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从东方来:从历史传统看俄罗斯在21世纪的前景

注:原文分布于2022年5月。里面的内容值得俄国朋友思考。

“东正者,东方正道也。”——持续低熵

我对俄国在21世纪前途的看法一贯都是:只要俄国不出现严重战略错误,其前途是十分光明的。核心原因就是一条:中国起来了。

我注意到很多不看好俄国未来的人都喜欢从俄国几百年的历史传统以及俄国与西方世界关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所以这一篇我也从这两个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会有第一段的判断。简单说,我承认俄国自身的独特深厚历史传统,也承认俄国几百年来和西方深度纠缠的历史,但我认为俄国实际上也进入了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了一个真正的新时代,就如世界在二战后进入新时代或者中国在共和国建立后进入新时代一样。新时代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俄国的历史传统对于分析未来的参考性会下降,就如同中国古代史和共产党史之外的近代史对分析未来中国的参考性下降一样。

俄国几百年的传统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如果我们观察至少最近两百多年来俄国受过的重大挫折,要么其主要原因是外因,要么即使你不把外因视为第一原因它也是极端重要的。这一点和中美有所不同。中国和美国历史上的很多重大挫折,内因是压倒性第一位的,比如中国的若干次王朝倾覆以及美国的内战和1929年大萧条等等。

我们列个单子好了:拿破仑战争时期首都沦陷,克里米亚战争失利,一战失利,纳粹德国入侵,以及最近的一次(在巨大外部压力下内部低级失误导致的苏联解体)。

第二个特点。俄罗斯的挫折往往会使他在遭受惨重损失之后又以某种方式再崛起,我把这叫做“苦难辉煌”传统。

比如拿破仑战争后沙皇俄国反推回去了。比如克里米亚惨败后俄国开始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又如一战后期沙皇政权崩溃后最终出现了苏联。再如二战初期兵败如山倒但最后红旗插上了柏林。

最近一次的苏联解体呢?实际上普京治下的俄国也已经远远摆脱了谷底,现在的状况比起九十年代末最糟糕时期已经强得多了。当然很多人会指出没有恢复到苏联盛时,这个我也承认,但是其恢复程度本身已经不可小觑了。如果你拿现在的俄罗斯和二十世纪初期的沙皇俄国相比的话,现在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其实是更高一点的。

再比如说,沙皇政权崩溃后崛起的苏联在三十年代是否达到了拿破仑战争后俄国的地位?恐怕很多人会认为没有,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会承认1937年的苏联相对于1917年俄国是有明显的崛起的。这就和现在没有恢复苏联盛时但依然有相当程度再崛起是类似的。

此种大起大落的反复很容易造就所谓“战斗民族”气质。这种气质对于应对危机有利,但对于长期和平竞争而言恐怕弊端不少。

第三个特点。 俄罗斯遭遇的在第一个特点中所述的外因冲击至少在最近几百年来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西方的。当然来自于东方的也有,像日俄战争以及中苏分裂,但没有西方来的冲击那么厉害。

西方的冲击是有不同类型的。有的时候是恐怖的军事压力,有的时候是恐怖的经济压力,有的时候是巨大的意识形态压力,很多时候是复合型的。 这对俄罗斯民族的挑战是全方位的。

至于西方反复冲击俄国的原因,很多人都分析过:深刻的地缘矛盾,宗教派系的不同,俄国人口和领土规模对西方造成的心理压力,俄罗斯对于西方冲击的历次反冲击反作用于西方,等等。

第四个特点。俄罗斯对西方工业国几乎没有平视过,要么是俯视要么是仰视。关于俯视,我感觉虔信东正教的人士应该因为自己的教派更加“正道”而对西方有些心理优势吧, 苏联在搞共产主义自信心很强的时候也应该会有部分人有一定优越感吧。当然了仰视的时候还是更多一点。

从实力的地位出发,俯视是不合理的;从政治的角度出发,仰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俄罗斯始终没有解决好如何在白人世界里安放自己位置的问题。

第五个特点。俄罗斯往往在经济和技术上比较强地依赖于与西方对接或者从西方引入助力。 一旦被西方孤立就容易处于非常窘迫的境地。这个特点与前面两个特点结合起来,使得俄罗斯发展对外关系难度非常大。

