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农民工真相,以及90年代末期农村到底危险到何种程度?
最近农民工的话题,因为胡编关注,又引发一波讨论。虽然我对胡编没啥好感,但是他带起这波关于农民工讨论,还是功德一件。当然他发表的感言又通篇都是正确废话,毫无意义。
实话实说,关于农民工养老这个问题,无解。任何站在高高在上角度对农民工表达出的怜悯,都只能满足他们自己内心某种道德感而已。
但是农民工养老问题,确实无解。
李健演唱歌曲《父亲的散文诗》,值得每一位80后仔细聆听。这一辈的父母,为了养育子女,在他们的青春时代,吃了太多苦,因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是那么贫穷,物质生活是那么缺乏。
和原版相比,李健改编新增了几句歌词:
这是那一辈人留下的足迹,
几场风雨后就要抹去了痕迹。
这几句歌词,用来形容和描绘50后60后一辈为代表的农民工群体,再合适不过。
他们用尽一生劳苦,支撑起了中国30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是当之无愧的“人口红利”,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基石。他们为祖国发展付出了黄金年华和数不清的汗水泪水,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用工模式,他们注定不可能有养老金保障。
我国现行养老金制度,社保资金,连保障2亿城镇退休人口尚且捉襟见肘,又如何能把规模再多一倍的农村人口覆盖住?
等待这一代50后、60后农民工群体的最后命运,正是李健歌词里那句“几场风雨后就要抹去了痕迹。”
我们只能静静等待这一辈人安然逝去,来彻底终结那个历史阶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很遗憾,我们的父辈,这一代50后60后农民,注定要承载最多,历史注定了他们要成为祖国经济起飞的基石。他们是付出最多的一代人,却注定无法享受到后来人心安理得的各种成果。因为他们早已老去,来不及,也赶不上社会各种日新月异变迁,也就抓不住各种时代浪潮下的机会。
他们像是被用干了电量的干电池,还残余最后一点电量,用最后的生命火焰,去填补我们这个社会各种诸如清洁工那样的低端岗位。
好了,感慨的话不必多说。
那么,什么是农民工?
最早这个称呼,历史背景是咱们国家早期城乡二元结构。曾经城市和农村是两个世界,互相之间不能自由流动。到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探索在矿山企业实行农民轮换工制度,这是农民工这个词的最初由来。
后来各地都在探索用农民工补充城市部分劳动力岗位不足。
但不管是哪里的农民工用工制度,都有一句话,“户口和粮食关系一律不转。”
这句话,就早已注定了农民工的最终命运。
这是后话。
咱们说回80年代,其实当时能够去城里干活的农民工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农民还是像祖祖辈辈那样,安心侍弄土地,劳作一生。
直到90年代末期,时代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大家都知道的大下岗时代来临了。
好了,接下来,请允许我给很多00后们,以及大多数城里长大的朋友介绍一个名词:三提五统。
什么叫三提五统?这个词有官方权威解释。
“三提五统中村提留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从农民生产收入中提取的用于村一级维持或扩大再生产、兴办公益事业和日常管理开支费用的总称。包括三项,即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 “ 乡统筹费,是指乡(镇)合作经济组织依法向所属单位(包括乡镇、村办企业、联户企业)和农户收取的,用于乡村两级办学(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等民办公助事业的款项。”
三提五统这个词,有很深刻历史背景,要搞清楚比较麻烦。简单来说,就是村、镇两级政府合法向农民摊派的费用。其中三提对大多数农村关系不大,但镇政府的五统,特别是教育事业附加和计划生育费用,对农民影响很大。
这么说吧,我们当年小学教学楼,就是靠这个费用盖起来的。在93年,这是我们村唯一一个三层楼房。
(90年代农村小学教学楼)后来咱们镇上初中教学楼,当然也是靠全镇农村提留费用盖起来的。
还有计划生育费用,这个大家都懂的。
修建乡村道路,在我记忆中,我们村的破路大概3、5年翻修一次,当然也要花钱。
如你所知,关于农村公共事业的大多数费用,都来自农民。甚至大多数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当然也来自农民。
在改革开放以后到90年代前期,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还有收入,当时各地各种乡镇企业一度挺红火。但是后来国企大下岗,各地财政都没钱了,于是乎,体制内人员的工资都只能靠盘剥农民了。
