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电影里,你还可以看到巴黎圣母院?
微信公众号 跳海大院/meerjump 我是院办
首先要为全人类的损失默哀,任何国家的任何重要文物遭到损坏,都是值得悲伤的事情,何况是这么伟大的一座人类精神宝藏,杠精退散。
如果在之前,你对巴黎圣母院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去巴黎旅游必去拍照打卡的景点之一”的话,那么经过昨天朋友圈的刷屏和科普,相信你已经有了新的认识。
院办还没去过巴黎,自然也没去过巴黎圣母院,但是巴黎圣母院在我的脑海里却有个大概的样子,这个样子的来源,就是许许多多的电影里,关于她的各种宝贵镜头。世间再无完整的巴黎圣母院,但庆幸我们还能在这些电影的瞬间里,找到她美丽的身影。
《布偶大电影》
《范海辛》
首先,昨天你应该已经被这几句台词刷屏无数遍了:
▼
《爱在日落黄昏时》
这段对白就出自这部被称为“浪漫到骨子里”的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男女主在巴黎邂逅,在塞纳河的船上看到美丽的巴黎圣母院时,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这段经典的旁白。
当然,院办我更好奇电影男主角讲的这故事是不是真的 ——
在1944年的的八月中旬,那天希特勒给他忠心耿耿的执行官下命令让他烧了巴黎,接着疯狂发电报问:“烧了吗烧了吗??”希特勒咋那么紧张?是因为那天巴黎就要从纳粹政党的魔爪逃离了,而一心想着“得不到就毁掉”的渣男希特勒就想搞没这个城市。
嗯,也正如电影里说的一样,执行官真没下手,因为太美了,下不了手。
但这可不是啥普通士兵,而是个牛x的德军驻守巴黎统帅
好了,我们再高速重温一下《爱在日落黄昏时》的经典片段,圣母院在七十多年前逃过了德军的魔爪,在现实和无数电影里成为地标IP——哪个在巴黎取景的导演能忍住不请她出镜?
所以在许多的电影里,巴黎圣母院都悄咪咪出现,大多数时候是代表着一股浓厚的浪漫。是的,跟大伙儿也很喜欢在巴黎铁塔拥吻一样,电影导演也很喜欢安排各种男女主在巴黎圣母院前拍拖、合照、定情。比如说下面这部电影:
《成长教育》
▼
女主珍妮在巴黎邂逅了迷人又成熟的大卫,迅速坠入爱河,并且同样也在巴黎圣母院前恋爱,拍照,可是后来才发现,眼前的大卫... ...好了,为了安全,院办还是不剧透了。
《穿普拉达的女王》
▼
嗯?你一定跟院办一样是这样的反应:“欸,我看过这个电影啊,哪里有啥巴黎圣母院??”也有可能是因为取景的是夜晚的圣母院,你忽视了她的存在。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小时尚助理安德丽娅•桑切丝跟作家一夜情之前,仔细回忆一下,他俩因为迷路,走到了巴黎圣母院旁边,氛围浪漫暧昧。
就这几秒的摇镜
而作家果然是作家,迷路期间哄小女孩儿,还“因地制宜”般用上了别的女作家名言,你知道吗,
《苦月亮》
▼
有影评说,《苦月亮》是王朔《过把瘾就死》的升级版。本片是大导演曼波兰斯基的一部很具争议性的电影。因为本片尺度较大,讲什么院办就不过多透露了....
而院办唯一能透露的便是《苦月亮》中最具标志性的一个场景:男女主坐在巴黎圣母院前的长椅上促膝常谈。她倚靠着他,他如同温柔绅士俯下身,亲吻她的脚,用嘴给她哈气取暖。那一刻的巴黎圣母院,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不知道,院办觉得应该挺暖的。
暮色四合的巴黎圣母院也太美了
《云中行走》
▼
璀璨瑰丽的人类宝物,当然不止是外观上的美,还有内核的勇敢精神。所以巴黎圣母院在浪漫爱情电影里走了一遭之后,也客串了其他类型的电影。比如《云中行走》,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电影,影片讲述了法国高空行走艺术家菲利普·帕特,如何从小小的街头艺人开始,环游世界,并在世界各个地标上挑战高空行走。
他决定在巴黎圣母院上拼一拼
菲利普22岁在第一次公开失败后,大胆地挑战巴黎圣母院。在众人的反对和质疑下,菲利普在巴黎圣母院69米高的两个塔楼之间搭线行走。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他是疯子,可就在成功挑战后,他却因这一次的壮举,扬名世界。
这可是真人真事改编的!
