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新歌,杀疯了?

最近几天,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颠倒歌》以劈头盖脸的架势,引爆了社交媒体。

具体有多火呢?

稍微有点年纪的朋友,可以回想一下,当年大家疯抢《2002年的第一场雪》盗版正版碟的历史名场面。

500

考虑到刀郎“退隐”时间有点久,同时也为了照顾更“年轻”的朋友,我们还是举一些看来生动形象的例子。

比如,一个音乐账号发布的《罗刹海市》完整版歌曲(大概率还没有版权),我在13点31分截屏的时候,还是16.4万的点赞,1.3万条评论。

短短12分钟之后,13点43分再截图到时候,点赞已经飙到了63万,评论突破了10万条。

500

再举个小例子,乐评人丁太升对刀郎新歌的点评,竟然超过600万人同时在看。

500

更夸张的是,无数人冲进那英、杨坤、汪峰、高晓松,四位“知名导师”的抖音评论区,留下“听一听刀郎新歌”“求导师为刀郎转一次身”等评论。

尤其是在“那英→杨坤→汪峰→高晓松”等几条“标准路线”上,动辄数十万人自动导航浏览、呼吁。

500

虽然粉丝数量远不如杨坤和汪峰,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那英抖音账号备受关注,其评论区留言数量的增速与刀郎新歌热度增速,恰好呈正比

截至7月26号早上10点,那英置顶的那条抖音动态,评论已经从上周末的几万条飙至140多万条,内容清一色是关于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

500

抖人们充分发扬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精神,在那英等四人的评论区轮番观光打卡,带着三分讥笑五分戏谑调侃道:又鸟是什么鸡?马户是什么驴?

500

这几天互联网的盛况,也隆重地向世人证明了:刀郎的歌迷只是老了,而不是死了!

以防有人村里刚通网,这里先简单盘点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7月19日,刀郎发布了个人新专辑《山歌寥哉》,收录了包括《罗刹海市》、《颠倒歌》、《花妖》等在内的11首歌曲。

500

最受关注《罗刹海市》,灵感来自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同名短篇,部分歌词甚至直接采用了蒲松龄先生的原词。

刀郎的这首歌和蒲松龄的小说“内涵”是一样的,讲的都是一个以丑为美的颠倒世界。并且,批判起来,丝毫不留情面:

长得越丑陋,社会地位越高,长得越好看,越是被视为异类。

500

你品一下这个歌词,罗刹国有一条一丘河,河水流过苟苟营,稍微懂点成语都知道,这不就是一丘之貉,蝇营狗苟的意思吗?

还有一些特殊的名词,像“杈杆儿”指的是旧时妓女的保护人,类似妈妈桑之类的角色;

“老粉嘴儿”出自《金瓶梅词话》,形容一个人惯会花言巧语;

“勾栏”指代的则是古代的娱乐场所。

换句话说,刀郎的《罗刹海市》看似在唱蒲松龄的古曲,实则是批判乌烟瘴气的音乐圈。

鲁迅的杂文,如投枪、匕首。刀郎的这首“杂歌”,每一句词,也都闪着寒光。

尤其是“未曾开言先转腚”这句,还没说话先转椅子,这不是《**好声音》的经典环节吗?

500

咂摸出了这层意思,整首歌就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我斗胆用大白话翻译一下:

从前有个地方,那里有个音乐圈

那圈里有一丘之貉,每天蝇营狗苟

为首的人叫“马户”

在圈里可以呼风唤雨

她长得倒是不咋样

就知道拉帮结派,以导师的名义指点下一代

“马户”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一只“驴”

就像“又鸟”也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鸡”还以为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大鸟

有个符合大众正常审美的小伙儿误入了这个圈

才发现这里美丑颠倒

驴爱听鸡唱歌

鸡也觉得自己是个人物

圈里人互相捧臭脚 把鞋拔子当如意

却不知道你捧得再高

也不过就是个煤球

怎么洗都是个脏东西

认真分析《罗刹海市》的歌词内涵之后,感觉这似乎只是一首针砭时弊的歌,没啥大不了,毕竟搞嘻哈、说唱、摇滚的,一旦开骂,比刀郎凶狠多了

但,这世上的事,就怕对号入座。号和座,对应得越是严丝合缝,就越容易破圈。

结果,刀郎新歌发布后的这几天,就有一大批眼尖的网友发现,“马户”们拉帮结派、好为人师、蝇营狗苟的做派,再加上《**好声音》的梗,就差报一些人的身份证号了。

而这些人,都曾在公开场合贬低过刀郎的音乐

越是正面的针锋相对,越容易引发正面的反噬。

2004年,刀郎发布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同名歌曲一夜爆红,《情人》、《冲动的惩罚》也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专辑销量超过270万张,盗版销量更是突破千万(也有说超过2000万)。

