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来一阵简朴生活的清风|热带一家人(3)
来新加坡的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我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需要一杯咖啡,黑咖啡,加冰块,加多多的冰块。只有喝下这杯咖啡,我才能平心静气看着家徒四壁的房间,愿意继续思考下一步要做点什么。
这没什么难的,下楼走到对面商场,里面就有星巴克。但艾文跟着我过去,听到星巴克,他立刻神情严肃地说:为什么要买星巴克?多浪费钱啊。
我难以置信地看了他一眼。在上海的时候,他只跟他爸同出同进,平日里我总借口工作太多,躲在书房不出来。我们虽然住在一起,却很少有生活的交集。我对他还有着亲妈的滤镜,有时他画个插画写篇作文,跑到书房拿给我看,老母亲满心欢喜,心想多好一孩子,这么纯真,这么可爱,这么会观察生活。
现在我知道为什么小陈总批判艾文自私。你没看到你妈睡了一晚上充气床,眼袋都要掉地上了吗?这种时候为什么要叫我节约?
接下来艾文的一系列操作更加令我震惊。买完咖啡去吃饭,路过一家日式拉面店,我问他,要不要吃拉面,你不是很喜欢吃乌冬面吗?他看了一眼门口的招牌说,不要,太贵了,一碗面11块9,我以后不会点超过十块钱的饭,除非是特殊的日子。你知道超过十块钱意味着什么吗?
什么?我不明白,我手里的咖啡7块新币,我为它感到有些紧张。
艾文不耐烦地啧了一声:超过十块,意味着乘以五,就要五十块钱以上了你知道吗?
从此,艾文严格践行起了十块钱标准。他心里好像住了一位财政大臣,每时每刻都想着该如何节约预算。唯独有一个地方,财政大臣非常豪爽。
吃完饭一家人坐地铁转公交去宜家,刚走进宜家,艾文火速消失了,他说他要自己去逛逛。我和小陈推着呼呼大睡的妹妹,在二楼专心试着每一张椅子,桌子的尺寸,舒适度。我时不时替自己悲春伤秋一把,你看看你,快四十了,还要睡宜家。
时不时又被小陈一阵点醒,他嘴里只嘟哝一句话:哪个便宜买哪个,反正我们住的时间不长。
此话甚是有理,反正充气床都睡上了,地板也坐上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实在令人惊叹。我对一只20块的板凳情有独钟,很想立刻带回家。那种一屁股只能坐在气垫床上的滋味,不知道你们体会过没有?
不管你是坐上面喝水,看手机,还是发呆,都感觉在街头露营,有种浓厚的流浪汉风味。
我需要一把椅子。
小陈说,不着急,全部挑好了一起下单,送货很快。
此话也有道理。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是小陈觉得女儿的需求一秒钟都不能忍,他背来了衣架,还在宜家购入一只踩脚凳,给妹妹上洗手台洗手用,一套粉红床单,小公主的床上用品,完全不能等。毛绒玩具,当然想要就得买,为什么不买?小孩心灵受伤了怎么办?
当我们提着一麻袋妹妹刚需下楼,艾文抱着一盆植物高兴地冲上来,他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九块九,这盆海芋只要九块九,一顿饭钱就可以买。
什么玩意?原来他花了整整一小时,在楼下看盆栽。我再次对儿子诧异万分,你不看看床,也不看看桌子,来一趟宜家,就买个盆栽?
我忍不住说,还没到添植物的时候吧?我们先把睡的床和吃饭的桌子买了再说?
艾文是这么回复的,植物很重要啊,家里有一些雨林气息,这很必要。
怎么必要了呢?
因为人类就是丛林里走出来的,我们不管去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出处,知道吧?
嚯,我哑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如果不花这9块9,我都对不起自己人类的身份。9块9,对他来说,是一顿饭的顶额,还是一盆植物的价值。
艾文抱着植物,我推着妹妹,小陈扛一个大包,当你需要这么坐公交时,你不免会觉得,日子好难啊。可是艾文很开心,他坐了双层巴士,又坐了轻轨,最后转地铁回家。两个大人累够呛,小孩精神奕奕可以上山打老虎。

