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冀州指河北,但在4000多年前指哪呢?
【本文来自《古代人为什么喜欢争夺中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如今冀州指河北,但在4000多年前指哪呢?鲜为人知的是,史料显示在晋南。
甲骨文上没有发现“冀”字,周代金文冀字本义不明,没有透露什么地理信息,大抵只有“冀,北方州也,从北异声”,即应该位于北方。
周礼记载“河内曰冀州”,所谓“河内”是指黄河以东、以北的地区。吕氏春秋记载“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综合两种记载可见,古冀州应在黄河与汾水之间,即黄河以东、汾河以西的晋南地区。

这一论断是有道理的,因为史料考证春秋晋国西南部有一个冀国,国都在河东皮氏县东北的冀亭(今山西河津县)。南宋王炎《禹贡辨》记载“晋地有冀,秦地有雍,则是冀、雍以地名州”,汉代刘熙《释名》说“冀州亦取地以为名也”,即冀州源于某一地名。因此,先有冀这一地名,然后出现冀国,后来演化为“冀州”。
或许,由于民族迁徙(新地沿用旧有地名),以及行政区划的演变,最终源于晋南的“冀”,成为了河北的简称。类似情况还有“鲁”,鲁地原本在河南,后来却成了山东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