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想要在城市定居的确是他们最大的梦想,但别认为他们能有多大的消费力
【本文来自《蔡昉:户籍制度改革可以把目前已进城的1.8亿农民工消费意愿释放出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者高估了农民工的消费能力。
就我接触到的农民工而言,他(她)们脱离贫困的农村,来到城市就业定居是其最大的梦想。
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是很艰辛的。一是收入不高。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者占了大多数,薪酬收入基本在低收入平均线附近。二是负担重。绝大多数农民工租房住,房租、水电气费能省则省。赡养父母、养育子女是一大笔支出。子女入学入托无法享受当地市民待遇,需要花更多的钱来解决。一旦家中有人生病,尤其是因父母患病,经济陷入困境的不在少数。三是贷款买房后又失业,房子被法拍,更是一生的痛。现在内忧外患叠加,中国经济又到了一个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这个转型首先要从思想认识和全面清理过去依赖的经济学理论开始。
相当一部分所谓专家学者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甚至成为资本家的代言人,这是民族复兴道路上的绊脚石,不换思想就必须换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中国经济在高速、粗放发展过程中,潜藏了不少问题。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就是最大的风险。必须全面弘扬党的“三大作风”,要按照李强总理说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心连心,才是党和政府领导应当永远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