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古尔邦节,如约而至的美食盛宴!

今年的古尔邦节是6月29日,节日前三天最为热闹和隆重。节日当天,多数人在家都会宰羊或牛庆贺设宴招待最亲近的客人,后两天则互相串门。

500

为了这一天,就像打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派对,早在一周前甚至一个月前,大家就开始着手准备过节要用的食材,还会将房子收拾的一尘不染,再拿出那些“私藏”的精致碗碟。

终于,伴随着家人与朋友深刻而热烈的想念,古尔邦节来到了你我身边。

500

节日前,走进少数民族朋友家的日常

就像春节前大扫除是为了辞旧迎新,古尔邦节前夕的日子,家家户户也忙着打扫卫生,准备过节物资。

500

▲图片来源:波塔库孜

临近古尔邦节,我跟随朋友去了她家,装修是典型的新疆风格——豪华的玻璃吊灯、带有复杂纹样的手工地毯、橱柜里各种花色的装饰品,还有铺着流苏桌布的加长版餐桌。

500

各种高饱和度的色彩拼接,搭配上鲜花和民族风的装饰,让人印象深刻。

到朋友家时,他们已经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子上也已经摆出了部分为古尔邦节准备的点心和果品,她家人都很热情,一直招呼我坐下,还给我倒了一碗热茶,这正是少数民族人家的待客之道。

500

▲图片来源:苒娜提

参观完房子,朋友告诉我,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具和过节要用的餐具,甚至连平时忽略的犄角旮旯,也被通通擦了个遍。

500

妈妈早就准备好了过节的食材,除了摆置的蜜饯、干果和小零食外,还亲手和面炸了新鲜的馓子和包尔萨克,爸爸负责购买要宰牲的羊。

500

▲图片来源:小红书@知更印象演出服乌鲁木齐

500

这一天,我们活跃在节日的各个环节里

节日当天,清早起床,大人们在楼下相互问候之后着手宰牲,家里的小孩会围观宰羊的环节,有时还会小心翼翼地凑上前,和家人一起抓着羊身上的毛,但眼神始终不敢落在羊身上。

500

根据祖辈传下来的规矩,宰好的羊被分成十二个整块。

古尔邦节最隆重的待客之礼,就是做手抓羊肉。新疆人对于手抓肉的做法极为简单,将清洗好的羊肉下凉水锅,用大火煮两个小时,在这个过程里,除少许食盐之外,不加任何辅料,以保证羊肉味道纯正。

500

精挑细选的羊羔正是肉质嫩而肥美的时候,深受人们喜爱,羊肉煮至七八成熟的时候最好吃,肉与骨头不要分离,过于烂熟会影响羊肉的鲜美。

500

将两指宽的面条下进羊肉汤里,就成了新疆特色美食——纳仁,在和面的时候加入适量盐水,增加面的硬度,是面片好吃的诀窍。

将煮好的手工面片,铺在瓷盘底部,撒上新鲜皮芽子,再把带骨羊肉按顺序装入盘中,一份少数民族传统美食纳仁就做好了。

500

古尔邦节的待客是非常有讲究的,不同年龄、不同辈分的人,要分给不同部位的肉,以表示礼貌和祝愿。比如,羊耳朵一般会给屋里的小孩子吃,代表了长辈希望孩子乖乖听话的愿望。

这盘手抓羊肉,体现了少数民族朋友的热情好客、真诚善良。

500

除了羊肉,桌子上还会摆抓饭、薄皮包子、拉条子、粉汤等,不同民族之间也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而形成独特的饮食结构。

500

不过,吃完正餐后喝奶茶,几乎是新疆各族人民不变的传统。

500

把砖茶捣碎后,放入茶壶中煮,加入鲜奶,沸时不断用勺扬茶,直到茶乳充分交融,最后加盐即成;或者是将奶子和茶水分别烧开,喝奶茶时,先将奶子倒在碗里,再用茶水冲开。

500

滚烫的茶静置一会便会凝结一层奶皮子,入口奶香浓厚,咽下去后香气仿佛在胃中迸发开来,舌尖留下的淡淡茶香又让人回味无穷。

500

桌上还摆着酥油、杰呐特、方糖等食品,喝茶的时候,放一勺酥油或泡一把杰呐特,这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是新疆人独有的味蕾记忆。

500

▲杰呐特——一种用塔尔米、酥油、砂糖或奶皮、奶酪混合而成的食物

除了这顿正餐,茶几上用精致器皿盛装的各种干果、糕点、零食等小吃,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500

▲图片来源:小红书@-迪哥

500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