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死那个毛伊岛人》
美国夏威夷的毛伊岛遭了大殃了。这两天我看到新华社的报道上说,经当地政府部门确认,截至当地时间8月13日,本轮毛伊岛野火已经造成了至少96人死亡,这使得它成为了过去100年来美国致死人数最多的野火,可能也是自夏威夷被美国吞并125年以来致死人数最多的野火。而且,这个数字极有可能还会继续攀升。
毛伊岛是夏威夷群岛的第二大岛,占地面积1883平方公里。毛伊岛上生活着大约10万人。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卡胡卢伊(毛伊岛的主要商业中心和最大城镇)、基赫(毛伊岛的著名度假胜地)、瓦伊卢库(毛伊岛政府机构的集中地)和拉海纳(毛伊岛著名的旅游和购物胜地)等城镇上。
而在所有这些毛伊岛上的城镇当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当属拉海纳,因为它是本轮毛伊岛野火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甚至就连这场野火都有一场分火是以它的名字来命名的。截至北京时间8月15日,代号“拉海纳”的野火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但整座拉海纳城已在此次灾难中沦为一片焦土,2200多座建筑物被烈火悉数焚毁。用侥幸逃过一劫的当地居民的话来说,包括拉海纳这座灾前曾经生活着1.2万人的繁华小镇在内,烈火席卷之后的毛伊岛,“看上去就像是个被核弹炸过的人间地狱”。
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这场席卷小小毛伊岛的冲天大火起初是怎么烧起来的,因为事发当时,岛上的80个报警器就好像事先约定好了一样,全都默不作声。夏威夷号称拥有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户外联网公共安全预警系统”,除了毛伊岛上那80个报警器之外,整个夏威夷还有大约320个报警器。但无论是400还是80,如果它们在灾难降临时能有一个正常工作,那96个无辜的毛伊岛民众后来可能也就不会丧生火海了。
可惜的是,现实不能如果。但事实上,老天爷并不是没给过统治夏威夷的那帮美国官僚和资本家机会。按照《华盛顿邮报》的说法,其实早在毛伊岛的野火烧起来的前几天,也就是当地时间8月8日之前,气象预报已经就给拿捏着毛伊岛民生的当地政府和资本集团提过醒了:近日狂风大作,岛上可能要生野火。
然而,即便是面对着如此明确的提醒,夏威夷电气公司也还是不当回事,他们连电都懒得断。事后就连毛伊县县长理查德·比森也不得不承认,当时的强风刮倒了大约30根电线杆,其中一些在倾倒时还是通着电的,还有一些甚至就倒在了距离此次火情的“原爆点”不远的地方。
这样的情形,让斯坦福大学气候与能源领域的专家迈克尔·瓦拉也忍不住发出感慨:这次野火发生之前并没有打雷,因此纵火的“真正元凶”可能就是倒下的电线。
据了解,夏威夷的基础设施已经被当地民众吐槽了很多年了。别看夏威夷的旅游业好像一直很兴盛,但是很多基础设施却破败得不行,尤其是这里的电网。这都2023年了,夏威夷很多电线杆子居然还是木质的,而且这些木头已经非常陈旧了,而且它们的周围还覆盖着繁茂的植被。
所有这些负面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使得夏威夷的很多地方,比如毛伊岛,最终变成一个大号的干柴堆。对于这种危险系数拉满的现状,当地民众和有识之士不是没向美国官僚和资本集团发出过呼吁:咱能不能把这些裸露在外的电线给埋到地底下去啊?再不然把木头杆子换成石头柱子行不行呢?再不然给木头杆子加固一下总行了吧?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地居民和有识之士们提出的所有这些建议,在反馈给美国官僚和资本集团之后,最后全都变成了沉进太平洋里的石头,到头来,甚至连哪怕一朵水花也没有溅起来。
“狂风吹倒电线杆引火论”只是目前流传在美国社交媒体上的诸多推论之中,比较合乎常规逻辑的一种,但它并不是最流行的那一种,远远不是。关于这一次的毛伊岛大火,目前美国最流行的推论之一,其实是“美国政府和权贵集团故意纵火论”。这种看上去就很阴谋论的说法还派生出了诸多分支推论,其中热度较高的分支推论当属以下这三种:
