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的光影天才,她画的治愈美人好像在我耳边吹风!
毕业季来临,广州看展项目终于多了一个重磅项目,就是广美毕业展,可惜上阶段的票本花没抢到。
如今毕业的都是00后,在本花印象中还上着初中的小朋友们,一转眼已经强势出圈了。
去年毕业季,就有一位00后画师来势汹汹,她是治愈人心的魔法师,似乎天生就掌控大自然的调色盘,她就是丁丁框。
丁丁框(微博@丁丁框)
中国插画师
01
寄出回忆,怀念自己
丁丁框的画风温暖、治愈,线条流畅、色彩一眼看去,似乎阳光在流淌,岁月在舞蹈。
生于2000年的丁丁框,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看到她的插画,往往会感慨其作品不负专业。
对光影、色彩炉火纯青地运用,让画面像是要跳到眼睛里,流光溢彩有了具体的画面。
手捧向日葵的女孩,站在漫天云霞之中,让人想起“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美好与安宁。
毕设作品《旧里寄怀》,一经发布就引起了高度关注,要了解丁丁框,《旧里寄怀是绕不开的重要作品。
本科毕业设计《旧里寄怀》
“远去的街道,远去的故人。即便是已经褪色的日子,也像金子似的照在我的心头。”
专访
Question:感谢丁丁框老师接受采访,可以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吗?
丁丁框:各位好!我是丁丁框,去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现在在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攻读插画研究生。
Question:本科毕设作品《旧里寄怀》一经发表便受到极高关注,您创作该系列作品的契机和灵感是什么?当时有“突然”火了的认知和感受吗?
丁丁框:当时想要做一个总结,本科毕业后我要出国留学,即将开启人生新的旅途。很想给我过去十几年所处的环境做一次总结。把它们画出来,就好像这些回忆有了一个载体,让我感到安心。
火了倒也不至于,之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时不时有一批图会有较高的热度,但生活和创作仍然是照旧进行的。
Question:《旧里寄怀》是对金子般的过去的怀念,斑驳的光影、温柔又丰富的色彩、以及画面中熟悉的场景治愈了许多读者,您如何确立起自己独特而美好的风格?
丁丁框:我一直喜欢看一些轻松的、舒服的,自然地展现生活小细节的画,所以相应也画这方面题材比较多。《旧里寄怀》的主题是童年时期的旧日时光,也算是直接传承了我平时的绘画习惯。
Question:关注到《旧里寄怀》其中一张作品有许多“童年回忆”动画人物,比如阿童木、黑猫警长,您的创作是否受到动画、漫画等影响?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影响呢?有哪些自己最喜爱的动画作品?
丁丁框:有的!我从小就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动画、漫画。上课的时候会在纸上偷偷画喜欢的角色。幼儿园特别迷《葫芦娃》,还有漫画《七龙珠》。小学之后开始接触到动画新番,比如《魔法少女小圆》这类作品,我的绘图也逐渐转向了二次元的风格。
02
画画是一场旅行
“画画的时候,我能听到画里的呼吸声、喧哗声,像是在进行一场旅行。”
——丁丁框
丁丁框的作品以温情治愈为主,在柔和而绚烂的光影下勾勒出生活的小事,清新透彻的画面总是表现着极强的故事感。
看她的画就像穿越进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童话底色的世界,似乎听得到那里夏日的虫鸣鸟叫,因为阳光正好。
Question:可以聊聊您关于绘画最难忘的经历吗?
丁丁框:最难忘的经历可能就是绘画本身。不同人的绘画习惯各不相同,我画画时一旦进入状态,就会感到被画给吸进去——总感觉能一步步地听到里面的呼吸声、喧哗声,各种各样的东西。每当进入这种状态的时候,我都感觉是在进行一场旅行。这是我很喜欢绘画的地方。
Question:通常是因为“情绪”“灵感”创作还是有规划地创作?关注到您非常喜欢旅行,您的创作与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会互相影响吗?
