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它发明了一种新的“血腥”镜头
感觉不少家人这些年都在感慨,全世界的动漫好作品相比以前都是在变少。
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剧情问题,但事实上不止剧本这一个问题,还有想象力。
本花想起曾听过的一句话,是对动漫世界所蕴含的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最好的诠释之一:
“在动漫的世界里,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万物皆可拟人化。”
于是乎,机械系的《变形金刚》出世,地理系的《黑塔利亚》诞生,生物系的《工作细胞》来了,动植物系的那就更多了。
而今天,本花打算跟家人们一起去矿物质系的《宝石之国》,找回一点想象的生命力。
01
你猜为什么这番粉丝超多
播放数据却一般?
《宝石之国》动画改编自日本漫画家市川春子的同名漫画。
这里先插一句,本花此前在看《宝石之国》时,曾在B站听过这样一个段子。问:
《jojo的奇妙冒险》的作者荒木飞吕彦,《鬼灭之刃》的作者吾峠呼世晴,《来自深渊》的作者土笔,《进击的巨人》的作者谏山创以及《宝石之国》的作者市井春子5个人里,究竟哪个更没有心?
大家可以把自己的答案打在留言区。
荒木飞吕彦 吾峠呼世晴 土笔章人
谏山创 市井春子
不过其实这个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问题,非常生动形象地向每个动漫人说明了“有心的未必能画出名作,但是名作作者必然无心”的真理。
所以家人们猜猜为什么《宝石之国》在B站追番人数明明有350万+,播放量却还不到8000万?
因为刀。
本花敢实话实说,家人们敢点开吗?
不用谢
《宝石之国》的故事发生在很遥远的未来。那个时候,地球上只剩下了唯一一种“智慧生物”——拥有宝石做的身体的28个人形生命体。
这些生命体全身都由单一的一种矿物组成(听着有点像草履虫...),以光为养分,不会老也不会死,即使是物理意义上的粉身碎骨,也可以拼回来。
但是这作品的反派很有意思。
他们(它们?)是从月球上飞来的神秘物种“月人”,酷爱收集宝石,对各星球上的宝石人有着近乎成癖的收集欲,希望可以收藏每一种宝石,把它们带回月球做成装饰品。
但巧的是,作为正派的那28个宝石人,虽然种族一致,可彼此却并不是同一种宝石,听他们的名字大概就能知道,他们分别是什么矿物类。
所以如果要简单概括情节的话,那这大概就是一个关于宝石人和月人之间的战争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CV们的性别是很明确的,可宝石人们在作品中却没有性别。
也就是说很可能我们喊每一声“老公”时,Ta们其实在背后百合;喊每一声“老婆”时,Ta们却在搅基......说不定还有第四爱呢?(瞳孔地震.JPG)
自然,故事的各种有趣设定是吸引一众粉丝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本花看完本作以后,却有理由怀疑作者是想逃一个有趣、漂亮、华丽的外壳,把观众们骗进来杀。
02
超强三渲二
绝对独一无二的补番体验
《宝石之国》的故事开始于主角磷叶石寻找工作。
在28个宝石人领头“金刚老师”的带领下,所有宝石人都根据自身的硬度、韧度以及矿物特性,干着适合自己的工作。
但此工作非彼工作,他们是在对抗月人的系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比如战斗、辅助抑或后勤。
然而特殊的是,磷叶石武力值不高,且硬度又太低,用游戏梗形容就是个脆皮。
那究竟脆到什么程度呢?
