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失败了吗?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转入地下。革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给出了答案,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大起义,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第一,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武装起义,以攻打国民党控制的中心城市长沙为目标。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为便于领导秋收起义,湖南省委确定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为两个,一个是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毛泽东为书记,作为武装起义的军事指挥机关。另一个是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委负责人组成,任命易礼容为书记,负责地方工作。秋收起义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此外,在起义前,还收编了当地的土匪武装邱国轩的一个团。起义部队以夺取长沙为目标,具体部署了各团的行动计划。
第二,起义爆发后,许多突发事件完全打乱了战前部署。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线。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在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邱国轩叛变,第一团腹背受敌,团长钟文璋失踪,被迫向浏阳转移。第二团在安源发动起义,攻占了老关、醴陵、浏阳等地后,部队麻痹轻敌,陷入优势敌人的包围,队伍被打散,部分人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第三团在铜鼓发动起义,占领东门市后被敌人包围,只能被迫向上坪撤退。
第三,秋收起义三路起义部队均未能完成预定目标,攻打长沙计划失败。鉴于这种情况,毛泽东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部队在文家市集结后,前敌委员会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开展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把秋收起义放置到大的时代背景中,不难发现其军事失败的原因,1927年的国民党还算进步力量,正跟国内各军阀交战,以统一全国为重要目标。江西和湖南地区离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比较近,这里的城市是国民党严防死守的地方,军事力量比较强大。
秋收起义的军事失败不影响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创建了新型军队,具有开创性和伟大意义。
秋收起义相比于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具有很多突破性。秋收起义不再迷信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放弃攻打大城市的想法。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深刻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主要依靠工农武装力量,走出旧式军队的思维模式。
秋收起义进军农村途中,进行了“三湾改编”,建立了新型军队:支部建在连上,确立党指挥枪;严明“三大纪律”,整肃军风军纪;发扬军队民主,建立士兵委员会。“支部建在连上”确保了部队的向心力;严明“三大纪律”,确保了部队的执行力;“建立士兵委员会”,确保了部队的凝聚力,从此,我党军队具有了顽强战斗力,并与人民建立了鱼水情,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秋收起义队伍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星火燎原,“农村包围城市”,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秋收起义虽然未能攻占大城市,但起义军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生存了下来,为人民军队的存在和土地革命战争的继续保存了火种,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