第六个特点,俄罗斯的政治体制确实有一些问题,经常在强人和烂人当中循环,且政权交接不稳的情况实在太多。

有人把这个归为所谓的“禁卫军继承”。我觉得这是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之前五个特点里面提到的外因以及与西方的特殊关系。 俄罗斯面临的外部环境始终是非常恶劣的,这个和他自然地理上的一些缺陷以及政治传统上的一些问题结合确实容易出现政治上的发挥不稳定。

各路看衰俄国并从深层次挖根的分析往往不超出下面几条:

A 上述总结的历史传统特点

B 俄国的经济和人口在世界上份额不高

C 俄国不擅长民用制造业服务业

但我想强调的是,上述所有的理由都不是俄国未来不能有光明前途的理由。

本文重点分析A,但这里也简单说一下关于俄国的经济和人口份额以及不擅长民用制造业服务业的问题。我之前已经仔细分析过多次(比如这篇,特朗普执政四年,制造业回流美国了吗?),俄罗斯根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在国际竞争中努力去拼自己不擅长的民用制造业服务业,连美国都不见得有必要去挽回自己不擅长的已经流失的实体经济。简单说,俄罗斯只要和中国对接好,同时发挥好自己在军工、情报、自然资源、农业等方面的一些既有优势,他就可以较为轻松地过上经济上能凑合且国际上有大国尊严的日子。由于在中国体系中的现有地位,以及中国未来势必长期利用俄罗斯来防范西方的大战略,只要俄国经济差到一定程度中国就会救他,而人口较少反倒是便于中国施救的优势。不擅长搞民用制造业服务业则可以迫使俄罗斯集中力量搞他相对中国有比较优势的东西(少数军工特长,某些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开发,围绕情报部门的产业等),长此以往他和中国体系会更加契合以及难以被替代。如果重点放在这些少数优势特色行业,那么1-1.5亿人口并不少了。

好,现在回过头来谈重点。在东方友善而又强大的大富豪崛起的背景下,我们再次分析上述的几个历史传统特点。

1 欧盟对俄罗斯没有很大的军事压力,而美国的军事压力受到了中国的极强牵制。现在就已经是这样了,标志事件为俄乌战争中美国极为薄弱的军事斗争意志,未来更会如此。如果美国不投共,东亚牵制力加俄国核武保障俄国安全绰绰有余。如果美国投共,出于中俄长期友好准盟友关系以及中国对美国的戒心,中国几乎不可能以弃俄为代价接纳美国投共,几乎必然是撮合中美俄共治。

这是最宏观的大趋势,乌克兰或者北约问题上的一时进退不会改变这个趋势。短期内由于乌克兰等问题俄国还会保有较高战斗警惕性,甚至可能在20年代有其他重大军事行动。但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不断东移,考虑到欧盟很难强力政治整合并军事大振以及前述的美国要么越来越被东亚牵制要么投共的大趋势,东欧在地缘安全上的对俄威胁性从长期看是要巨幅下降的。

2 由于中国未来经济实力势必远超世界老二, 俄罗斯曾经的经济上必须融入西方否则就很窘迫的宿命就此可以打破。经济上美国也好欧盟也好对俄罗斯的压力必然要锐减。

2014年以来尤其是今年俄乌战争再次爆发以来,俄罗斯在经济上对抗西方制裁的能力超出预期其实就是这种窘境已经开始打破的明确信号。而与此同时,除非西方世界出现颠覆性的超级灾难,东方上升的结果也不大会是西方的严重坠落(只是相对的下降而已),西方依然会是世界经济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因此俄罗斯将获得广阔的东西方左右逢源的机会。技术方面的发展道理也是类似的。

结合上述1,2条,在中国崛起为压倒性的世界第一并且俄国只要维持住现在关系就很容易成为中国体系中的副手的前提之下,很难想象再有什么外因会给俄罗斯造成重大挫折了。现在看上去俄罗斯受到西方的经济和军事压力还比较大,
但这只不过是中国强势崛起前的西方布局的残余而已。眼下乌克兰危机本身就是俄罗斯依托中国强势崛起的大势对西方布局强力反击的结果。放眼长期未来,这些来自西方的压力势必剧减。