是走路不小心撞到电线杆都会自己碎掉的程度,更何况磷叶石本身还带着“是月人喜爱的薄荷色”的debuff。
所以显然,磷叶石并不适合成为一个战士。
可是脆弱的磷叶石同理也负责不了大部分后勤工作,于是只能先做个记录员,主要负责给地球上剩下的植物和鱼虫进行分类。
在《宝石之国》的世界观里,地球曾遭遇了6次严重的陨石撞击,地面上的生物几乎灭绝,只剩下了部分植物、昆虫及海洋生物。
而宝石人则是那些死去的生物被分解以后,变成了结晶冲上海岸而诞生的。结晶这种物质的外形总是华丽而美好,五彩斑斓,亮晶晶的,大多还颇为剔透。
不过这种物质做成的人,本身会是怎样的形象此前没人能在脑海里具象,就连《宝石之国》这样的设定也是前所未闻。
可是橘子社(Orange)却偏偏制作出了史无前例的一部三渲二作品,在当时播出时,甚至被观众赞为日本3D制作最颇为难得一见,效果最契合与拔群的三渲二动画。
依旧璀璨夺目的钻石
老二次元都知道,日本最擅长的还得是2D动画,近些年的3D动画也一个个都做得
不得不说,《宝石之国》的3D效果的确非常好地还原了当宝石作为一个生物的头发与“骨肉”时最合适的状态,皮肤细腻有光泽,充满质感的头发,有的甚至流光溢彩。
所以哪怕放到现在,观众都会有非常罕见的观感体验。
制作上尚且如此细心、努力还原质感的橘子社,在剧情上也不含糊,《宝石之国》的动画事实上相当还原故事。
只不过遗憾的是,这部动画仅仅只改了正本漫画的“序幕”而已。
03
成长,等同于物是人非
其实本花与大多数观众一样,认为《宝石之国》一些配角甚至是要比主角更有吸引力的。
可是到头来,最令本花感慨的也许不完全是孤独守候夜晚的辰砂,也不完全是飘散宇宙的南极石,而依然是主角磷叶石。
在故事开始没多久,刚获得记录员工作的磷叶石来到了没人的海边进行着工作,可却遭遇到月人的袭击。也就是这时,像月亮与太阳一般一个在白昼工作,一个在夜间行走的两个人,相遇了。
夜间守护神辰砂及时赶到救下了磷叶石并击退了月人,可是辰砂之所以只在夜间出没,就是因为Ta的攻击能力有点特殊。
由于辰砂属于硫化物矿物,Ta体内会分泌出一种具备强腐蚀性(俗称有毒)的类液质体,而这种物质不仅会令动植物死亡,也会对其它宝石人造成影响。
可辰砂的自闭不仅来源于自己“排外”的属性,还有工作成就感。Ta为了不影响宝石人同伴,只能值夜班,可是月人从不在夜间偷袭,辰砂也并没有施展身手的机会,整个人就像被边缘化了一样。
是磷叶石得知一切后仍然不抛弃不放弃,许诺一定帮辰砂找到一份“比夜间巡逻更有趣,至于你才能胜任的工作”。
再回想最初,金刚老师让磷叶石去写博物志时,对Ta说:“这份工作需要你的正直。”
再看漫画剧情发展到如今,谁承想,这样的磷叶石后来竟然会变成宛如“厉鬼”的模样。
姑且不去谈《宝石之国》连载到后面的口碑如何,只说动漫画作品中,宝石人彻底“死去”或当下那一阶段的自己“死去”时的姿态是宝石碎裂的设定,就很具备其现实意义。
在《宝石之国》里,“死”是极美的,光彩耀目地破碎,是歌颂原本自身熠熠生辉的灵魂,也是祭奠那时那刻开始就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宝石人在作品中还有一个特质,那就是不致命的碎裂是可以修补拼合的,甚至有的还可以与其它宝石拼接在一起,只是拼合后的宝石人会丧失从前的一部分记忆。
磷叶石因为其自身的脆皮特质,破碎又被拼凑的次数数不胜数,到最后虽然成长为了东拼西凑出来、有一定战斗力的新磷叶石,但也成了彻底遗忘了过去、分割了灵魂、丢掉了自己的磷叶石。
虽然这样的变化也许会令当下的我们产生强烈共鸣,但本花实际上并不建议大家在观看时过于代入现实世界中的自己。
《宝石之国》虽然又刀又精彩,但是剧情与现实相比是更为单薄的。
它所塑造的世界是一个逻辑相对简单的世界,它能影响一个人的因素没有现实这样复杂,家庭、社会水平的发展、意识形态的转变等等在《宝石之国》那一小段的时间里都是静态的。
它们代表的都仅仅是现实世界的一个个缩影而已。
成长意味着必然的物是人非,“物是人非”则意味着人的自我是阶段性的。
就像在冬天才能结晶出形状的南极石——一个一年12个月里只出现3个月,共12集的动画里只出现2两集的宝石。
宿命会在某个节点,让南极石和世界上千千万万个自我,走向碎裂、颠覆然后不得不被迫迎接未知新生的穷途末路。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