当年,专辑销量超5万称为白金销量,超10万称双白金,能达到双白金在乐坛已经是凤毛麟角。再做一个极限的对比,那年周杰伦《七里香》的销量,是260万张。

500

当时,汪峰的代表作《飞得更高》刚刚问世,有好事的记者问他对刀郎的看法,汪峰表示:刀郎的走红是流行音乐的悲哀。

500

同样在武汉演出的杨坤也表达了他的不屑,认为刀郎的歌“苍白无力”,称不上音乐。

500

高晓松的话更难听,他说:“刀郎的专辑,我会直接扔进垃圾桶里。”

2010年,在一档“音乐风云榜”节目中,评委主席那英表示,刀郎的歌“没有音乐性,不具备审美观点”。

500

对于这些评价,刀郎几乎没有正面回应过。

沉下心做音乐的他,陆续推出了《西海情歌》、《爱是你我》,并翻唱了《十送红军》、《我的祖国》等经典红歌。也获得了一些拿得出手的奖项

500

然而,在2012年,曾经一夜成名的刀郎,又几乎在一夜之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此后,除了《弹词话本》、《如是我闻》、《世间的每个人》等充满诗意和禅意的乐章,江湖中,很少再听到刀郎的消息。

直到2023年,刀郎放下木鱼,带着他的新专辑《山歌寥哉》归来了。

坦白讲,咱们都不是刀郎,不能认定刀郎就是要借《罗刹海市》指名道姓地讽刺某几个人。

但那些早就憋着一肚子委屈要为刀郎打抱不平的热心网友,可管不了那么多,大家先是跑到那英的评论区推荐刀郎新歌,接着再去杨坤评论区打个卡,随后立马到汪峰那边占个前排,最后再去高晓松那里混个脸熟。

除了打卡四人评论区这一主线任务,刀郎的徒弟云朵,以及曾经怒斥颁奖黑幕的“铿锵玫瑰”田震,也被网友“衍生”的热情带火了。

500

在云朵的评论区,到处都是“你师父在大杀四方”、“一步杀一人、十步掘四坟”的留言,而在田震的评论区则是“强烈建议震姐翻唱罗刹海市”

至此,刀郎的新专辑,更准确说是《罗刹海市》这首歌,将音乐圈分出了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

更具象一点描述就是,大众在讨伐精英

你甚至可以想象如果这四位导师坐不住要删评论,还会被群嘲“玩不起”,“当初骂人的时候怎么不想想今天”。

当然,也有人担心,网友这样“闹”,以后娱乐圈更没人敢点评音乐了。还有人担心,舆论的裹挟会造成审美的单一,损伤音乐的多元性

实事求是地说,以现在的眼光来看,《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张专辑制作确实称不上精良,歌词也不够“深刻”。

但让网友们愤怒的,其实也并非那英们对于刀郎“审美观点”的不认可,大家反感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掌握了话语权的人,对于底层叙事的傲慢和无礼。

难道只要不符合一部分人的审美观点,这样的歌就应该被扔进垃圾桶,这样的歌手就没有资格评选“十大影响力歌手”?

500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欧美、港台音乐才是更符合“主流”审美的音乐,这些音乐往往意味着演奏的复杂、唱腔的精准、风格的多元、歌词的含蓄,以及昂贵的乐器。

但是,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对于绝大多数普罗大众来说,是超纲的。门槛太高,根本迈不过去

没学过乐理知识的普通人,根本不知道一句歌转了几个音,伴奏用了几个乐器,不知道唱歌前要先准备好“审美观点”,大家只关心这首歌好不好听、歌词跟我有没有关系、能不能听懂。