地缘布局和布局产生的重大后果爆发之间往往有明显时间滞后,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3 从政治上看,俄罗斯在中国体系内将获得在西方体系内恐怕永远得不到的政治尊重。我一直认为,中国不仅可以在政治上给予俄罗斯名义上的平等地位,而且中国民众在心理上普遍可以接受如下的历史叙事:苏联是中华文明涅槃重生的领路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引作用。苏俄在历史上虽然遭遇了重大挫折,但俄罗斯这个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关系可与古希腊之马其顿和古罗马的关系相比。前者非常伟大但短暂,不过其精神遗产深深鼓舞和启迪了后者。中俄共同推举斯大林为工业时代的亚历山大大帝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公约数。上面这种叙事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不可能给予俄罗斯的。

此外,俄罗斯如果要融入西方世界,凭实力他本该做西方老二。但面临着欧洲诸国必然的阻挠,美国为了不得罪欧洲很难下决心把俄罗斯实质定位为西方老二。而从中国的角度看,即使美国投共了,俄罗斯在中国为核心的治理体系中自然而然也最起码是西方老二(其实多半由于资历在名义上和美国是并立的西方老大兼全体系老二)。

4 面对西方的体制,未来的俄罗斯可以用“西方反正不如中国强”来破掉西方体制对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压迫性。

俄罗斯的意识形态“辩经”要点可以是:第一,我们可能比西方体制更接近于世界上最强的体制即中国体制;第二,中国体制只有中国人玩得转,他们本来就是异类,白人世界谁也玩不转的,所以我玩不转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第三,我们的体制相对于其他西方各国有独特优势,这使我们在以中国为主导的世界体系中拥有独特优势(比如中国在政治上更加尊重信任我们);第四,我们是东西方的桥梁,这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政治和意识形态意义上的。

这套话术现在还没有明确提出来,但到了本世纪中期以后被提出来是一点都不会让人奇怪的。

5 由于上述分析,俄罗斯在大挫折后振作崛起的苦难辉煌模式也就不大可能重复了。 在长期和平以及没有生活状态大起大落的情况下,俄国人的民族特性可能会有大变化, 可能被养出具有“日子人/战斗民族”二相性的新气质,其中日子人成分还会更重。

这件事没有什么奇怪的,欧洲多少战斗民族不都渐渐变成日子人了吗?东亚的中日两个“战斗民族”也是如此(是的,前三十年的中国也是战斗民族)。如果没有2008年以来美国过度压迫导致的多次涉俄军事斗争,俄罗斯民族的战斗性也将大大衰减。事实上,即使有2008年后多次用兵的背景,现今俄乌冲突依然守着用合同兵的底线。这也是俄罗斯民族战斗气质下降的一个表现。

放眼21世纪中期以后,俄国如果对外用兵,恐怕主要是在与中国或者中美共治的前提下打菜鸟。如此则从远期看逐步增加“日子人”气质怕是大势所趋。

6 关于俄罗斯的政治体制特别是交接问题。

我认为从叶利钦时代开始,俄国已经进行了不同于沙俄苏联传统的有益探索。只要普京再成功把“叶利钦-普京”模式贯彻一次,那么这个新的俄罗斯政治传统就有可能长期维系下去。关于这个“叶利钦-普京”交接模式,我之前已经分析过,

要点在于前辈强势领导主动把继任者扶上马送一程。从网上的信息看,普京似乎是有此意向的。顺便说一句,我觉得这和禁卫军继承并不冲突,甚至可以结合为更高级版本的“禁卫军继承”。

从外部环境看,如果普京30年代交权,那从那以后俄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面临颇为宽松的国际环境而且俄国也会清楚看到这一点,因为到了30年代中美竞争谁胜谁负应该比较显然了。只要继任者不疯狂胡搞一气,很难出大事。即使一时糊涂了,考虑到中国很可能保有的对俄战略定力和惯性,中国大概率会给浪子回头的机会。

总之,“烂人把国运搞砸--强人收拾河山再起”这个俄国传统政治循环完全可能终结或者至少烈度大大降低。相应地,交接问题出乱子的可能性和出乱子的严重性都会明显下降。

到了二十一世纪后期或者二十二世纪初期,俄罗斯人回首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可能会公认普京是一个关键性的承前启后的历史人物。他身上显然继承了俄罗斯几百年的传统,但是在他身后开创的是逐渐剥离俄罗斯苦难辉煌传统而转向“可持续稳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有尊严”的三个可持续状态。普京本人未必非常乐意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世界大事有时候不以个人哪怕是影响力极大的政治个人的意志而转移,他完全有可能半推半就地获得这样的历史定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