烦恼,但这类内容往往只呈现了生活的一个方面,是非常单薄或片面的。”

网上也有从事心理咨询师的网友表示,该话题的出现反应着网上很多人对亲密关系情感的失望。大家没有信心可以去建立一段对所有人都好的关系和感情,对另一半也缺少好的期待,所以对结婚生子会多很多的顾虑。

500

部分网友则是认为,单身可能确实不快乐,但也比选错人要好的多。

500

500

500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你们觉得不恋爱不结婚算是一种人生缺憾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