在世纪初彩铃爆发的年代,以刀郎、凤凰传奇、庞龙等为代表的“草根”歌手,就是以简单的旋律、直白的歌词、嘹亮的嗓音,一下子击中了普罗大众的心。

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冲动的惩罚》,庞龙的《两只蝴蝶》,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之所以在大街小巷流行,就是因为这些歌——唱的是“忘不了把你搂在怀里的感觉”,是期待“你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是提醒心爱之人“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是希望“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

500

这些“KTV金曲”,其实是普罗大众常年劳累之后难得的精神享受。

盗版、手动洗碟、录碟虽然不体面,但就是靠这种自发的、朴素的方式,刀郎们被大家推进了山头林立、戒律森严的歌坛之巅。

500‍‍‍‍‍‍‍‍‍‍‍‍‍‍‍‍‍‍‍‍‍‍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刀郎们刚走红的那个年代,国内经济基础与美西方差异较大,人均自信水平远不如现在。所以,彼时彼刻社会“主流”普遍对于西方的一切都是仰望的状态。

再加上,那个年代网络没有普及也不会有人预见到网络会普及,因此,爱听刀郎音乐的人,也没法像现在一样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声音。

所以,当时掌握了行业话语权的人,可以毫无遮拦地表露出对“草根”音乐的不屑一顾。

于是,我听蓝调,我高级,你听网络神曲,你庸俗。

带着“土”、“俗”这样的标签,刀郎们经历了“唱片爆卖”却“处处不入流”的冰火两重天的状态,甚至唱片卖得越好,越多人听,你就越俗越土。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刀郎觉得自己有了成名的作品,却没有做好成名的准备。‍

500

他开始处于半隐退的状态,在新疆做音乐,带徒弟,很少出现在公共视野中。

2023年,刀郎之所以能踩着五彩云,再度横空出世,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近些年,随着国内对美西方的视线从仰望调整到平视,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导致话语权的下沉,审美定义权也发生重大改变。

并不是因为“审美定义权”的变更,导致大众审美发生“报复式”扭转。

在经历了时间的大浪淘沙之后,还能重新获得大家喜爱的歌手,一定是有实力的

并且,在早年刀郎受到争议之时,很多音乐圈的前辈,就对刀郎给予了高度评价。

500

谭咏麟请刀郎创作了《披着羊皮的狼》;李双江肯定了刀郎音乐里的多样性;罗大佑不听流行音乐,却会听刀郎,认为他的嗓音有种独特的魅力,唱歌像说话一样流畅自然。

而现在,再次归来的刀郎有了更深层的思考。

很多人第一遍听《罗刹海市》,可能需要就着“解析”听一遍,才能品出歌词中的绝妙;

第二遍再听,发现即便抛开“指名道姓”这一层,单就“讽刺文学”来说也是够的,堪比“乐坛鲁迅”、“音乐圈郭德纲”,没点文化水平根本写不出来。

500

我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士,很难说出这首歌作曲和唱法上的门道,但我单曲循环了一下午,最大的感觉是,越听越上头

嬉笑怒骂的唱法,配上节奏感的旋律,好像有种听二人转的感觉(我瞎说的

弹幕里我有同样感觉的人不在少数,相比刀郎以前歌词直白、旋律简单的《冲动的惩罚》等“神曲”,《罗刹海市》艰深晦涩,唱法也很难归结为流行、民谣、美声等任何一类,但就是莫名上头。

500

除了歌曲制作本身,刀郎也在专辑中运用了大量民族传统元素。

《罗刹海市》的作曲采用的是中国北方曲艺的代表性曲种“靠山调”,又有《聊斋志异》中的意象,因为这首歌过于火爆,甚至已经有人开始连夜攻读《聊斋》小说,生怕自己文学功底浅薄,不能理解曲中之意。

500

另外根据广大网友整理,专辑中的另外10首歌都参考了各地的民间曲牌,像《序曲》有广西山歌调的韵味,《珠儿》有河北吹歌的唱法,这张专辑中也确实用到了大量唢呐、二胡、竹笛等传统民乐。

500

事实上,民族性是刀郎一直在坚持的特质。从早期的《西海情歌》、《新阿瓦尔古丽》、《喀什噶尔胡杨》这种展现西域风情的歌,到2020年的《弹词画本》有画本和戏剧的影子,《如是我闻》有佛经的意象,再到现在的《山歌寥哉》,刀郎一直坚持站在泥土里,为那片土地上的人而歌。

