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溥聪再显「小刀出鞘」威力
金溥聪之所以被人们称为「金小刀」,除了是因为其个人作风极为凌厉,个人风格极为强势,个人好恶也极为强烈,以快准狠著称,以及在马英九的台北市政府新闻处长任内发言犀利,熟悉「舆论战」的套路,往往主动出击,化解被动态势之外,还因为他的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每当有人尤其是敌对阵营攻击其主人马英九,以至其本人时,都毫不犹豫地立即以凌厉的攻势予以反击,让对方抵受不了,只好乖乖地缴械投降。
这不,昨日的一场「舆论反击战」,虽然金溥聪给对方留下了「二十四小时内道歉」的空间,但对方却是在五分钟内就火速道歉了。这就重现了当年「金小刀」的威力,也在未来半年的「二零二四」大选的攻防战中,为侯友宜避防各方的攻击抹黑预筑起了一道「挡火墙」。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具有亲民党背景的政治评论员吴昆玉,前日在一个政论节目中引述传闻,指侯友宜竞选办公室执行长金溥聪当年在出任「驻美代表」时,与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常有联系,因而指称金溥聪「不是在中国没有线路的人」。
对此,金溥聪昨日在侯友宜竞选办公室召开的「还原真相:回应外界称侯友宜兵役政策改口」记者会上,除了是主打「兵役政策」这个议题之外,金溥聪还亲自附加一笔,回应吴昆玉的言论。他表示,自己在美国从未和崔天凯联络,这完全是吴昆玉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如此『抹红』就是为了要选举,先『抹红』我,再『抹红』侯市长」,自己从政这么多年第一次被「抹红」,也有人说他偏绿、远中亲美,「大家知道红色加绿色是黑色,他们现在就是在『抹黑」』。因此,他郑重要求吴昆玉在二十四小时内正式公开道歉,否则他会展现应有态度捍卫自己,就不实攻击正式提告。
意想不到的是,平时看来还有一点「风骨」,甚至可以怒对自己的老板宋楚瑜,因不满宋楚瑜在访问大陆和港澳时表态支持「一国两制」,愤而辞去亲民党文宣部副主任的吴昆玉,竟然在金溥聪的记者会发言结束后五分钟,就火速在脸书发文致歉:「对于金小溥聪先生在驻美期间与中国大使崔天凯会面一事,确属情治圈江湖传闻,本人未善尽查证之责,亦无确切证据,特此向金先生道歉」。
这一役,既为侯友宜修筑了一道防止有心人在大选过程中「抹红抹黑」的「挡火墙」。虽然金溥聪表面上是为自己发声,其实是为侯友宜发威,在此后半年的「二零二四」大选中,倘有任何对侯友宜污蔑攻击的不实之词,金溥聪都将毫不客气,进行反击,而且还是将会运用司法工具,提起诉讼。
实际上,侯友宜的「罩门」不少,其中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过于厚道的个性,在激烈的竞选中,优点反而变成了弱项,经常被对手「扲着打」而无法还手。而估计在未来的半年竞选过程中,侯友宜将会遭到各种领域议题的攻击,其中一个焦点是「亲中卖台」。因此,金溥聪昨日及时地抓住了吴昆玉的言论,进行反击,为侯友宜修筑起防止对手「抹红」的「挡火墙」。
吴昆玉的类似言论,确实是引起侯金团队的高度警觉。属于「泛蓝」阵营的吴昆玉,尚且会「指桑骂槐」地「抹红」侯友宜,民进党的赖清德,及民众党的柯文哲,就将更不会「手下留情」。因此,金溥聪有必要先行立「下马威」,展示「金小刀出鞘」的威力。
当然,金溥聪对吴昆玉的反击,也有着过去国亲两党而延及两人之间某些扞格的背景。其中最主要的一场纠葛,是金溥聪在担任国民党秘书长时,因为不满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二零零零」、「二零零四」大选的「假民调」议题,提出妨害名誉告诉,把作为宋楚瑜的文选幕僚吴昆玉也捎带上。因而两人之间就心存龃龉,这次是「新仇旧恨」一并爆发。
或许,正是由于有着这个背景,在金溥聪出任侯友宜竞选办执行长后,吴昆玉曾经对此有过不够友善的分析评论,因而金溥聪也紧紧抓住了吴昆玉可能是捕风捉影的言论,及时反击。而吴昆玉基于自己言论的依据是道听途说,如果真的闹上了法庭,为自己辩护时根本无法举证,必定败诉。因而「好汉不吃眼前亏」,就着金溥聪为自己搭建的「道歉下台阶」,连忙道歉求和。
当然,吴昆玉作为也是「深蓝」一员,尽管与马英九、金溥聪等国民党人有过诸多不愉快的经历,但在「下架民进党」的共同目标下,还是应以大局为重,避免让民进党见缝插针,撬大「泛蓝」阵营的裂缝。
吴昆玉的火速道歉,也是见证过金溥聪动辄就是「司法提告」的厉害。当年偏绿作家冯光远诬指金溥聪与马英九有「特殊性关系」,遭到金溥聪提告,求偿二百万元的那场官司,闹得轰轰烈烈,让人们见识了「金小刀」捍卫自己声誉的凌厉作风。
实际上,「金小刀」之名,就是金溥聪在担任马英九市长的台北市新闻处长时,因为对媒体报导评论的不实之词,不会「咕一声吞落肚」,而是发出声明要求更正及道歉,否则提告,搞得记者们下笔时都特别小心,而获得的。
其实,马英九本人也是容不得不实之词。当年他出任「陆委会」特任副主委兼发言人时,就因为经常发出新闻稿,「更正」某些媒体的报导用词,而得了个「马更正」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