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这是怎样的情怀?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典礼上,周琪校长在致辞中谈到不久前去世的微电子所研究员黄令仪老师事迹时,一度哽咽落泪,典礼上的莘莘学子,以及无数网民也无不为之动容。

500

眼泪为何而流?感动因何而生?“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正是黄令仪老师这句话语背后承载的家国情怀,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角落。2001年,65岁已经退休的黄令仪加入龙芯研发团队,成为项目负责人,为了解决国家芯片“卡脖子”问题,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在研发一线,从早到晚拖着鼠标、盯着屏幕查电路,在黄令仪等中国芯片人的不懈努力下,一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一举改变了西方对我技术封锁的被动局面,避免了无芯可用的困境。

无独有偶,两天前,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校长王树国在雨中的致辞同样打动了很多人,他寄语毕业生要怀揣家国情怀,努力奋斗拼搏——“风雨路上我们需要勇气、胆识和脚踏实地大胆地前行就像今天这场风雨一样,来吧!”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家国情怀”这4个字是他过去演讲中也曾反复强调的主题。

何为家国情怀?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那种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和追求,那种不计报酬、不论得失的奉献和付出,那种匍匐在地、擦干耻辱的赤诚和担当,那种胸怀国之大者、攻坚国之重器的坚韧和执着。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家国情怀,蕴藏着创造历史、书写奇迹的伟力。邓稼先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突破重重阻挠回归祖国,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核事业奋斗终身,打造出一批守护祖国和平安宁的国之利器,体现的是家国情怀;袁隆平立志于“不让老百姓挨饿”,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体现的是家国情怀;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圆梦大学、改变命运,体现的是家国情怀……事实证明,只有厚植至精至诚的家国情怀,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建设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才能更好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

500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的责任是将前辈们写就的家国情怀的故事继续写下去。青年是什么样的?应当是青春无限、朝气蓬勃,而非未老先衰、暮气沉沉;应当把工作当成事业去干,而非凡事首先考虑利益得失,奉行实用主义;应当敢拼敢闯,无惧风雨,而非患得患失、举棋不定;应当坚定把理想和蓝图付诸实践的信心决心,而非夸夸其谈、眼高手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前,高考填报志愿正在进行中,也是大学生们的毕业季和就业季,部分青年学子在择校择业过程中内心还不够坚定,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同时,又有些许迷茫和彷徨。很多院校领导在招生宣传和毕业致辞中都强调了家国情怀,号召广大青年在选择学校、专业和职业的过程中,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真正以信仰之光照亮青春梦想,以情怀之重打造思想高地,以担当之实开创美好未来。

习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广大青年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应该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成长成才,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经风雨、见世面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像黄令仪老师等前辈们一样,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这样的家国情怀与奋勇担当,在任何时代都会熠熠生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