回到《罗刹海市》的出圈,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正是如此——

曾经,行业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制定美丑标准,大家就只能接受,否则就会被视为异类。而现在,大众的“话语权”意识觉醒了。

他们开始用自己朴素的价值观衡量一个作品的优劣,并在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

于是有了消解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有了野火烧不尽的ikun,有了刀郎10年后“杀”回来的那一刀。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凤凰传奇。

2021年,凤凰传奇在一档音乐节目中,演绎了一首改编之后的《海底》,节目“专业”评委非常不客气地说,这样的歌很不“凤凰传奇”。

在这档栏目中,凤凰传奇最终获得了全场最低分,排名倒数第一。

但,这段4分多钟的翻唱视频,后来仅在B站就创下了4000多万的播放记录。

500

正如网友们在弹幕中的海量留言:听完原唱让人感觉自己的痛苦、沉入海底的感觉有人理解,而凤凰传奇改编的版本让我觉得有人正从海底拯救我,这世界依然美好,人生值得期待

500

500

凤凰传奇唱得好不好,你说了不算,大家说了才算。

当下,大家像当年疯狂盗版《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样疯狂传唱《罗刹海市》,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所不同的是,审美的定义权已经改变

尾声

截止到发稿,我依然没有看到任何“刀郎回应《罗刹海市》”的可靠信源,而在反复阅读蒲松龄《罗刹海市》原文之后。我认为,刀郎或许也不需要专门回复此事了——

这个古老的故事,已经写出了关于当下的预言。

在《罗刹海市》中,蒲松龄一共描述了两个世界,第一个世界是罗刹国,这里美丑颠倒。“美丰姿,少倜傥”的华夏子弟,到了这里,要想获得一定的成就,只能“同流合污”,否则就被视为妖魔。

不过,当“华夏子弟”冒险走进另一个世界“海市”,却发现这里的人与罗刹国的人大不相同。“海市”的人,不仅审美正常,还注重人的内在美——才华。

“华夏子弟”写下的锦绣文章,海市的人很重视,并且献给了龙王。龙王大喜,还将美如天仙的龙女许配给了“华夏子弟”。

“海市”可谓是蒲松龄理想中的世界,在这里,正直且有才华的人,只需做自己,就可得美满人生。

但是蒲松龄认为海市,是一座蜃楼,不会真实存在。因此,这名“华夏子弟”离开海市回老家探亲之后,再也找不到返回海市的路。

或许,刀郎看完《罗刹海市》的故事之后,落笔写词之时,也不清楚自己所处的是罗刹国,还是海市。

而新歌发布后的这几天,海潮般涌来的各种评论,却不断向刀郎阐明:你战战兢兢不敢期望的海市,并非幻境

500

蒲松龄原版的《罗刹海市》,让人感觉世界就是罗刹国,是颠倒的,是无可救药的。至于理想中的世界,则是海市蜃楼,是梦幻泡影。

刀郎在彷徨中,唱出了《罗刹海市》中的罗刹国。或许,他也只能唱出罗刹国。

因为,是否让那个在山海间漂泊的刀郎走进海市,决定权不在刀郎,而在我们每一个人。

【注】刀郎,是指古代居住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叶尔羌河流域个别地区人的自称,至今有不少人自称刀郎人。所以,刀郎=我。

热门评论 28

  • 牤牛河 唯俭助廉 恕成德
    买几张《山歌寥哉》
    不得不佩服一下刀郎,一曲诉尽舆论场。
    刀郎近日火了,复旦大学教授范勇鹏说:刀郎是不是在骂人我不知道,但网民吃瓜的快乐我比较能理解。几十年了,文化艺术圈那些个精英架子端的都忘了自己是谁了,清华美院的画,时装广告圈的妆,贾浅浅的诗,芳芳的文,学术圈的阀,其实他们心里都是一句话:你们也配。刀郎当年的歌艺术性可能没多高,但是人民群众就是喜欢,就像周总理说的,你算老几。
    其实,财经圈子的马户又鸡,一直在遮蔽(也许是真不懂)一个即将到来的事实。刀郎一曲业已足够:小人得志,君子困窘,外敌张狂,将军折辱,官僚垄断,一向如此。怕就怕,欺上霸下,卖主求荣;恨就恨,恶行昭彰,全身而退。
  • 范勇鹏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任何一种新文化兴起时都是粗糙的。欧洲文艺复兴,白话文运动都是如此。旧文化最后的防线就是形式上的繁琐精致,当然还有既得权力地位。别的领域我不了解,只知道文科学术和大学体制现在也处在这种新旧交替前夜。自己不走就会被时代拖着走。
  • 五月石榴
    罗刹海市听了就上头,其深意解读的人都挺多的,能得到大家的共鸣,不仅仅是原刀粉。此歌针对当下时弊,各种圈子的乌烟瘴气,一针见血。之所以出现刀粉们去那几个公众号留言、讨论,贴主说得好,刀粉并未死而是老了,他们心中有压抑、愤怒。罗刹海市正是他们心中压抑的爆发、宣泄,也包含对当下各圈中的混乱、乌烟瘴气、丑恶、虚伪的不满及愤怒。
    我倒是更喜欢猫王的《《油啊迈横刀哥》MJ的《薜荔》。。。他们是现当代流行乐的李白和杜甫。