《三个火枪手》
▼
巴黎圣母院一定也是法国人民找灵感的“能量器”,前有雨果的《钟楼怪人》,后有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而电影版的《三个火枪手》放大了巴黎圣母院在原著里的存在。
影片讲述了练就一手好剑术的达达尼昂,为了实现自己想要成为一名“很厉害的火枪手”心愿,只身来到了巴黎,并加入了国王路易十三的火枪队。其中最大的看点也是剧情的高潮:双方开着巨大的飞船在空中展开战斗,狂轰滥炸,最后还撞了巴黎圣母院。
圣母院的塔尖刺破天空船
在达达尼昂的带领下,富有正义感的火枪队为了抗击想要造反的红衣教主,在巴黎展开了各种较量。
主角与红衣教主在圣母院屋顶近身火拼
可能因为巴黎圣母院在世人的心中确实有着独特的地位,在喜剧片里,她也成为了唯一不被恶搞的一个对象。比如说:
《欧洲假期》
▼
欧洲假期是一部评分不高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美国佬穷游欧洲的故事,有趣的是,在影片中,导演几乎把英法德意美全被黑了个遍,却唯独“放过了”巴黎圣母院一把。
飞机把自由女神的火炬撞倒了
出租车把巨石阵蹭倒了
全片几乎唯一没有被恶搞的巴黎圣母院似乎有着主角光环
《天使爱美丽》
▼
有人说这是一部充满了法国人浪漫主义性格的电影,也是一部无比荒诞的电影,女主跟着母亲到圣母院求子,没想到刚好遇到魁北克游客从圣母院跳下来,恰好砸到了母亲的身上,母亲就....死了。
但为什么又是从巴黎圣母院上跳下呢?
在所有关于巴黎圣母院的电影里,最有深度、知名度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当然还是《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
1956年根据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改编的同名电影:当时巴黎圣母院副教主克洛迫害吉普赛女郎艾斯米拉达,而被人唾弃的丑陋敲钟人卡西莫多却因为女郎身亡,最后愤怒地把副教主从圣母院推下去。
敲钟人被大家选为愚人教皇,被群众推上王座并在巴黎圣母院下游行。请注意这个摇镜
嗯,昨天之前还不知道卡西莫多的人,今天应该都知道了,卡西莫多就是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里那个驼背的敲钟人。电影看似一个悲剧,可实际是却是一个极浪漫主义的作品。当时端庄圣洁的宗教,却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存在:比如头一天被奉为教皇欢乐游行的敲钟人,在第二天又被王家弓箭队抓去,被判接受两小时的酷刑。
当然,还是在巴黎圣母院的注视下
ok,你会发现因为巴黎圣母院的庞大壮观,很多电影展示它的全景要么远远拍要么用摇镜,不管是《苦月亮》还是《穿普拉达的女王》,就连游戏或3d动画都得遵循这一现实铁则。比如《我的世界》游戏里,你就能这一手法展示的巴黎圣母院全貌——嗯,有游戏玩家自发用黑科技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一场线上神还原:
最常用的横摇,图源《我的世界》建筑团队红石公司(幻凌)
或者横摇加弧形运动镜头,图源《我的世界》建筑团队红石公司(幻凌)
而3d动画电影如《汽车总动员》,虽然只是短短的几秒,为了表现人物(车物?)的地点,也是用了摇镜:
《汽车总动员》
▼
这是一个纵摇
《钟楼怪人》
▼
根绝雨果的原著小说改名的同名1996年迪士尼动画,一开始就用一个仰视的推镜展现了圣母院的雄伟:
像这样
然后再纵摇到平民百姓的市井生活:
大全景交代完故事发生地点直接切入人物故事
嗯这个不是摇镜就是迪士尼典型跳跃手法
所以你看,巴黎圣母院绝对不只是一座建筑财富,更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在不同的时代,人类用着不同的艺术手段反复演绎着这座经典,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着,无论是绘画、电影还是游戏,巴黎圣母院已经是全人类的灵感IP了,而关于这场令人痛心的火灾,院办想借用Mark Twain这句 ——
“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 ,
but it does rhy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