丁丁框:基于“情绪”“灵感”创作的一般是个人习作或者练笔,有规划的通常是一些商业合作或者我在学校自己做的插画项目。我个人觉得最健康的模式是两边的创作时间基本对等。但通常会因为生活太忙碌了而只剩下极有规划的后者……
创作与生活是会相互影响的。我很多个人习作都是把旅行的照片转换为插画,之后也想出一个旅行主题的小本子。
Question:您对光影与色彩的运用,将平常的生活场景转化为糖果般的世界,有什么秘诀可以分享吗?您是一个从小就擅长感知、捕捉色彩的人吗?
丁丁框:多看一些印象派作品!他们做的就是将生活中的场景转化为色彩更为丰富的世界。我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在色彩上很敏锐的人,老家阴天比较多,平常出门大部分时候看到的都是偏灰色的场景,以至于一度以为某些插画里特别粉色的天和很蓝的阴影色是假的。
高中毕业后去了一些阳光很好的地方旅游,才发现很粉的天和很蓝的阴影色是真实存在的!之后看各种各样的印象派作品并进行临摹训练,才逐渐把色彩能力提升起来了。
Question:您许多作品都有很强的故事感,您觉得叙事性在插画中重要吗?自己如何设计画面讲故事?
丁丁框:我个人觉得叙事性主要是满足三个要素,即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如果只做到前两点,那你就不知道这个人在干什么。我会尽量避免让一个角色美美的站桩,让角色与场景产生交互,比如场景在清晨的街道上,那角色会背着书包叼着早餐上学吗?又或是蹲下来逗路边的小猫?诸如此类。
Question:除了故事感,您的作品中常常有很饱满的情绪,您如何把抽象的概念、情绪,用有限的画面表达出来?人物是情绪的表达重心吗?
丁丁框:情绪可以通过光影色彩来表现。暖光会给人热烈、温暖的情绪,冷光则给人清凉或宁静的感受。大面积的受光给人坦荡与直白的感受,大面积的背光则带给人神秘感。
如果出现了人物脸部,还可以考虑用表情去传达情绪,是开心的大笑?又或者落寞的流泪?再结合到上一条提及的叙事性三要素,故事感与情绪就同时呼之欲出了。
Question:您似乎比较喜欢将童话元素运用在作品中,比如《彼得潘》《匹诺曹》,为何想到创作童话主题呢?
丁丁框:这是我这个学期的插画书籍项目,想画一些更幻想的题材,比如星星、太阳、小仙女、小精灵,因为不管是《旧里寄怀》还是我平常创作的作品都更贴近现实生活。
另外,作为学期项目。我们每周都会在班级里进行分享与研讨。我选择较为大众化的童话主题,美国的老师和同学也都能很好的理解体会并参与讨论。
《莴苣姑娘》
《Цветик-семицветик(七色花)》
《彼得潘》
《匹诺曹》
03
六边形战士!要表达、要行动
虽然丁丁框还在读书,但接触过的项目并不少,网易游戏《阴阳师:百闻牌》、加拿大电影项目《KIN Fables》、日本乐队Islet专辑《CYANIDE》封面等国内外多部游戏、音乐、电影项目。
动画短片《风物有时节》的主要美术与色彩分镜
出版画集,制作游戏,记录创作过程分享给读者,是个妥妥的六边形战士。
动画《Echoes Across A Century - 百年回音》部分画面
Question:除了学习、工作、生活,您还做了许多插画相关的事,比如创作游戏、记录创作过程分享给读者,并且是免费,您出于什么原因和心情做这些事呢?精力、才华都旺盛得像六边形战士,对积极地做好想做的事有什么秘诀可以分享?
丁丁框:说白了还是想表达。有时候觉得自己确实活得够累的,但心里还是有想说的、想表达的东西。
我算是很小接触游戏和动漫的小孩,当时就是典型的眼睛有点审美了但能力全无。小学初中做完作业就躺在床上想,天啊,如果我能画的跟网上那些老师一样好,那我人生圆满了啊!或者:我要是能做一款自己的游戏,我真的死而无憾了啊!