    他们表达的初衷其实有点类似刀哥,就是不被主流所容,前者自嘲,后者也是自嘲,但强劲的节奏和充满了阳刚的不屈,不屈反驳出正向的自我释放。

    反过来,刀哥的曲风和词品则文酸油质,换言之其实是拐着弯开骂那种并不见真诚的消极创作,那么在艺术创作中,这是最不可取的做法,没人听说过音乐也可以当作匕首乱扔。。。。我们可以批评指责一切腐朽现象,但真不必把音乐作为喉舌,我知道饶舌已经沦丧到那个地步,但美国音乐恰恰衰败于说唱,就像电影式微于昆汀。

    所谓艺术的恣肆与洒脱,贵在敢于在主流面前公然自嘲,通过勇敢地自我戏谑,以在艺术上的泼辣裸裎,正面公示自己的美,反证出对手的庸俗与漏级。

    这个才是真本事。如果憋在一口气上,拼命自证为主流,认为自己是被窃位的王子,自己是全部文化唯一的象征。那么其实反而会流于自己的轻浮。
    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刀郎是一个有着独特唱法的歌者,这就够了。
    比如我就觉得其唱法别具一格,这可以有,谈不上喜欢,但喜欢的人确实有,
    但区别在于内涵,也是一般人不清楚的地方,这就要问,为什么有音乐?
    被生活中的各种自然声音所包围,也就本能地想听天籁,这就是要有音乐的原因。
    于是歌者各凭技巧在天然声音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修饰,于是声音就好听多了,
    可见有别于自然音,音乐是为天然声音做加法,正常是尽量做加法,尽量去天籁,
    所谓音乐人,就是为自然音做加法的人,
    反之,如果为音乐做减法,以比较自然本真、不加修饰的直腔出现,
    这是有别于音乐人的另一种新的尝试,这里姑且称为“原音人”,
    不排除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比自然音更加单纯的声音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至于算不算得新文化,我倾向于这是一种尚待观察的现象,不妨拭目以待!
  • 实事求是地说,以现在的眼光来看,《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张专辑制作确实称不上精良,歌词也不够“深刻”。
    实事求是地说,对这个判断有些不爽:以现在的眼光来看,86版《西游记》制作称不上精良,特效更是一般,但不妨碍它成为经典。刀哥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张专辑也是如此
  • ヾ秦绪佳 你才懒,你才什么都没留下!
    2021年,凤凰传奇在一档音乐节目中,演绎了一首改编之后的《海底》,节目“专业”评委非常不客气地说,这样的歌很不“凤凰传奇”。
    在这档栏目中,凤凰传奇最终获得了全场最低分,排名倒数第一。
    但,这段4分多钟的翻唱视频,后来仅在B站就创下了4000多万的播放记录。
    ——————————————————————————————
    又一场经典的马户又鸟表演,高台上站久了,不跟大众划清界限仿佛就显不出他们高明一样
  • 西牛贺洲 北美大陆不应是白人的天下,我辈华人应有立足之地
    酣畅淋漓的评论,一个字舒服!!
    支持刀郎,那些瘪犊子玩意,滚粗吧
  • 罗刹海市听了就上头,其深意解读的人都挺多的,能得到大家的共鸣,不仅仅是原刀粉。此歌针对当下时弊,各种圈子的乌烟瘴气,一针见血。之所以出现刀粉们去那几个公众号留言、讨论,贴主说得好,刀粉并未死而是老了,他们心中有压抑、愤怒。罗刹海市正是他们心中压抑的爆发、宣泄,也包含对当下各圈中的混乱、乌烟瘴气、丑恶、虚伪的不满及愤怒。
  • wjj609
    我当年喜欢听周杰伦的歌。
    刀郎唱的雁南飞,是送红军,祝酒歌都非常好听。
  • 织工 为理想卑贱地活着
    这里说点趣闻:
    那英说“听刀郎的歌的人都是农民”的来源(可以看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U4y1h7jp/):
    当时有个女记者在巡回演唱会上采访刀郎的时候问:您对那英说“听刀郎的歌的人都是农民”这件事怎么看?
    但是刀郎立刻问她“这话是不是你亲耳听到的?”、
    女记者立刻怂了:这个……有媒体这样报道过。
    (可是正是这个女记者的提问,变成了那英说“听刀郎的歌的人都是农民”的最早来源)
    刀郎再次追问:“你有没有亲耳听到?”
    女记者只好说“没有。”
    同样的,高晓松说:刀郎的专辑,我会直接扔进垃圾桶里。我目前也没找到来源。
    但是“XXX的歌只有农民/穷人/乡巴佬喜欢听”这种想法,在文娱领域就是主流。
    我对于刀郎的一些歌喜欢,一些歌不喜欢,但是他的音乐受到大众欢迎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真的有谁说“听刀郎的歌的人都是农民”,那么这就是对刀郎最大的赞扬,因为这说明他是受到无产阶级的欢迎的。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65
最热 最早 最新

