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阴谋论真假与否,这关我屁事

对于登月造假论这事儿,我的态度是不参与,不评价。

不参与是因为我没有精力去深挖这件事情,不评价则是因为更没有精力去为了这么个事情,帮美国人诚恳辩护。

其实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美国登月是真是假,这管我们屁事。

真的又如何?人类之光?庆幸科技掌握在了文明的手上?

假的又如何?美利坚这种欺瞒成性的国家,造个假不也挺正常的?

我相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我从来不迷信那些被传得沸沸扬扬,吹得出神入化的科学故事。

技术与故事本身就是两个维度的东西,前者是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后者则具有一定的宣传的色彩。

技术背后的故事在舆论战客观存在的加持下,有时候未必可以尽信,就如同“德国下水道”其本身就是打着“技术领先”的标签,吹的是“西方文明先进”的牛逼。

我反复提醒过大家,科技舆论战本身就是舆论战的一个重要环节,毕竟当年星球大战计划就是这么搞苏联心态的。

看看美国独立日无人机表演视频下的魔幻言论,大家就能明白科技这东西作为宣传工具,往往也是能杀人诛心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普通老百姓并非技术专家,一没有专家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二没有投身于此领域深耕的精力,给他们科普到底能让他们掌握多少专业知识,我向来是存疑的。到不说科普本身就是一种更好的攻心方式,就比如回形针这种套着科普散播西方私货的自媒体,本质上干的还是舆论宣传的活。

当然,我也没有精力和兴趣去怀疑美国登月这事儿。因为怀疑与否在当下并非此局之中的要害。

此局之中的要害在于,美国是否能如NASA近期所宣布的一样,重返月球成功。

500

只要他能把人再度送上去,那即便1969年那次是假的,也不影响“美国能够用先进技术登月”这一事实,因为美国终是做到了。

反之,如果NASA重返月球这事儿总是跳票,即便1969年那次是真的,但人们对于上次登月的质疑依然会愈演愈烈,因为美国在当下并没有做到。

故此,评判此事真假的关键不在于过去,而在于当下,当下成真就能反过来肯定过去,当下不成那么过去也会受到拖累。从舆论的角度观察此局,就静观阿尔忒弥斯计划是否能成功就行了。

成功了,那些质疑登月的人自然会被啪啪打脸;而登月不成功,那么所谓阿波罗登月的神话自然就会从科学变成玄幻。

这也是为何我不参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关于我们网上那些为了美利坚登月而跟质疑者吵得面红耳赤的人,其实也是挺可笑的。

毕竟站在中国的角度而言,美国1969年登月成功与否,对于我们来说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就好比,隔壁小区某家孩子拿了奥林匹克国际金奖,这与你家孩子又有何关系呢?

当然我这么说了,就一定会有人说我格局小了,没有站在全人类科技水平进步的角度来看问题。

对此,我要澄清一下,即便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看,美国1969年登月这事儿,除了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帝科技天下无敌的神话之外,于当下又有什么意义呢?

很多人动不动就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和格局,看上去挺高的,其实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因为即便是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那也得实事求是,要看这种科技神话本身于当下中的正面意义在哪。

如果正面意义只存在于彰显美帝旧日的辉煌,为公知润人招魂的话,那对其的维护就算不上什么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了。

反之,如果解构美帝的软实力霸权有利于让世界上真正优秀的,站在历史大势这侧的文明之能量得以释放,那么解构一下美帝又有何不可呢?

我个人是没有那种白左一般的世界公民的格局的,因为我没有在此方面自我满足的精神需要。

我只是清楚,不瓦解昂撒犹太一神教的那套把全世界归于单调性的魔怔传教,那么人类文明就会失去其多样性,就会陷入枯萎。所以凡事能够对于解构其软实力有所帮助的事情,即便它可能看上去有点扯淡,但我至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反正我是找不到对此而杠的理由。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在狭间之中辩经较死理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聪明绝顶这事儿,我是不感冒的。

如果是探讨科学技术,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谈。但如果是讲一个科学故事,那么我自然会把它放到传播学的范畴去,以舆论斗争的态度去看待它。

这既是,舆论战这事儿,较的不是单纯的是非,而是要为大势所服务;搞舆论工作的人,更要想清楚自己做这行的目的是什么,到底只是为了迎合网上某些观众的胃口而反复横跳,而是坚定一个舆论斗争扯光雕毛的信念而物尽其用?

我们很多朋友说质疑登月这事儿反智,似乎对之进行批判就能解决社会上的反智问题。

但殊不知,反智言论本质不是一个智力水平的问题,而是一个身份、立场、阶级,甚至是一种情绪表达的问题。

这也是我最近听抖音UP大头鹰讲那些走线润人的故事,跟各自恨国奇葩连线之后的感慨,那就是很多人之所以二极管,之所以说出一些反智的话,这跟他在现实生活中处境不顺多半是息息相关的。

对于我国这个高度内卷的社会来说,不顺是人之常态,只要卷,那么人自然就会奔波劳累,遇到一些命不太好的,那么自然就会有不顺之经历带出不顺之情绪。

情绪需要发泄,那么反智言论就很适合扮演发泄的承载者。

大家想想美国那些质疑新冠疫苗的红脖子,他们蠢的背后是什么?

