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遮掩”的历史: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朝鲜志愿军
1973年10月6日,为收复失地,埃及和叙利亚向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发起突然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由此爆发。
埃及和叙利亚联军攻入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
开战伊始,经过周密准备的埃及和叙利亚联军采取空中突袭和两线夹击的战法,先发制人、迅猛突击,在很短时间内就摧毁了以色列在西奈半岛90%的军事目标,并攻占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区域。首战告捷,即让阿拉伯国家的民心和士气为之一振,也使以色列对埃及和叙利亚军队战斗力的突增产生了疑问。
朝鲜人民军空军米格-21型战斗机和飞行员
此时,以色列情报人员监听到敌方飞行员用陌生语言进行的对话,通过技术分析后确认,由朝鲜资深飞行员组成的志愿军参加了战斗。有资料显示,应埃及政府的请求,一个由39人组成的朝鲜军事顾问团在时任空军参谋长赵明禄的率领下,于1973年6月秘密抵达开罗空军基地,其中包括20名朝鲜空军优秀飞行员。据埃及媒体披露,埃及空军在开战首日出动200多架飞机,其中部分米格-21型战斗机在20名朝鲜飞行员的带领下,低空掠海飞行发动突袭,一举摧毁了以色列的地面防御设施,击落击伤以色列飞机数十架,其中包括8架先进的F4型战斗机。
疑似空战中被击落的以色列空军F-4型战斗机
与此同时,朝鲜还派出1500名具备越南战争或局部冲突经历的工程、技术和作战人员,伪装成海外民工进入埃及和叙利亚,以指导和协助操纵苏联援助的地对空导弹等武器装备。
五十年过去了,那些曾被“遮掩”的历史终将为人们所知并唤起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