  • 全部楼层
    金色年华_
    怎么感觉你这位平时颇有些君子风度的人咋就在这事上显得破防了呢?!存在就是合理,不管你本心如何,逆流而动,必受因果。但愿你自得其乐~~
    万事皆有利害,诸利谋其远,诸害取其轻,害轻即利我,亦为利他。

    诸人之果,虽万千因而无非一死,环视人间皆然也。是我终得天下心安即可,愿君亦如此,莫做无用挣扎。

    时光荏苒,流光似电,岁月如梭,白驹过隙,日月往复,不觉人之老至,则百般传授总为后生遍有慧眼识事而已,不可效古人盲目相害罢了。

    膀友,再歪,再歪哈。。😇
  • 全部楼层
    肥鱼养花猫
    我活着有两个眷恋么。。。一个是眷恋父老乡亲和他们生活的热土,这象征着我的出处。一个是我自己,我意味着我的经行与去处。没有这两个眷恋,我的身体里就会充满了因为苦涩而产生负能量。

    这两个眷恋,让我这个没意思的人有了点意思。
    怎么感觉你这位平时颇有些君子风度的人咋就在这事上显得破防了呢?!存在就是合理,不管你本心如何,逆流而动,必受因果。但愿你自得其乐~~
  • 全部楼层
    感悟长时段LONG
    拿出你分析伤痕文学的精神来看待互联网----------
    不了,因为后来我感觉要是踹你一脚,可能会有友军伤心了,所以嘛,你就当没看到好啦!
  • 全部楼层
    半杯咖啡
    当年又鸟的那个评论我是不知道的,可能过了十来年我才有机会听说那个恩怨。看完视频,心里就一个字:气。如今《罗刹海市一出》,心里也是一个字:爽。前前后后别的话我什么也不想说,就是这么直截了当。
    你问有没有推手,不就是想问有什么力量在推动舆论吗?我想了下,我是没有的,因为我只会用脚踹!大概与我想法一样的人多了,所以。。。至于你,想怎么说是你的自由,非要埋汰一下什么的话,那踹你一脚我内心会是毫无波澜的。
    拿出你分析伤痕文学的精神来看待互联网----------
  • 菜鸟dad 中华复兴的关键词不是强盛而是文化思维
    全部楼层
    邾城散人
    你说的正是极端等同于垃圾的又一例证!这个世界本就是光暗同尘,有人硬要区别开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这不就是以极端去反对极端么?本质上有区别不,实际上还是一丘之貉!汉人就喜欢玩文字游戏,玩了几千年,最后完成啦唐辽元明清,被游牧部落按在地上摩擦............好玩不????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显然还是误解极端概念:摊开自己的手、只要手心,这叫极端而有物极必返,原因?做不到但灰要玩扯蛋而已嘛。所以极端不是指手背是垃圾,而极端的思想问题更不是垃圾但只是认识错误,即垃圾与错误无关、垃圾被丢弃不是因为它是错误的但是无用罢。,东西风问题两者就不是手心手背两面式比较的问题了而是两个独立式竞争关系,这与极端无关了,但可以形容譬如竞争手段或程度很极端很过分,那么同理农耕游牧就是个两体之间的互动及其程度的极端可能即侵袭战争。
    所以,确定上述是忽悠散人的文字游戏吗?落后的本质永远是思想,而思想是概念系的关系体集合。关于思想认识本鸟倡导常识普及。
  • 邾城散人 屋外艳霞为伴侣,壶中日月任婵娟。
    全部楼层
    菜鸟dad
    所以民粹指极端?而极端现象譬如手心&手背只许二选一因此手心温柔被无限拔高&手背粗糙被彻底嫌弃,又譬如真实&精美只许二选一因此精美被无限抬举而真实被完全遏制,当这些拔高在代际岁月里温水煮青蛙式极端着时,没见谁称其为权/圈粹,而当对它的平衡自动归来时却被高大上谓之民粹垃圾,如果这种嗤之以鼻来自现实圈粹的话,这是可理喻的,否则就似被卖了还帮数钱、既立场模糊又利场混乱。
