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广东人炖的汤,我恨不得剁掉自己的大脚趾

来成都出差的广州女朋友向我抱怨,说这儿太干燥了,堵得心慌,喝多少矿泉水都不顶用。

直到她在超市里淘了一堆炖品到我屋里搞了一下午,干涸的心才瞬间活了过来。

500

广东人常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汤之于省港人,好比面食之于北方人,火锅之于川渝人一样,是饮食之本,力量之源。

“没汤喝我可活不了”

我看着她品汤,吞下了口水。

500

在广东,一周五顿汤是常规操作。煲汤从不嫌多,时间也不嫌长,一煲就是一下午,犹如炼丹一般,越久越够味。

煲三炖四是基本口诀,意思是炖汤煲汤起码三四个小时。主妇们通常从中午开火一直到晚饭才关火,中途决不开盖加水,不能破坏汤的原味。

500

心中有火,行动自由。煲汤的时间里,主妇们出去打打麻将逛逛街两不误,以至于找借口离场都不用说“我去下洗手间”,一句“我屋企煲着汤,我返回关火,走先啦”真实又决绝。

谁都不敢挽留一个到点关火的主妇,做坏了汤就是出一屋子的晦气,没人敢坏了这等大事。

500

“你们这儿的汤也能叫汤?不就是给菜洗了个澡?”

朋友告诉我,她们煲汤讲究肉汤合一,经过长时间的细火慢炖,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汤水中,才能达到食材松散软糯,汤头醇香可口的境界。

当地的药师都说,老火靓汤煲得好不好要看四个方面:配料、清香度、功效和味道,缺一不可。煲汤不是为了果腹,煲汤是门功夫。

500

唇齿留香,暖胃暖心,每一口都是精华,老火靓汤因此得名。用形容人的“靓”来形容食物,只有广东的汤才能得此殊荣。

500

翡翠台的美食节目,美女煲汤体现了省港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

那么汤里都是炖的些什么呢?

姐们儿说就跟我们吃火锅啥都可以拿来烫一样,她们那儿炖品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不同搭配就是不同功效与口感,新手很难摸透,只能举例说明。

500

比如简单的炖鸡在当地可以做成“椰子黄豆无花果田鸡汤”。除了佐菜,鸡和蛙一起相映成趣,还能宽中益气,清热解毒,利肠消肿。

500

而我们随便熬个鲫鱼汤,在广东还需加上药膳做成“百合陈皮鲫鱼汤”。

鲫鱼清热消暑,百合陈皮健脾補益,健胃化气。视觉上更显靓丽,味觉上还能祛腥提鲜。

500

如果这些看起来都太平庸了,“栗子莲子猪腰汤”,“芹菜枸杞猪肝汤”能够快速刺激外地食客的味蕾。

“这一看就吃不下去啊。”

然而在皮蛋瘦肉粥流传开之前,又有谁想过皮蛋能这么熬呢?我思索了一会儿,试图品味老火汤的博大精深。

500

而这些都比不过一碗“银耳枸杞炖猪脑”来得猛烈。

本以为四川的烫烤脑花已经足够蛮横,没想到清炖的脑花更具化骨绵掌之威力。

500

犹如漂浮在福尔马林里的器官还散发着肉体分离的余温,脑花在文火慢炖的过程中已剥离了神经元、毛细血管的包裹,变得粉嫩无暇、晶莹剔透,犹如一锅艺术品,神形兼备,入口即溶。

自觉粗鄙的我不敢轻易尝试这样的珍馐。不是不敢,就是配不上,谁逼我都没用。

500

我曾听过一个段子“北方人到广州家里做客,喝了两顿汤,当晚就挂急诊了。”

老火靓汤嘌呤过高显而易见,为何当地人还能这么喝?

“省港地区世世代代喝老汤,基因早就适应了。而导致痛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因遗传,高嘌呤饮食不过是触发因子而已。”

看了论坛里的网友如此解答,水土不服这个词顿时带着一股强烈的脚趾痛。

500

广东气候炎热,喝汤能够补充水分盐分和电解质。加之多种药膳煲炖,能够补充多种营养,长此以往饭前喝汤,或是以汤代饭的饮食习惯就流传下来。

500

不仅煲汤,还要煲糖水,这是广东人的养身之道。下午茶来碗糖水比奶茶更贴心,喝的不只是营养,还是一股温情。

500500

早点返来啊,屋里给你留了汤。”

港剧里时常可见这样的叮嘱,就像漂泊的船遇见停靠的港湾,又如漆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暖暖的汤汁承载着家的温馨,一碗老汤就能让漂泊在外的浪子回魂。

500500

“生活就像煲汤,只有舍得炖慢慢熬,才能苦尽甘来。”

喝着女朋友煲的心灵鸡汤,原本慵懒的成都生活又慢了几拍。

500

(文章来源:beebee星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