一、无良开发商想要低价征收毛伊岛上的土地,走常规的拆迁补偿成本太高,于是乎他们索性就在岛上放了一把大火。能把人熏走就把人熏走,熏不走至少也可以把他们房子给烧了。无论如何,烧过之后的毛伊岛地皮,征收成本那肯定是比没烧之前的低多了。而且烧过之后连地都平了,以后要开展重建工作也方便多了。
二、大致信息如上,只不过纵火犯从无良开发商变成了美国政府。
三、大致信息如上,只不过纵火犯从无良开发商变成了美国军方。
除了这仨之外,还有一些听上去更加离谱的阴谋论,直接就把纵火犯的帽子给戴到了美国著名脱口秀演员奥普拉·温弗瑞的头上。因为她在过去几年时间里购买了数百英亩的毛伊岛地皮,而这些地皮在此次野火中却毫发无损。
除了火情起因的推论之外,关于此次野火给夏威夷当地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情况的分析,也同样是各路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语满天飞。在推特上,有一位自称来自夏威夷的“吹哨人”爆料称,他/她在不久前参加了一场会议,并通过这场会议得知了一个惊人的内幕消息:此次火灾导致的死亡人数预计将远远超过96人,甚至还有可能会超过500人。
许多死者都是因为学校停课而不得不居家的孩子。在火灾来临时,他们的父母都在工作,因为预警系统没有及时发挥作用,所以这些家长甚至一时半会都还不知道家里已经着火了。等火情失控了,家长们反应了过来,也为时已晚了。
不仅如此,在明知野火可能进一步蔓延,且当天已经出现了大风天气的情况下,当地的消防部门却还是在火灾初期就早早撤出了火场,还对外宣称什么“火势已经完全得到了控制”。但实际上,这完全是因为美国政府担心披露实情后会激起民众的愤慨,进而引发抗议和骚乱,所以它们才选择了向民众隐瞒真相。
这位“吹哨人”说,美国政府本可以在应急管理这块做得更好,这样就算最后火情控制不下来,至少也不会死那么多人。但是很显然,美国政府再一次令民众失望了。
“我无意挑起争端,但当我得知有多少孩子死于非命之后,我觉得我不能再这么无动于衷了。我得说点什么,我得让人们知道真相。是时候让我们的官员站出来面对事实了。而这个事实就是:他们让拉海纳的老百姓失望了,我们的政府里头充斥着尸位素餐的废物,他们要不是靠着裙带关系,根本就不可能坐在那些个位置上。“
因为这个“吹哨人”的具体信息无从知晓,而他/她所说的这些言论,也都是从美国的社交媒体上扒拉下来的,所以我没办法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大家看完听完权当额外补充说明就好,不可全信,也不必全信。
不过,就算这个“吹哨人”和他/她的爆料都是一些推特上的营销号编造出来吃美国人血馒头的,但至少有一点他/她/它没准还真说对了,那就是此次毛伊岛野火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或许真的不只是区区90来人而已。据今日美国新闻网报道,夏威夷州长乔什·格林已于日前明确表示,拉海纳火灾所造成的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还得在目前公布出来的99这个数字的基础上翻上一倍,甚至是三倍。
“我们已经为许多悲惨故事做好了准备,”(“We are prepared for many tragic stories,”)“他们每天可能都会找到10到20个人,直到他们完成为止。”(“They will find 10 to 20 people per day, probably, until they finish”)“这可能需要10天。真的,这不只是猜测而已。”(“They will find 10 to 20 people per day, probably, until they finish)
而在谈及此次野火的起因时,格林则对诸多可能的潜在原因闭口不谈,而是将话题大而化之,把矛头指向了政治正确悉数拉满的环保问题上,他表示,这场“烈焰大龙卷”是“全球变暖时代的新现象”(The "fire hurricane" was new in the age of global warming),也是造成死亡人数如此之高的“最终原因”。(was the "ultimate reason" the death toll
has been so high.)