    你说的正是极端等同于垃圾的又一例证!这个世界本就是光暗同尘,有人硬要区别开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这不就是以极端去反对极端么?本质上有区别不,实际上还是一丘之貉!汉人就喜欢玩文字游戏,玩了几千年,最后完成啦唐辽元明清,被游牧部落按在地上摩擦............好玩不????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全部楼层
    user8
    嗯,那安息吧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哦好哒。。。
  • 全部楼层
    肥鱼养花猫
    那也没办法丫。。。我不会抱怨的😇
    嗯,那安息吧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全部楼层
    情场鬼见愁
    为丑恶现象叫好,
    看来你是一伙的,至少心理定位是。。
    这是哪门子丑恶现象啊?老是给别人挖坑,这样不好。
  • 情场鬼见愁 浪得虚名的。。。。。
    全部楼层
    xeihui1070
    至少比现在好吧,现在不说,还不是一样打压,也许还打压得更厉害,你就不说了。
    为丑恶现象叫好,
    看来你是一伙的,至少心理定位是。。
  • 菜鸟dad 中华复兴的关键词不是强盛而是文化思维
    全部楼层
    肥鱼养花猫
    所以我很欢迎这个巨大反响啊。。。没有这个巨大反响,我还不能说这么多话呢。

    所以叫什么?抛砖引玉嘛。我又不会把刀郎当成地狱,我事实上某种程度还挺欣赏刀郎的。

    既然欣赏,那么就要毫不犹豫地把刀郎自带的杂质剔除掉,那剩下的我们就可以很好地探讨了。不然这些杂质就会在一帮同温层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被人指摘到千疮百孔,最后本来可以认真讲清楚的事情被他的那些杂质干扰到万众说low的地步。

    既然如此,那这种事与其别人来做,不如我来做,我做的很好的,且不会影响我们本来要讲清楚的事情。

    那些属于他个人的杂质去除掉了,剩下来的就只有汩汩的泉水。虽然他不是油田,但做个溪水还是足矣的。
    嗯嗯嗯说n遍了:价值口味的喜恶事儿就没啥好哆说了啦,,否则真的可以有那啥的作派嫌疑咯。
  • 牤牛河
    买几张《山歌寥哉》
    不得不佩服一下刀郎,一曲诉尽舆论场。
    刀郎近日火了,复旦大学教授范勇鹏说:刀郎是不是在骂人我不知道,但网民吃瓜的快乐我比较能理解。几十年了,文化艺术圈那些个精英架子端的都忘了自己是谁了,清华美院的画,时装广告圈的妆,贾浅浅的诗,芳芳的文,学术圈的阀,其实他们心里都是一句话:你们也配。刀郎当年的歌艺术性可能没多高,但是人民群众就是喜欢,就像周总理说的,你算老几。
    其实,财经圈子的马户又鸡,一直在遮蔽(也许是真不懂)一个即将到来的事实。刀郎一曲业已足够:小人得志,君子困窘,外敌张狂,将军折辱,官僚垄断,一向如此。怕就怕,欺上霸下,卖主求荣;恨就恨,恶行昭彰,全身而退。
    有一网友说得好:刀郎不容于勾栏是因为唱了红歌。这才是实质。
  • 全部楼层
    菜鸟dad
    简单啊,譬如这首歌都是咋反响的、以及之所以然的原因是什么,也就说是不是因为对刀郎的自以为是&装逼而引发巨大反响的呢?介个,就得基于现象事实嘀说话了对吧,,馊⁓头上自带光环可以去了。
    所以我很欢迎这个巨大反响啊。。。没有这个巨大反响,我还不能说这么多话呢。