于是农业税越来越严重,农民的负担越来越严重。
当时农民主要收入靠什么?主要是种粮和经济作物。以我们村为例,就是种水稻和棉花,然后把收获稻子棉花卖给政府。但是由于90年代末期地方政府财政出了问题,所以没有现金给农民,于是只能打白条
打白条示意图,并非90年代场景当然这些白条后来基本上都能兑现,但可能要打点折扣。所以农民的收入全捏在地方政府手上,但农民该交的各种负担还在增加,层层加码,终于在90年代末期,各地农村越来越不堪重负。
上点年纪的朋友应该都听过给总理上书的李昌平,他那句话“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大家都很熟悉吧。
建议大家再搜索一下“江西丰城农民”,看看当时农村环境到底有多危险了吧。
但是历史进程当中,新事物正是在旧秩序崩溃下逐渐产生。
90年代末期大下岗事件,历史该如何定论?非是你我能轻易评说。但正是因为这场大下岗,打破了旧的国企模式,打破了之前计划经济时代固有经济模式,才给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
只能说那是改革的阵痛吧。
还是要说到加入世贸。我一直认为,这是改变中国当代进程最关键的一件大事。中国彻底融入了全球化贸易体系,发展成世界工厂,由此也完成了自身工业化。
90年代末期岌岌可危的农村形势,是一场危机,有危险也有机遇。机遇,往往就是在危险中诞生。
如果不是农民负担越来越严重,恐怕千百年来安土重迁的农民,不会这么容易转变成农民工。如果还活得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跨越几千公里,去往珠三角数不清的鞋帽服装厂,各种电子厂打工呢?
1993年播出的电视剧《外来妹》,只是当初去广州打工的少数人。看电视剧剧情就知道,当初这些离开家乡的农村青年,本身也不是太情愿,家乡对他们出去打工也都持负面看法。
等到了2001年加入世贸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农村没有出路,出去打工才能挣钱。只有打工才能负担起孩子读高中,读大学的费用。90年代末期农村家庭一年最多能有1000元收入,但出去打工一个月至少都有2、300元。这个差距摆在那里,一目了然。
于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乡村社会就这样轰然倒塌。
中国逐渐成了世界工厂,一度全球半数以上服装鞋帽被中国生产,数不清的农民,从湖北湖南四川等中西部省份,千里迢迢去往广州打工。
那会儿,这一代50后、60后们大概都是30岁、40岁光景,正是一生当中劳动力黄金时光。不仅是各种民营血汗工厂,还有21世纪以后诸如4万亿带来的所有基建狂潮,都离不开农民工。他们是中国发展起来的“人口红利”。
现在我们谈到农民工这个词,一般都默认是各种建筑工地上的农村务工人员。
给大家留下这种印象,离不开另外一部电视剧《生存之民工》,黄渤那会刚出道。
这才是农民工的历史由来,伴随的是过去3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但是,无论农民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么巨大贡献,始终有一个残酷事实摆在那里,他们不是正式工,他们的户口还在农村,没有任何工厂老板,工地小老板会给农民工缴纳社保,他们没有任何养老保障。
他们最终的命运,大多数都是年老体衰以后回到越来越凋敝的农村,哪怕他们中很多人的儿女在城市里已经安家,但大多数50后、60后一代农民工,依然没法和子女在大城市长期共同生活下去。因为有太多太多的限制,或者是婆媳关系,或者是住房紧张,医疗问题,或者是适应不了城市节奏,想落叶归根,回到家乡.......总之这一代人大多数还是要回到已经不再熟悉的故乡,慢慢老去。
等到这一代人彻底凋零,农村将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农田将会从过去被无数农民切割成很多零散小块,再度整合成农场模式,下一代中国农民,将会是美国那样机械化耕种。
但要走到那一步,必须要等到这一代农民彻底逝去,才能解决土地产权问题。
这一辈农民,守着零散农田,每年还有点基本收入,在我们湖北农村,每个年满60岁农村居民,每个月有200元养老费,每亩地国家每年补贴300元左右,算起来一年可以有差不多3000元左右收入。加上各省推出的新农合,算是他们老年不多的保障。剩下的,当然还是要靠儿女养老。
但已经不错了。这已经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生活最稳定的阶段了。这也要归功于工业化,我们国家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所以可以反哺农村了。
这就是整个农民工的历史和未来,也是我们大多数农村80后父辈一代的过去和未来。他们这一代人整整一生,为祖国燃烧了太多能量,但最终他们是获益最少的一批人。
虽然不公平,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