看完美国官僚的这番表述,我想起了英国经典政治喜剧《是,首相》,想起了这部喜剧当中的一段西方政客甩锅时专用的名台词:我觉得用在这里也挺合适:他们先是宣称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然后说可能出事了但还不能轻举妄动;再然后也许说该做点什么了但什么都做不了;最后才说当初也许能做点什么但已经为时已晚了。
你笑夏威夷民众不懂西方新闻学原理,只知道偏信各种稀奇古怪的阴谋论。夏威夷民众笑你不懂美国政府,只知道对着西方媒体上的粉饰报道照本宣科。
在这次的野火灾害发生之后,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当地受灾民众发到社媒上的短视频。其中让我感到尤其震撼的,当属一位名叫约翰·辛格的毛伊岛居民在Tik Tok上说的以下这番话:
“我当时坐在屋顶上,我已经和大火对抗了3个小时,我已经无路可走了。于是我对自己说,我必须得走了。于是我跑了起来,我感觉背后的空气在燃烧,所以我就跑到了海里。我放弃了抵抗的念头。一切都毁了,什么都没了。不仅仅是我的家,什么都没了。不光是这个社区,你沿着这条路走过去,整个镇上什么都没了。”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补充了一句:“对不起,我情绪有点失控了。”
我之所以对这段视频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位当事人在讲述他的不幸遭遇时,自始至终都表现得高度平静,双目污浊无神,语气波澜不惊。那是一种从崩溃的灰烬上孕育出来的平静,相比其他一切的歇斯底里,这种如死灰一般的平静更让我觉得悲凉,因为在他那麻木的表情之下,我似乎看到一种在经历过恐惧的总和之后的克制的绝望。
谈及此次野火天灾,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一些夏威夷原住民更多地把责任归结到了殖民者所制造的人祸上面。他们认为,正是因为殖民者对毛伊岛的不当开发,所以才导致了岛上原有的生态遭到破坏。而这,才是造成了这场美国百年来致死人数最多的野火灾难的,真正深层原因。
夏威夷原住民之所以对美国殖民者感到如此愤怒,其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1893年1月17日,一群居住在檀香山的美国侨民,对夏威夷末代国王——莉莉乌欧卡拉尼女王发动了政变。在接到政变者的求助信息之后,美国政府便以保护美国公民为由,火速派遣陆战队入侵夏威夷。
政变结束之后,莉莉乌欧卡拉尼被美国人软禁在自己的宫殿中,政变者建立了临时政府,取代了她的君主统治,并于随后建立了所谓的夏威夷共和国。
不过夏威夷共和国的存在时间并不长,毕竟那帮美国侨民当初之所以推翻莉莉乌欧卡拉尼,本来也不是奔着给夏威夷带去民主和自由的。1898年,夏威夷正式被美国吞并,并于1959年最终沦为了美国的第50个州。
它们总说,在那些被西方殖民过的土地上,连花都会开得好些。而如今,在夏威夷,在毛伊岛,在拉海纳小镇上,引入当地幸存者眼中的,却不是什么娇嫩的鲜花,而是绝望的死灰,以及漂浮着死灰的滚滚波涛。仔细听听,波涛之中仿佛还有哭泣的声音,那是莉莉乌欧卡拉尼女王流淌了整整130年的血泪。
如果毛伊岛上的原住民,也曾听过万能青年旅店那首令人心碎的曲子的话,那么在他们的心中,这首曲子的歌词就应该是这样的:
傍晚6点下班。换掉沙滩的衬衫。妻子在煮面。我去喝几瓶啤酒。
如此生活一百年。直到家园烧光。烟雾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在拉海纳镇。疯狂地逃离队伍。用一把破枪,抢一辆破车。
保卫她的生活。直到家园烧光。烈火覆盖怀特平原。恐惧浸透她的脸。
毛伊高级中学。大麻少年瞅着我。挑衅的注视。无法离开的小岛。
生活在经验里。直到家园烧光。一万辆滚烫的车。在他脑海中爆炸。
如此生活一百年。直到家园烧光。一万辆滚烫的车。在他脑海中爆炸。
如此生活一百年。直到家园烧光。烟雾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