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自费出国留学培养费的90年代,是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不归的最高时期
【本文来自《中青报:不能用毕业生留学率量化“爱国”》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114453621719
这篇文章明显避重就轻,谈什么留学率。其实,移籍率 绿卡率更能说明问题 比如文中提到的哈佛女孩已经加入美国籍 我是不知道她如何爱国
当然 我并不反对个体放弃国籍,但中国是没有移籍税的 是否应该至少把享受的医疗教育补贴还给国家 较英美等国家,中国的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收费是显著偏低的,这笔补贴仔细算算也并不便宜 我们没有必要花自己的钱帮外国培养人才吧
2002年,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公费培养的大专以上在校生、未达到服务期的毕业生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的核准”,取消了执行了13年的自费出国留学培养费政策。
之前规定:公费培养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应完成的服务年限分别为:本科毕业生和双学士学位毕业生五年(含见习期);硕士毕业研究生、研究班毕业和未完成学业的博士研究生三年;专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毕业生二年。
未完成服务年限的在职人员申请自费出国留学时,按收费标准计算出实际的年限,得出每年偿还培养费的平均金额。毕业后每服务一年免交一年的高等教育培养费,对已完成规定服务年限的人员不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
具体计算办法为:学制四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高等教育培养费的总额为10000元,服务年限五年。毕业年如已服务一年申请自费出国留学,免交2000元,实际偿还8000元。学制三年的硕士毕业生,本科学习阶段(四年限)和硕士学习阶段的培养费累计为22000元,服务年限三年。毕业后如已服务一年。免交7400元,实际偿还14600元。依此类推。
而在执行自费出国留学培养费的整个90年代,是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不归的最高时期。交培养费也根本刹不住出国潮,刹不住不归潮。
所以,国家发展了,国内的环境变好了,才是留住人才,才是人才回国的最重要的保证。国家现在的出国留学政策就是来去自由,但留学回国比例却大幅度增加,多年未归的人才也回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