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领域,马列主义中也没有内容,中国就采用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本文来自《“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 一个新的逻辑正在出场”|文化纵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oldoffice
金一南讲的很对,当时的中国,是在尝试世界上所有的社会学理论,并不是只选择马列。马列在中国能够成为重要影响力的理论,与苏联大力扶持国民党有很大关系。共产党通过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学习到了很多的实践经验。人才需要实践的环境才能有思考问题锻炼能力的机会。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共产党里出了毛泽东这样伟大的人物,其眼光根本就不是逻辑推理能够得出的。共产党短期的成功,需要靠伟大的领袖,但是长期的成功,肯定得靠优秀的制度建设,培养出优秀的大师级人才。中国往常的学者,深受西方的决定论思维的影响,以为社会的发展选择了一条道路后,结局就是可预测的了。预测不了的原因是没找到预测的方法,所以他们拼命在找预测的方法。如果仔细看看这帮人的理论,全是这种思维,让人看了都烦。显然,在社会发展中,我们只知道哪些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但是今后会怎么变化,能够做的是对现有的主要矛盾的分析与反复确定,以及主要矛盾的变化的预测,而不是决定论那种单向的变化。所以,过去及当今的学者,对毛主席的经典作品,普遍缺乏理解。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真的没有多少实践机会,也没有多少思考实际社会问题的机会,这就导致他们只能在书本里面套公式,瞎胡闹。
金一南说得很有道理。其实中国所有理论都学,不仅仅只是马列主义,从理论上来说,之所以现在我们的理论里面有马列主义这个名称,主要还是我们的思想体系还是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这个方法来分析问题从而形成的现在的理论体系。而在理论体系,其实和马列主义原典差别还是很大的。我和大家说些硬核的:
1、在社会生产领域,马列主义反对市场经济,希望的经济形式是计划经济,中国没按他的来,而是采取的市场经济,和西方一样。
2、在国家管理领域,马列主义语焉不详,只是笼统的将其定义为上层建筑,中国将其补充和完善,基本沿用了中国历经几千年的集权制政治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建立了国家监察委员会,这个和东厂、西厂有点像,其实本质上完全不一样)。
3、文化领域,马列主义中也没有内容,中国就采用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当然是借鉴着用的,有所扬弃)。