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和黄鹤楼的书信往来,内容不要太皮了

巴黎圣母院遭遇火劫

4月17日

武汉黄鹤楼给老友

写了一封沉痛而感人的慰问信

我亲爱的朋友巴黎圣母院:

我今年1796岁了,年龄近你的两倍,你可以叫我一声拐子。

即使我们相隔万里,但你要知道我们蛮接近,我们的共同点有:

都是木质结构,防火性能差;

都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者;

是文化符号,是无数著作的主题,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惊闻火灾给你带来的不幸,我深感担忧,此刻我握笔的手还在颤抖。

我为你的损失感到遗憾。幸运的是,你的许多文物都及时得以保存。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出生以来我经历的七场大火,最后一次发生在1884年(光绪七年),那时我已1661岁。大火只留下了我的铜铸楼顶,然而我还是挺过来了!兄弟,安下心来,你们的总统不是说了要重建吗,很快,你就会像拐子我一样,重新挺直腰杆,沐浴春风夏雨,再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另外,2016年巴黎大区旅游委员会的主席来过武汉,还说想让我和你们埃菲尔铁塔结成“姐妹塔”,哎,那铁塔今年才130岁呀.......无论能否结成“姐妹”,我俩都是一家亲!

最后,我想与你分享一句谚语:“祸兮福所伏”。相对于人类历史上的千百次有意无意人为非人为的浩劫,这次圣母院兄弟你经历火灾恰逢盛世,人类文明已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灾难面前,人们不再是束手无策而是理性对待;而科技的进步,也必将赋予人们更多的智慧用于灾后重建,避免类似灾难再次发生。

拐子我和武汉人民一样,无比坚定地相信,兄弟你一定会有东山再起重振雄风的那一天。

黄鹤楼

2019年4月17日

500

4月19日

巴黎圣母院发来回信

亲爱的黄鹤楼:

谢谢你给身为法国文化标志的我捎来的慰问。我知道众多在武汉的法国人钟情于你,并且感谢你每年对法语艺术家的接待。我俩都启发了最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和崔颢,他们让我们声名远扬。你比我岁数大很多,战争、毁灭和重建仍然无法阻止你屹立山顶,俯瞰长江。而我坐落在西岱岛上,还将长久守侯着塞纳河。很高兴听说埃松省的一批艺术家将于月底为你献上演出。希望我们的情谊能够承载武汉和法国的友谊。

你的朋友:巴黎圣母院

希望巴黎圣母院早日东山再起恢复往昔风彩!

作为好兄弟我们为你加油!

综合自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及网络

戳这里看信件英文版,这个素材真的拿来练英语四六级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