人类为什么总是喜欢传播危言耸听的消息?说白了,这样做会有情绪上的快感,它的实质是一种荒诞逻辑行为,是对于“永恒轮回”之枯燥生活的一种肤浅的反抗。

这是人类情绪的一种熵增的表达方式,是对于理性、秩序的一种逆反。

只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跳出理性逻辑的框架,用相对反智的方式去表达这种逆反会比较简单;而对于少数思维水平与智慧水平较高的人来说,可能他们的逆反会显得稍微有那么一点逻辑,就比如像“等待戈多”、“李伯清散打评书”、“周星驰电影无厘头”这类荒诞的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察觉反智的存在,但我们无法消灭反智的根源,因为人类无法回避对于理性和秩序的疲惫感。

即便你不在登月这事儿上反智,你也会在结扎、吃不吃狗肉、甜豆腐脑好吃还是咸豆腐脑、甚至在虚拟货币到底该不该梭哈这事儿上反智。

因此与其让人们在这些能够乱我们舆论场人心的事情上反智,不如将其引导到“解构美帝软实力”的范畴内,利用反智的能量去让美帝感到难堪。

这其实就是我们祖先治水的智慧,即疏而非堵。

洪水来之坎坎,现为凶形。但你无法消灭洪水,你只能将其分流引导到无害的地方。

同样,你无法消灭反智,因为你无法消灭人类对于理性与秩序的叛逆;那么你就将其引导到不伤害大局,不伤害大趋势,甚至有利于大局与大趋势的地方。

就比如将其引导到有利于我们跟对面打舆论战的地方,那么这就能变废为宝,让本身不好的东西发挥好的作用。

我奉劝我们的知识分子都应该读读《易经》,因为《易经》里藏着唯物辩证的智慧,告诉我们“理念因局而表达”的朴素道理。

就像我最近研究命理学,发现命理学的思维非常辩证,同样的日柱干支组合,在不同的八字格局里,在不同的时令环境下,在不同的人事关系组合下,其旺衰喜忌是不同的,要应对的手段亦是不同的。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不同的因果关系下,其所发挥出的效果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把握的是它对于大局的影响,而不是其在于孤立的狭间之中的、标签化的是非对错。

这点落实在“登月造假论”、甚至“西方伪史论”身上也是相同的道理,其真不在狭间之真,其伪不在狭间之伪,而在于是否能为大局之中的真所用,是否会伤了大局之中的真。

其实看看我们官方的态度就明白了,官方从来都参与这些事情,但也不轻易对之做出评价和批判。物尽其才,人尽其用。

在舆论战中,猜忌与怀疑就是最锐利的尖刀。

范增未必不忠于项羽,但陈平的一张嘴就可以让谣言之“伪”成就刘邦脱困之“真”。兵不厌诈,舆论战的本质是战争,不是两人成行过家家,所以达到目的是最根本最朴实的原则。

解构美帝软实力既然是我们舆论战的目的之一,那么围绕这个目的的正奇之兵就皆可用之。

奇兵从来都不是光彩之兵,但奇正的组合却是兵家之常态。

这支乱其人心的奇兵我们不用,别人一样会用,会在新疆棉花上用,会在科技舆论战上用。跟美利坚这种级别的boss斗,我们没法学宋襄公,只能学孙武、学韩信。这不是我们不按套路出牌,而是副本难度决定了我们的练度。

回到我之前说过的,唱衰美国要常态化。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正兵,还是“登月造假质疑”这样的奇兵,它们都是可用之兵,必要之兵。

而唱衰美国这事儿,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舆论环境下,就一定会出现不同的音调、不同的音色、不同的节奏。有些乐曲雍容典雅,有些乐曲五音不全,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这首歌偶尔跑跑调,在其不背离解构对面软实力的战略安排的大前提下,都应该给予其一定的宽容度。

在这种问题上吹毛求疵,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属于强迫症,是当事人为了彰显自己牛逼而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同时,在这种问题上吹毛求疵,跟别人吵得耳红目赤,最后却维护了美利坚的软实力霸权,想想都挺蠢的,有这个时间去多凹几把忘却之庭,录一个10层全自动AI挂机0T上下连打的视频发到B站上它不香么?

行了,最后总结一下我对登月造假论这事儿的态度:

1)不参与,因为没时间没精力

2)不反对,毕竟是扯雕毛的事情,多扯几根挺好

3)不要试图用自己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去消灭那些看似反智的人,要清楚反智现象的底层逻辑,然后将反智的能量引导到能为你所用的地方,做好废品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这才是人生的智慧

4)如果你为了流量或者拿登子的经费,一定要“质疑美利坚神话”的人斗争到底的话,那上面这些话当我没说。

最后,登月阴谋论真假与否,这关我屁事,戏雕!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