又过了一天,第一批家具送来了,包括两个小孩的床,给艾文放东西的柜子,妹妹的绘本书柜,妹妹的玩具桌,妹妹的小凳子……还有两面镜子。
我问小陈,为什么要买两面全身镜?他哀叹一声:忘了删。
第一批家具里,我点名要一个镜子,觉得这是必需品。别的可以等尺寸确定再买,但镜子总是要的,先下单准没错。
到货之后后悔莫及,要镜子干嘛呢?不能坐不能躺,竖起来靠在墙上,只是在里面一遍遍看到家徒四壁的家,以及两个精神不太好的大人。

充气床已经睡了两个晚上,我很想知道,到底还需要睡多久?很多东西变得不确定起来,比如,看中的床没货了,到货要到16号。比如,遇不到合适的床垫,不是太硬就是太软。比如,想从国内定大件商品,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运到。
当小陈开始组装家具时,他在我眼里陡然高大起来。12年前的春节,我从印度回上海,父母刚刚搬入拆迁房。我一个人去宜家采购家具,给他发了一条短信。是的,那时候我们还用短信沟通。那条短信说:刚刚在宜家买了很多家具,也不知道能不能装起来。
小陈回复:我明天过来帮你装。
第二天他坐飞机过来,花一下午时间帮我组装家具,顺便见了父母。
那时难得恋爱脑一回,还写了一篇文章,里面说考验一个男人,可以让他装一只宜家的柜子。宜室宜家款的男人,必定会装家具。
这天他先花了一下午装好妹妹的粉色公主床,之后专心致志组装另一只儿童床。本来艾文积极帮着忙,眼看已经快夜里11点,小陈只能放下工作,把两个小孩先摁倒。之后12点爬起来,熬夜赶工,想让小孩先睡上床。
这只床组装难度极大,半夜1点,听到他嚎叫着,错了错了错了,全装错了。我问他为什么错了?他说太困,说明书看颠倒了。熬到两点,又追悔莫及说,该死,又错了,翻错页了。
什么?这还是12年前帮我装家具的男人吗?我问他,你记不记得结婚前你帮我装家具?当时你装错了吗?
小陈摇头,说没有。
应该确实没有,如果当时他就装错了,一边抱怨钉子去哪了,一边让我半夜2点扶着床架,难以想象故事要往哪个方向发展。
二十来岁的话,怎么也要换个会看说明书的男人啊。临近三点,终于谁也撑不住了。小陈从地上爬起来,腰久久站不直,背影提醒我,他今年也虚岁四十了,步入不惑之年。张学友在《男人四十》里忙着跟女学生约会,萧芳芳在《女人四十》里发愁跟上大学的儿子感情生疏,公公老年痴呆怎么照顾。
他们的问题虽然很现实,可好歹他们有床睡。
来新加坡第三天,我发现家里最好坐的位置,是马桶。椅子还是没来,下单了,小陈心急,选了最快能送到的周日。
司机在门口打电话给他,说保安不让进。
之后崩溃得知,小区物业规定,周日不准送大型家具。等了24小时后重新安排时间,我们还需要五天时间,才能有一个成人尺寸的餐桌和椅子。
这事令人不悦,可是某种意义上,你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家徒四壁的生活。
每天把妹妹的玩具桌搬出来,每个人找一个小板凳,开始吃早餐。面包,牛奶,或者去食阁打包的油条,鱼片粥。有时我坐在小板凳上,就着玩具桌写作。晚上,这只玩具桌还要用来给两个小孩放动画片。

写完热带一家人第二篇,有人留言问我,那个男人在打充气床的地方,到底是房间还是壁橱?
一句话说得我心里凉凉的。可不是,第一晚抵达,进入公寓后,我逐间参观,也有这样的疑问,这房间这么小,合理吗?
你猜怎么着?这两天晚上,艾文善心大发,让我睡他的儿童床。
来新加坡后第一晚睡上床,挨着枕头就睡着了。以前困扰我的睡眠问题,通过菲佣一样的劳作,终于无翼而飞。
能睡在一张真正的床上,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简朴生活的妙处,难道是重新对日常生活充满感恩?
我需要再仔细品味一番这生活的滋味……作者|毛利 分享生活,解答情感、家庭困惑,和有趣的人们对话,有机会一起午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