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引发的思考

500

这帖标题党,只是自己的想法记录,总之就是现代化不是西化,科学更不是

起因是某站关注的一个美食UP做了个土法可乐,底下评论区有人发评论刚从超市买的,配了张图,两瓶无糖可乐。就随手回复了个无糖饮料都是智商税。毕竟在我印象里无糖饮料卖的都比普通版贵,这明显成本更低的玩意卖的更贵?而且无糖比普通版更健康?就只看有没有糖这一个标准?这不骗人吗?

好么,这家伙回复卡卡来了,大概就是你无知,无糖饮料是真的,甜味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奇葩总之就是这么个事。

无糖饮料比普通饮料更健康?好么,百度真的是无话可说,我反思,换关键词,糖,代糖,反复更新,终于找到几篇靠谱的。

首先,无糖饮料里的糖,定义到底是什么?百度百科别指望了,维基百科里是各种白砂糖、红糖巴拉巴拉,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里食糖篇全是如何检测合格产品的,多亏回复我的人当中给我科普了游离糖和添加糖这俩概念,还有50g25g的推荐剂量,抓紧找原文出处

世界卫生组织《2015 指南 :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定义游离糖指的是“厂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品中的单糖和双糖,加上蜂蜜、糖浆和果汁里天然存在的糖”。推荐剂量是不超过摄入热量的10%,5%更好。按每天摄入2000卡计算差不多推荐量能对上

中国营养学会(不是协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添加糖定义是“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果葡萄浆等”。“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这就找到原主了

以上二者的定义基本可以说是重合的,照着饮料上的标签找成分也基本对的上,那就是说这个糖只得就是游离糖或者说添加糖

然后,高量摄入糖的危害,这俩里面说的很明白了,导致龋齿、肥胖、糖尿病

然后无糖饮料的危害,这又是一通好找,百度你坏事做尽呀,五花八门各种神医说糖尿病人可以喝或者不能喝的,各种现身说法成功减肥或者更胖的,各种糖尿病人说自己喝了血糖不大或者拉稀的,还有用血糖仪测无糖饮料糖含量的!

嘚,直接从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找指南,好么,今年5月刚发了个《Use of non-suger sweeteners》为啥写英文?这玩意我没找到中文版,只能靠机翻加生啃了。《非糖甜味剂的使用》这里面一大堆数据和专业术语看不懂,好在结论写很清楚明白,“不建议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以此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长期食用非糖甜味剂可能会产生一些潜在的、不好的作用,例如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风险。”

都是长期饮用的情况下,都会得糖尿病。想减肥都不能喝。

孤例不证,再找找,好么各种糖业战争都被翻出来了,科学在商业利益之下被扭曲,然后我就发现了,在百度你要找数据或者学术文章你也得用英文才行,输入英文无糖饮料摄入量,就找到了国内媒体引用浙江大学的研究的文章,原文英文的没找到中文的

他们的研究结论实际上是喝天然果汁会降低得老年痴呆的风险,但是无糖饮料是对照组,结论就是每天饮用200ml以下含糖饮料引发慢性病概率2-7%,每天饮用200ml以下无糖饮料引发慢性病概率3-8%,喝果汁会减少1-2%。与从不饮用的相比,每日饮用>200ml的含糖饮料与罹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34%有关;与之类似,每日饮用>200ml的无糖饮料与罹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20%有关。同时每日饮用的天然果汁>0–100ml时,参与者罹患痴呆症风险降低23%;同时,在饮用果汁的情况下,大脑结构还出现了变化——大脑中灰质体积增加,白质高强度的体积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天然果汁摄入量与痴呆风险之间呈J型关联,即每天100ml时风险最低。啊有人可能会说,一个34%,一个20%,还不是无糖更健康?你还是别喝饮料了,多喝果汁吧。

这一大通,总之就是少喝饮料多喝水,多吃水果喝果汁!

回到标题膳食结构,好多人回复我说了50g和25g的摄糖标准,我问他们原文来源没一个回答我的,而且还有说这摄入量是三餐外的糖的。嗯,年轻真好。膳食指南里说”添加糖主要来源于加工食品,包括含糖饮料、糕点、饼干、甜品、冷饮糖果等;部分来源于烹调用糖,如糖醋排骨、冰糖银耳羹等”

50g糖才多少?糖醋排骨按这标准还能吃?所有糖醋口的菜还吃不吃了?甜汤也得再见了吧?加上少油少盐?炸鱼薯条?英国菜?

这英国人膳食结构应该很好吧,找肥胖率,一问百度:60%?这数据哪来的?又找半天,英国男人肥胖率30%多点,女人肥胖率不到30%,合着你这两者相加了?数学真是体育老师教的?我往后还是用bing吧

写到这不想往下写了,中国美食一直是国人最引以为豪的,八大菜系推陈出新,网上广东人啥都吃的梗段子层出不穷。但是真对照膳食指南这么整,这八大菜系的菜谱最少得撕大半。其实编这个膳食指南的目的它自己写的很清楚"鼓励科学选择食物,追求终身平衡膳食和合理运动“”预防和减少膳食相关慢性病的发生,从而提高我国居民整体健康素质“用途也写了5条,第二条是“营养教育课程或教材”总之,追求健康生活总是不错的。是的,追求。

写这一通,以下,

1、少喝饮料多喝水,多吃水果喝果汁

2、查数据信源百度几乎不能用,得仔细反复研究搜索关键词,文言一心更是只能逗个乐子

3、学好英语很重要,我还以为世界卫生组织这种联合国下辖的机构所有文件都有中文版呢

4、说归说做归做,西方国家这种饮食指南指南和各种统计数据比我们完善的多透明的多,结果肥胖率还不是那样。

5、改变国人的膳食结构?只能说一句,太理想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论东西方,健康生活是有成本的,吃得健康?你得有可以吃得健康的选择(废话划掉)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