上大学后我终于从升学与高考的牢狱里脱生出来,马上又听说了毕业工作后基本丧失创作欲望的恐怖传闻,当时就以为我只有四年能快活了(毕业后发现也并没有),于是就攒足劲把想做的全部干了。所以现在想来,秘诀就是强烈的表达欲和一些时间上的紧迫感。
免费游戏《时间切片:序章》
游戏角色设计
尽管丁丁框已经足够优秀,她也曾经历过不自信的阶段。
为电影《KIN Fables》绘制宣传插画的时候,她不知道如何把自己擅长的漫画风格同电影中的西方人物融合到一起。
担心导演不喜欢自己的风格,担心风格与电影本身不适配,丁丁框采取了“安全牌”场景插画,却被导演否定拒绝。
导演希望能把人物放大,并具有丁丁框以往作品中的多样姿态。
她这才意识到,坚持自己热爱的、擅长的,自然有巷深酒香,不必担心风格无法融入西方艺术。
项目最终成稿
Question:目前您在纽约留学,您的创作风格也许还会被定义为偏向二次元,这与欧美主流插画有很大差异,您如何看待这种差异?
丁丁框:可能大家在网络上搜索欧美插画只能看到当下主流的广告平面插画作品,但事实上,这里有许多风格各不相同的插画师。他们不一定依靠商业插画项目,而是通过参加艺术集市、与画廊合作、建议自己的个人网站并售卖自己的艺术产品等方式获得收入。
学校画二次元的也不少,班级里有很多风格差异极大的同学。学校对多元性是十分包容的,根据自己喜欢和热爱的风格摸索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就好。
《杏色的房间-The Yellow Room》
Question:您在留学中学习到了插画哪方面比较重要的、新鲜的知识?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丁丁框:我曾经一度觉得插画必须得完成度很高,很让人眼前一亮才可以。但这边有太多风格各异的插画师了,大家走的路子也完全不一样。我也理解了并没有所谓的最佳答案,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Question:虽然在读书,但您已经接触过不少插画项目,曾经碰到过挫折吗?如何克服的?您怎么看待商业插画与创作之间的区别?
丁丁框:我最早接到的商业插画项目都是一些需求复杂的游戏商稿,当时基本功不是很强,很多文案需求的场景都画不出来,挫败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面算是经过一定的基本功针对性练习,以及学习建模等辅助绘画的方式逐渐克服了问题。
区别的话,商业插画更像是命题创作,而个人创作则来源于自身的一种情感表达。
《百闻牌》插画作品
Question:您对自己未来的创作方向有什么规划吗?期待您的分享。
丁丁框:还是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本科做的独立游戏会在几年后出一个更完整的版本,研究生的毕设会想做一个类似动画MV的小视频,再结合出本设定集。我这些年似乎都是在反复实现梦想的过程里,很庆幸自己所有的梦想似乎都是自己主动去做就可以实现的。
《犹之惠风》
Question:最近我们启动了挖掘原创插画师的CIAC,有些年轻插画师想投稿,但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您怎么看待参加比赛这件事?您有克服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怀疑、负面情绪的方法吗?
丁丁框:有机会难得的比赛征稿,有积累履历的需求,都可以去投!美国插画学校甚至有门课程专门列出了世界范畴内有影响力的比赛并让全班同学踊跃投稿。我们基本是表格里有啥就投啥,投完就忘了,对结果也没太注意,有了就加下履历,没有也无所谓。
说白了,参赛只是将你的作品投去参加一场别人的游戏。这场游戏与你自己心中想要实现的某个标准或艺术需求毫无关系。我有超多特喜欢的插画家一个奖都没有呀!但这完全不影响我喜欢他们。因此想投就投吧!结果就别管啦!
丁丁框不仅作品让人心情舒畅,她坚持梦想的行动、洒脱的语言和思想都透露出一种闲适淡然却极为旺盛的生命力。
愿她鲜花锦缎般的作品持续带给读者美好体验,也期待插画爱好者参与CIAC这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