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共治”打造基层治理新路径
在新时代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流动党员不能缺席,浙江是人口大省,人员流动频繁、人口结构复杂,人口倒挂现象突出,基层治理囿于“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基于优化基层治理人力资源配置的考量,构建多元化基层治理主体,需要转变“管”的思维为“用”的思维,将流动党员纳入基层治理的版图,锻造“流星共治”先锋队,打造基层治理新路径。
一是组织生活协同,创辟“三位一体”队伍建设路径。以“争先晋位”为抓手,深化落实流动党员融入指数考评,细化五大类基本分值及正向加分、反向扣分两方面,每半年一次考评,采用“一评一定一公示”的工作步骤,让流动党员思想上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比学赶超。以心联新、以馨暖新、以欣带新,积极引导“隐形党员”现身、“口袋党员”回家,营造“亲邻”党建氛围。每月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者服务等组织生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不定期开设“夜学班”,为流动党员“补钙加油”集中轮训,建立流动党员协同管理制度。
二是基层治理协同,创革“平战一体”高效工作方式。大力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鼓励本地党员一对一结对流动党员,两地党员共同参与基层网格治理,本地党员包保联系本地居民,流动党员带领志愿者包保联系新居民,常态化下做到“以新管新”,平时开展好宣传、联络、服务、应急演练等事项,聚焦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抓好自身对应微网格日常管理,如遇突发紧急情况,“流星共治”先锋队按照职责分工第一时间主动进入网格集结参与应急处置,实现平战一体转换。
三是作用发挥协同,创建“多元一体”顺畅工作机制。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围绕领航带动力、社会组织力、党员先锋力、发展变革力、队伍战斗力等,细化作用发挥颗粒度,健全“党委-网格长-微网格-流动党员”的四级联动垂直架构体系,流动党员积极发挥“乡音”“乡缘”等优势,配合联系服务新老居民,及时发现、征集各类诉求问题,多途径引导流动党员带头融入当地发展,邀请流动党员参与议事协商,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在新居民群体中发挥先锋榜样作用。
抓好流动党员群体党建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紧盯流动人口管理难点问题,坚持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径,打造“流星共治”党员队伍,着力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进入系统推进、全面提升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