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什么?——国产舰载预警机——遇到稳定性问题,用了“海鸥式”机翼?

       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用鸥式翼......

       也不奇怪,

       首先,可以进一步增加稳定性,

       这说明“国产鹰眼”在风洞测试、样机测试中,E-2“鹰眼”式的外形飞行稳定性还嫌不足,需要增强。

       这也算是一种底线思维。

 

500

       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因为本身体量较小,机背上又有一个巨大的雷达“盘子”,在飞行时,“盘子”造成严重气流干扰。

       能否用高大的单垂尾呢?不能,因为航母机库高度有限,预警机的总体高度受限。

       所以,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飞行稳定性从来都是个大问题。

       E-2的方法是增加垂直尾翼,使用了四个垂尾,

       如果这样,还不能保障平稳飞行,那就只有上俄系水上飞机的——鸥式主翼了。

500

(目前这种外形,可能也有模型的因素,预警机模型的可折叠机翼需要向后收起,演示各种状态下的停放,但是其机翼内侧相对地平线的角度,显示其采用了“鸥式翼”)

(以上图片转自微博,转自百度贴吧“重兵器吧”,原发帖吧友“标枪反坦克导弹”)

500

(别-6水上飞机,参考了二战美国马丁PBM-3水上飞机

图片转自网络)

500

(别-12水上飞机,图片转自网络)

       其次,海军固定翼飞机的老祖宗——别-6——用的就是鸥式翼,

       据说鸥式主翼的别-6水上飞机,在海上各种气象条件下飞行反应良好,不惧狂风呼啸、惊涛骇浪,

       所以,用鸥式主翼增加舰载预警机飞行稳定性,也算沿袭了苏系海军飞机的优良传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