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流行歌《像梦一样自由》,来研究下一首文字相对浅白,但意思晦涩不清的歌词创作
【本文来自《汪峰回应刀郎新歌争议:从来没有看不起他,给新专辑打93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600014661339
- 我喜欢汪峰的歌,但人品一直觉得一般。但我对这次汪峰的回应还是比较认可的。随人有很多客气话,但观点我很赞同。过度解读歌词确实有点哗众取宠。而且把歌词解读强加给刀郎也确实是是对刀郎的不尊重。在这里我还斗胆说两句关于我对刀郎这首歌的观点。歌曲歌曲,一首好的歌曲即便把词说的再好,也只是歌曲的一半,甚至对于歌曲来说,我觉得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最拿人的还是旋律。这首歌被很多人说是封神之作,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觉得他的旋律独特,摄人心魄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首流行歌曲《像梦一样自由》,来研究一下一首文字相对浅白,但意思晦涩不清的歌词创作。
我们先来看第一段歌词:你是否还会牵挂我,我最亲爱的朋友啊。当我决定放下所有,走上去自由的路。一开始,逻辑就有点混乱了,话语者声称决定放下所有,但是他还惦记朋友是否牵挂自己这个问题,这好像压根儿谈不上什么放下。这段很短,初学歌词创作的人,往往第一段就容易想当然,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一边哼唱,一边随性地拢住一些松散的短句子。他在找感觉,试图描述的这种感觉,固然不会是无中生有,但总之是很难清澈而自然而然地开源。这是初学者的常犯的毛病。
第二段歌词:你是否还会陪着我,我最思念的亲人啊。当我已经告别昨日,驶向去未来的路。那么第一段里作出的放下一切的决定,到第二段已经基本自行废弃了。话语者不失时机地又求诉于亲人的陪伴——这往往是世俗老人的最后期待(笑),可话锋一转又开始毅然地声称要告别昨天,前往未来——这往往是愤俗青年的初始狂放。那么,在羁绊与割弃的自我辩论中,又要陪伴、又要放弃的内心里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波兰么。
第三段歌词:我要像梦一样自由,像天空一样坚强。在这曲折蜿蜒的路上,体验生命的意义。你是否还会陪着我,我最思念的亲人啊。好,这段开始发挥了或者说高潮了,就是拿出像梦一样自由的主题了。请注意,话语者使用的是梦,而不是梦想。梦往往是混沌碎裂拼凑的,混沌区别于有序,那么就类似于醉酒一样,这种醉酒状态也即指向话语者所谓摆脱有序的所谓自由。那么话语者又说要和天空一样坚强,一般很少有人把天空和坚强进行关联,因为我们知道天空总是有风雨雷电灾难各种意外发生,在自然界是施加压力者,请注意在我们人类的理解中,被施加者往往才谈得到坚强。然后话语者继续表达,在曲折的人生路上,要以脱序和施压的姿态来体会生命。仅仅一秒钟后,话语者再次开始求诉于亲人(这时候朋友已经被亲人取代了),我不是很明白亲人这个词语对于前面的铺陈表达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亲人在语义是伦理的,也即有序,是反义于梦境的(梦境时常是反伦理的)。他要话语对象者的有序,来陪伴自己对于无序(梦境)的寄托,和对施压(天空)的向往。
第四段歌词:当我已经告别昨日,驶向去未来的路。我要像梦一样自由,像大地一样宽容,在这艰辛放逐的路上点亮生命的光芒。昨日这个词语,在此时被表达为被摆脱的对象,而未来这个词语,与梦境和天空是划在同一个理想框架内的,也可以被命名为话语者指向的自由。这时候与天空形成对词的大地出现了,话语者声称要和大地一样宽容,这又构成了新的矛盾。我们知道,大地是山川阻隔形成的地壳,也是地心引力存在的表象,事实上是一种对于自由意志的妨碍。而宽容这个道德类词语,恰恰意味着不自由——自由是摆脱妨碍的,宽容是承受妨碍的——拒绝被妨碍,则压根儿不存在宽容可言。由此我们判断出,话语者所述的天空(施压)和大地(妨碍),坚强(承受压力)和宽容(承受妨碍),犬牙交错,实际构成了人的意志的彻底分裂。在这种自相矛盾中,话语者开始强调燃烧。燃烧这个词语往往象征着牺牲,但有趣的是,话语者又用放逐淡化了牺牲,所谓牺牲是用来拒绝放逐的行为,放逐是用来避免牺牲的行为,这又一次地产生了自我矛盾。
以上这个歌词作品,应当说就是文理相对比较粗糙,逻辑也不算连贯,像是抒情诗,但从传统写作来讲,无论是修辞还是章法,都还比较欠缺文学修养。但不失为一种探索,也即对矛盾的反复再现。高情商的说法就是梦的自我解析,低情商的说法就是文字驾驭能力不足。如果是我为此歌词谱曲,那么我会使用相比歌词更晦涩曲折的曲调,以伸张词间不足以外道的由衷。我知道的是这个歌词所谱的曲子很阳光很喧嚣,感觉是作者在处理完琐碎事情在高速公路上哼唱出来的消遣之作。那么也就打消了我关于这首作品是晦涩之作的疑虑,那根本就是一首试图豁达心胸的作品,但很可惜旋律和编曲都是往那个灿烂的方向去,词创作的能力却磕磕绊绊地跟不上了,也可以说就是拼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