    所以叫什么?抛砖引玉嘛。我又不会把刀郎当成地狱,我事实上某种程度还挺欣赏刀郎的。

    既然欣赏,那么就要毫不犹豫地把刀郎自带的杂质剔除掉,那剩下的我们就可以很好地探讨了。不然这些杂质就会在一帮同温层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被人指摘到千疮百孔,最后本来可以认真讲清楚的事情被他的那些杂质干扰到万众说low的地步。

    既然如此,那这种事与其别人来做,不如我来做,我做的很好的,且不会影响我们本来要讲清楚的事情。

    那些属于他个人的杂质去除掉了,剩下来的就只有汩汩的泉水。虽然他不是油田,但做个溪水还是足矣的。
  • 菜鸟dad 中华复兴的关键词不是强盛而是文化思维
    全部楼层
    肥鱼养花猫
    那么这首歌本身是不是自以为是和装逼现象呢。。。😇
    简单啊,譬如这首歌都是咋反响的、以及之所以然的原因是什么,也就说是不是因为对刀郎的自以为是&装逼而引发巨大反响的呢?介个,就得基于现象事实嘀说话了对吧,,馊⁓头上自带光环可以去了。
  • 全部楼层
    user8
    或许比这更糟糕……
    那也没办法丫。。。我不会抱怨的😇
  • 全部楼层
    guan_16029230792389
    当一个人类属于少数——但愿你这是笔误!其人与我一南一北,素不相识,不过是此处有所认同,何来“拉伙”?你“人老孤”,在下也近古稀,大约彼此彼此吧,何必卖老?最后一点也看不出你的“是非思考”是何物也!
    其实四个字——我人老孤。

    1是1,那也是少数中之一,甚至就是一。

    你其实是在告请啊,你说“发一堆矫揉造作的文字自以为高山流水无人欣赏”又不是在自说自话,自言自语。。。你的语言表达指向的是刀郎有很多人欣赏,那是你的同温层噻,你其实是在向他们表示说你指着的那个人是孤立无援的。

    有是就有非,有黑就有白,怎么可能只是是,只是非,只是黑,只是白,辩证的就是一个伴生,你晓得伐。
  • 全部楼层
    半杯咖啡
    这4个回复里,第三个彰显了你的自负,这个显示了你的自恋,你的确是个有意思的人儿!
    我活着有两个眷恋么。。。一个是眷恋父老乡亲和他们生活的热土,这象征着我的出处。一个是我自己,我意味着我的经行与去处。没有这两个眷恋,我的身体里就会充满了因为苦涩而产生负能量。

    这两个眷恋,让我这个没意思的人有了点意思。
  • 全部楼层
    半杯咖啡
    此评论已被屏蔽
    我和绍兴确实是有渊源。。。抹泪。。。而且这个渊源很烦人。。我已经放弃了查究这个渊源的具体关系了。
  • 全部楼层
    菜鸟dad
    尽管都中文字但意思概念不一样的太多了,再加上基本逻辑要求,所以这对话效率不高,,只能说这歌话题咱有不同见解,如果简单粗暴了说谁最可能反对这歌:显然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所谓影射的几个对象,其次就是此歌所讽刺的自以为是或装逼现象,最次呢就是纯属价值口味的喜恶但也最没啥好说的了。那么从对号入座说显然都应该是后两个,而最后座又是最无所谓的。
    那么这首歌本身是不是自以为是和装逼现象呢。。。😇
  • 全部楼层
    半杯咖啡
    还是那句话:如果路线错了,知识越多真的越反动。
    嗯。。。你居然会说西安话?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